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互利共生”协同育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2-27
“大学和中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绝不能因为教育的不同阶段有所动摇。从中学到大学正是人格独立形成的一个转折点,我们主张在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承上要更多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只有具备健康的人格,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峰会论坛主持人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杨祥的开场白拉开了论坛序幕。
综合素质全面和特长突出的学生,在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中难以得到更科学的关注。我们培养“身高”,结果他称“体重”,我们培养“体重”,他又量“腰围”,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中学:教育浪费的担忧与突破
如何让中学与大学突破“隔离”,成功牵手,中学校长们正在尝试并作出努力。
“大学应该与中学合作,建立中国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第一,可以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抓手。第二,可以为大学选拔人才提供科学依据,以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美国AP(大学先修课程)体系实施50多年来,证明对拔尖人才培养非常有效。”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正在带领团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介绍说:“美国中学教育中有22个领域、37门课程供高中生选择,很多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已拿了好几十个大学学分。能跳多高天就有多高,能跑多远路就有多远,拔尖学生就要放开了跑,一般学生降低要求。”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大学先修课程体系?王殿军认为:“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评价趋于多元化,丰富人才选拔渠道;推进‘大中衔接’,改善高中毕业生无法契合大学要求的尴尬局面;深化高中教育,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缓解人才流失问题;通过网络化手段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我们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应该如何建立呢?王殿军认为:“应该借鉴美国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借鉴其管理模式、课堂组织方式、教材编写方面的先进经验,而不是照搬其内容;整体规划、小范围实验、逐步推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完善、适应时代要求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
“教育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不同的阶段体现了基于人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中学有自己的责任,大学有自己的使命,但是我们都围绕着同样的价值取向,即创新人才培养。”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下的教育是集体的迷失,迷失在以分数为追求的过程之中,迷失在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之中,迷失在以物质为基础的功利主义的庸俗环境中。教育越走越远,似乎已经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们崇尚发达国家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却过高看重他们技术层面的意义,而忽视了深层的东西,那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真正地尊重生命自身的价值、真正从生命本身出发的教育设计。”
孙先亮说:“以高考分数为核心的衔接,其实造成了大学与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断裂’。因此,今天探讨衔接问题,就是要研究中学与大学如何建立起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有效对接。”
实现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学教育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孙先亮的观点有三:一是端正育人目标和方向。中学教育必须回归“人是目的”的教育本质,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负责。二是办学生需要的教育。教育应当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价值,根据学生的需要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资源满足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高端需要。三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设生活化的校园环境,创造生活的情景,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交往、学会做事。
“大学和中学为什么要牵手?”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用一个故事展开了他的思考:“我在从杭州飞北京的航班上看到某报纸头版头条登了一则新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本科生难上加难,目前毕业生总签约率为22.5%。看到这样的报道,我有心痛的感觉,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尽管优秀,但毕业后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为什么就业形势这么紧张?”他说,“现在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并不欢迎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为什么?第一,上岗前就要投入再培养成本,成本越来越高。第二,给他们提供平台后,两到三年内,他们翅膀硬了就会走人。所以,企业愿意选择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往届毕业生。”
“创新人才培养很重要,如何全面育人也很重要,要把育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育人需要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就此而言,大学与中学是育人完整化的不可分割的载体。”叶翠微说。
“一定要在大学与中学中,建立一个转换自由的、能为学生充分答疑解惑的平台,并争取形成机制,以呵护中学生的创新火花。”福州一中的校长李迅说。
李迅举了个例子:“福州一中有一组学生在做关于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得出的结果与教科书上的不一致,化学老师在与学生做了一组对比的实验后,发现结果真如学生所描述的那样。照此分析,课本上的结论就存在问题。因此,化学老师就把学生的实验结果告诉了化学课程编写组的教授们,经过北大化学教授、中科院化学教授的实证及某核工业组的研究,认为学生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其实,只要大学和中学的教育交流的渠道畅通了,人才培养的渠道才会更加畅通。”
大学的教育研究者必须走出书斋、深入实践,不能再做“书斋里想出来的课题”,而要做“社会提出来的课题”,使我们的教师既懂理论,也懂实践;既课堂教书,又车间生产
大学:既懂仰望星空,也懂挑水浇园
自现代大学和中学诞生以来,二者的有序衔接对创新人才培养意义非凡。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以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程千帆先生为例,阐述了他的观点:“程千帆曾就读金陵中学,在金陵中学,优秀的语文教师、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激发了他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兴趣,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大面积的课外阅读奠定了他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问基础。他终生怀念中学时代的几位语文老师。在金陵大学,中学所受教育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程千帆又得到胡小石、吴梅等诸多大师的教诲,终成一代学问大家。可见,大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有效衔接、逐渐递进对一个人成为创新人才是何其重要。”
但朱庆葆提到,当前,大学和中学的合作大都还处于提前选择生源这个层次,其目的还只是“收桃子”,而不是“种桃子”,是结果性选拔而非过程性培养。他认为,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打破教育体系各阶段之间的分割。为此,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转变:一是在合作模式上,要从各自为阵转向协调联动。大学要将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向中学自然渗透和延伸,将聚焦生源问题变成聚焦联合培养问题。二是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从知识灌输转向潜能开发。三是在课程设置上,要从割裂分离转向相互融通。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改革课程内容,建设新型课程体系。四是在教学方式上,要从单一主导转向双向互动。五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
山西师范大学校长武海顺认为,走进基础教育一线,在实践中育人,是师范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他说:“在对基础教育的调研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对于新课改,我们很多老师只知道要这么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许多老师处于照葫芦画瓢的状态,而不是基于真正的理解而自觉的实施。因此,也很容易就回到过去的旧模式中’。这种现象绝对不是少数,特别是在一些薄弱学校中更为普遍。对此,师范大学的教育理论研究者,迫切需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在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中深入研究并做出‘朴素’的解释,为新课改提供接地气的理论支持。”
大学如何更好地牵手中学,在人才培养道路上不做“摘桃派”,为人才成长的园地挑水?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认为,大学要切实落实教育是学校的首要任务,调整自己,适应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和变化。
张欣欣说:“大学要兼顾教育公平和因材施教,对多数学生,实现‘宽口径+多种选择’培养;对拔尖学生,实行‘厚基础+因材施教’;对教师的激励与评价,大学要坚持教授以教育教学为第一天职的理念,兼顾量和注重质,要考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
大学要改变去中学“掐尖”的思维导向,转变为和中学共同培养创新人才;中学也要放大眼光,提高境界,不过度关注有多少学生能进入重点大学,变升学驱动为创新人才培养驱动
中学和大学:探索多样化协同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大学和中学之间结合实际,探索了多样化的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种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比如,南京大学和金陵中学建立了“准博士培养站”;苏州中学实施“伟长计划”,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进行了深入合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共同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等。
朱庆葆认为,虽然已进行多年的实践探索,但大学与中学合作仍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大学还没有真正“往下看”。没有提早介入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全过程培养,例如大学在理念、课程、师资上和中学交流不足、介入不深、引导不够。二是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立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按照个性化培养的要求,设计一套培养方案,提高培养水平。
有鉴于此,南京大学不断探索,已经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与一些中学牵手试点,提早介入中学人才培养,从关注高三时期的提前选拔,转变为携手中学连续进行高中三年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将现行高中课程的要求与南京大学的要求结合起来综合设计,科学进行排列组合,既注重基础、文理兼容,又强调综合能力培养;不仅尊重中学教师创造性,而且引进南京大学优质教师开课、开讲;南京大学保有对中学课程、学生一定的考核权。这样,就实现了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无缝对接。
与此同时,按照创新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南京大学积极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意在接力和升华中学阶段开始的创新人才培养。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新方案,以“个性化培养”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王殿军则希望,在大学应选聘一批热心中学教育的专家和学者,让他们把支持中学教育作为自己的主业之一。
清华大学在举办大学预科以及后来的全国理科实验班的时候,都有一批非常优秀的教授。他们不是去中学做一两场报告,而是真正与中学老师一起,创设有利于中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甚至亲自教授。
王殿军认为,中学与大学应共同建立合作导师机制,专门指导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潜质的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而大学应该把教授在培养中学生方面所付出的工作量和所取得的成果,给予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计入工作量和绩效评估。
北京科技大学的本科生班导师制无疑也是大学牵手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益尝试。张欣欣介绍,本科生班导师制以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以教风促学风为宗旨,将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纳入培养方案,建设研究型教学示范课,推动教学方式转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武海顺认为,实现师范大学全面发展的沃土在基础教育一线。面向未来,师范大学必须全面打通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构建起师范大学与基础教育“互利共生”的关系模式。这是师范大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尊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真干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具体路径,可以概括为9个字,即“走下去”、“筑平台”、“建制度”。

“上个星期清华大学招生组与我联系,他们要派一个教授来讲课。我其实特别担心他们只是为了招生而做宣讲。结果,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来了,讲的是他的知青生活、求学经历,讲的是他如何从‘八人抬木头’的事件中悟出‘精神力学’。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掌声不断。我觉得这就是高中生想真正了解的关于大学里的那些人和事。”叶翠微说。
叶翠微认为,大学牵手中学要施行“四个打通”。第一,把大学教育和基础教育文化通道打通。第二,招生通道打通。彻底摒弃论分行赏。复旦大学的“千分考”的方式值得大家借鉴。第三,把课程通道打通。让能飞的孩子飞起来,让会飞的孩子飞得更高。第四,把资源通道打通。期盼大学能放下架子,开门迎客,开放实验室,开放数字平台,开放课题研究,等等,寻找“1+1大于2”的资源增值效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