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名称的由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5-12-27
1.台风这个词的来源。
英文叫typhoon,希腊语、阿拉伯语叫tufan,发音都和中文特别相似,在阿拉伯语和英语中都是风神的意思。
汉语和阿拉伯语、希腊语中台风一词形成稍早,英语台风一词形成稍晚,但是都是相互影响,最后成词发音相近,这也是各国语言中十分难得一见的。
2.台风各国的叫法不尽相同,中国、东亚和部分欧洲国家叫台风,大西洋地区国家多叫飓风,印度洋地区叫热带风暴,澳大利亚地区叫Willie。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卡努”、“麦莎”、“海棠”都叫台风,而“卡特里那”、“奥菲莉娅”叫做飓风了。
3.给台风命名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
98年以前,我国命名方法比较单调,仅仅只有编号,即根据台风发生的年份和次序来编号。如0411表示2004年第11号台风,当同一天出现两个以上的台风时,我们按照“先西后东”、“先北后南”的原则命名。
为了与国际接轨,98年12月台风委员会作出决议,从2000年1月1日起,亚洲地区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对西北大西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进行命名,同时仍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4. 介绍一下,台风命名的由来。
给台风命名,最初是一个气象播报员的个人行为,他把台风命名为他所讨厌的政客的名字。
前面和大家说过,在欧洲、亚洲,台风都是风神的意思,不过在美洲,台风(飓风)则是恶魔的意思,看来这位气象播报员也是这样的意思。
5.美国曾经以4组共84个常见的女性名称来给台风命名,但是由于遭到女权运动者的反对,目前已加入部分男性名称。
由此,不禁莞尔一笑,网上有好事之徒发帖,说愤怒的女人代表的风力等级,似乎想法有相似之处。
6. 现在我国采用的台风命名采用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中的名字。
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