你会怎么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近日,上海86岁的老人发视频聊身后事,豁达的态度让许多网友赞叹不已。老人在视频中称,以后一旦生重病后不要抢救,正常治疗就行。不行了就走了,人生就这么一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事老人介绍,她目前在上海独居,这段视频是录完后得到女儿的同意才发的。对于视频中谈的身后事,女儿没有意见。

第1个回答  2023-02-17

非常希望整个社会都全面正确、合理、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生死观念宣传,在学校里也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以死观生,向死而生,是为了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更加敬畏生命,更加珍惜生命,不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轻易伤害别人的生命。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两件事一直都被长辈们视为忌讳话题,那就是性和死亡,所以在这两个方面受到的教育,非常非常的少。所有人都不过是普通人罢了,都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贪嗔痴念,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只要是普通人,就逃不掉,所以没什么好忌讳的。



1. 好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身后事,安排自己拥有的财物如何分配,让它们各有所安,安排自己的情况,有些感情、心事也可以通过遗书表达;

2. 坏处往往也和不妥当的处理方式有关。比如,提前公开了遗书,在未离开时,继承人也许就因为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和纠纷,甚至有一些道德风险。还有,如果遗书中涉及财产分配,那可能会涉及遗嘱的效力问题,不符合法律规范容易造成遗嘱无效。不知道您是怀着怎么样心情来提这个问题,但一定是艰难的决定。希望您可以享受生命的每一天,在有生之时还是要珍惜生命。留给后人的,也许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那些与你共处的时光。有些话,也许难开口,但会比一纸书信更有穿透力。即使生活不如意,也望再坚持一下。

第2个回答  2023-02-17

巧了,最近刚好思考过,我的打算虽称不上不多新鲜,但在时下还是会吓到一些爷奶爸妈……

如果到时有比火化更节能环保的遗体处理方式,就用那个新方式,如果没有,就火化。



墓地,不需要。咱十有八九没孩子,就算有孩子,让ta费那事儿花那钱?没必要。

并且,大家知道墓地是有保质期的吗?时间一到,没人再给你的地皮续费,你就会被掀出来随手处理了,处理方式你也没有发言权。所以,在格子里花那么多钱待那么几年,何苦呢?以后墓地的地皮越来越稀缺,越来越贵,周期越来越短……啧啧。



如果有人非要纪念你,非要留你当个念想,那就大方点分给人家一点骨灰,做个小饰品,小挂件,纪念品摆件啥的。

剩下的部分就委托给专业身后事处理机构,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扬了,什么江河湖海大山大川,生前没机会踏足的地界,都可以去飘一飘落一落。如果灰里还有点儿营养的话,那也算是滋养万物生灵了。

如果能足够有钱搞扬到太空里去,搞太空葬,也大可不必,那地方还是活着的去溜一圈更有意思,成粉末了才去真是有钱没处花,钱不如捐了。



哎哟,最重要的一点忘记了,未必有骨灰!

因为遗体肯定是捐赠了呀!为人类做贡献去了!如果到时候符合回收要求,未必能留个全尸。如果有幸能去做大体老师也很不错(自行百度大体老师)。如果只是零星被取走一些部件,那剩下的部分还是可以去挫骨扬灰的。

万一走的那天,自己已经有点身份地位了,恐怕追悼仪式是非要有人给强行操办的,那就弄个网上电子灵堂(现在就有,应该会越来越流行)。希望身后事委托机构可以硬气一点,尊重我的嘱托,就安安静静悄悄地,不要劳民伤财,群发消息或者帮忙发个朋友圈告知一下就完事了,让七老八十的亲朋好友们踏实在家待着,避免舟车劳顿,省下份子钱,用于大家私下聚餐。

我明白,在很多语境下,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也许,转念的转换本身就是另一种慰藉?

第3个回答  2023-02-17

非常希望整个社会都全面正确、合理、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生死观念宣传,在学校里也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以死观生,向死而生,是为了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更加敬畏生命,更加珍惜生命,不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轻易伤害别人的生命。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两件事一直都被长辈们视为忌讳话题,那就是性和死亡,所以在这两个方面受到的教育,非常非常的少。所有人都不过是普通人罢了,都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贪嗔痴念,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只要是普通人,就逃不掉,所以没什么好忌讳的。

1. 好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身后事,安排自己拥有的财物如何分配,让它们各有所安,安排自己的情况,有些感情、心事也可以通过遗书表达;

2. 坏处往往也和不妥当的处理方式有关。比如,提前公开了遗书,在未离开时,继承人也许就因为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和纠纷,甚至有一些道德风险。还有,如果遗书中涉及财产分配,那可能会涉及遗嘱的效力问题,不符合法律规范容易造成遗嘱无效。不知道您是怀着怎么样心情来提这个问题,但一定是艰难的决定。希望您可以享受生命的每一天,在有生之时还是要珍惜生命。留给后人的,也许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那些与你共处的时光。有些话,也许难开口,但会比一纸书信更有穿透力。即使生活不如意,也望再坚持一下。

第4个回答  2023-02-17

非常希望整个社会都全面正确、合理、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生死观念宣传,在学校里也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以死观生,向死而生,是为了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更加敬畏生命,更加珍惜生命,不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轻易伤害别人的生命。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两件事一直都被长辈们视为忌讳话题,那就是性和死亡,所以在这两个方面受到的教育,非常非常的少。所有人都不过是普通人罢了,都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贪嗔痴念,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只要是普通人,就逃不掉,所以没什么好忌讳的。

1. 好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身后事,安排自己拥有的财物如何分配,让它们各有所安,安排自己的情况,有些感情、心事也可以通过遗书表达;

2. 坏处往往也和不妥当的处理方式有关。比如,提前公开了遗书,在未离开时,继承人也许就因为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和纠纷,甚至有一些道德风险。还有,如果遗书中涉及财产分配,那可能会涉及遗嘱的效力问题,不符合法律规范容易造成遗嘱无效。不知道您是怀着怎么样心情来提这个问题,但一定是艰难的决定。希望您可以享受生命的每一天,在有生之时还是要珍惜生命。留给后人的,也许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那些与你共处的时光。有些话,也许难开口,但会比一纸书信更有穿透力。即使生活不如意,也望再坚持一下。

第5个回答  2023-02-17

非常希望整个社会都全面正确、合理、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生死观念宣传,在学校里也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以死观生,向死而生,是为了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更加敬畏生命,更加珍惜生命,不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轻易伤害别人的生命。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两件事一直都被长辈们视为忌讳话题,那就是性和死亡,所以在这两个方面受到的教育,非常非常的少。所有人都不过是普通人罢了,都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贪嗔痴念,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只要是普通人,就逃不掉,所以没什么好忌讳的。

1. 好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身后事,安排自己拥有的财物如何分配,让它们各有所安,安排自己的情况,有些感情、心事也可以通过遗书表达;

2. 坏处往往也和不妥当的处理方式有关。比如,提前公开了遗书,在未离开时,继承人也许就因为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和纠纷,甚至有一些道德风险。还有,如果遗书中涉及财产分配,那可能会涉及遗嘱的效力问题,不符合法律规范容易造成遗嘱无效。

不知道您是怀着怎么样心情来提这个问题,但一定是艰难的决定。希望您可以享受生命的每一天,在有生之时还是要珍惜生命。留给后人的,也许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那些与你共处的时光。有些话,也许难开口,但会比一纸书信更有穿透力。即使生活不如意,也望再坚持一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