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伤害,长大后,心理的后遗症有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原生家庭的伤害,长大后,心里的后遗症会有很多。

第一、会脾气不好,也会有争吵,缺少安全感,对别人缺乏信任,尽量努力学习,对事物有更深刻认识。

第二、社交恐惧症,害怕正面交流,不敢讲话。想好的话题到一定场合就大脑一片空白,多锻炼自己、克服心里困难。让不断学习进步树立信心,才能克服恐惧症害怕心里。

第三、对婚姻的不信任,害怕被背叛,在与另一半交往时尽量多沟通了解,别步入原生家庭状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婚姻,克服恐惧心里。

第四、对另一半和其家庭成员要有平常心态,不要试图改变他们,要正视大家的不同,逐渐让内心强大,能力强大,经济强大,支持自己摆脱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

题主的这个问题太广泛了,小时候父母很多不当的教育当时都会带来不一样的伤害。

建议题主可以去买原生家庭的书来阅读一下,你有觉察了就是变好的开始。不管如何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就应该感恩,其他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变得更好!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受到着原生家庭的伤害,长大后如果心理有后遗症,我想,可以试试以下建议。

一是正视原生家庭的伤害,不把它当错误一味指责埋怨,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原生家庭,它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所以要面对它,正视它。

二是以积极心态去修复它,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弥补改正,使之趋于正向正确,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三是不要让阴影成为障碍,尽力扩大阴影以外的面积,学习是最好的办法。

这样做,也许会使自己免受二次伤害,朝向更好的一面发展。@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任何的伤害,影响都有利有弊。原生家庭的伤害更是如此。

例如,如果父亲的不断出轨伤害了孩子,后遗症有可能会导致这个孩子一生都恨男人,或不想结婚……

也可能他对研究男人的心理感兴趣,从而走进心理学哲学的殿堂,最后成为一位助人大师……

原生家庭的伤害使人形成憋屈心理,这种人将会受害一辈子,没有幸福的感觉,会不断地折磨对自己最好的人。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你的一生,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与本能理论提到了原生家庭对个人人格形成的影响, 潜意识折射出来的世界观,也和一个人幼年时期的经历密不可分。

童年的经历也是一个人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来自家庭双亲的爱,就没有得到所需要的感情链接,这种 情感 匮乏会伴随一生。长大以后往往性格上没安全感、悲观焦虑、不懂得拒绝,在进入恋爱这样的亲密关系之后,会表现的更加彻底。

如果从小在 严重的缺爱、家庭负面影响极端的环境中成长,产生的是不可逆的心理创伤 ,应激反应造成大脑前额叶的真实创伤,这种情况就不仅会被灰色记忆伴随一生;很容易在成年后重复这些行为,比如家庭中有人酗酒、家暴,这样的小孩长大以后就有更大概率会出现这些行为,或者更容易被这样的人吸引进入恋爱关系,就容易爱上渣男渣女,或者有一些受虐倾向。

轻微一些的影响也是在 生活中、人际交往中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得更加敏感、悲观消极 ,影响到形成正常 健康 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通人习以为常的社交和人际上的小事,却可能是他们永远学不会做不好的。


长大成人以后,在 社会 链接中就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1、亲密关系

容易爱上一个类型的渣男/渣女,对于某种类型的人,总会被吸引,这个类型往往是和父母相似、或者相反的性格,这样的人会唤醒潜意识的记忆和体验,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这都是大脑潜意识里关于童年的某些点折射出来的,往往会认为这就是爱和吸引,所以总会选择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即使有些特征在别人看来是很明显的缺点。 因为内心深处童年某部分 情感 链接的缺失,成长以后就会希望寻找满足那些东西,于是在亲密关系中,往往吸引他们的人,都是有着一些明显缺点和性格缺陷的,会一次次和同一个而类型的人在一起,会因为对方不回消息抓狂、因为一点冷落就变得焦虑不安、不停质问,会努力表现好、拼命付出,或者在有矛盾冲突时无底线退让妥协,委曲求全,甚至在一些 情感 虐待和暴力当中痛苦却依然留恋无法离开。这些都是童年经历的挫折、冲突的重现,总是希望能够接着改变对面这个人,得到完全的爱,就像小时候希望得到爸妈的爱一样,这样的感情也往往不得善终、不被珍惜。

2、社交关系

在和别人交往时,缺爱的人更容易对于别人的一点点给予表示出过度示好;凡事往坏处想,习惯性的消极解释风格,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总担心自己在公共场合表现不好,过度自我意识,在面对心仪的对象说不出一句话,在梦寐以求的工作面试时支支吾吾。任何情况下都在自责,把负面的不好的事物都归于自己身上,默认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总觉得需要付出更多去讨好别人,无法在社交中建立起 健康 的人际链接。 往往形成一些不 健康 的人格:依赖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回避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冲动型人格、边缘型人格等,甚至焦虑症、抑郁症

如何改善

从实际角度来说,这种影响无法通过自己完全改变,但是也有很多方法可降低负面影响,同时这些创伤带来的也不完全是负面的,研究证明了每个人都有自愈能力,而且能从逆境习得特殊的优势,不一样的经历也塑造了特殊的你,以及一些与众不同的长处,那些经历过的挫折点、痛楚感,会给你更深刻、敏锐的能力,对于复杂的环境和关系的适应能力也更强,这就是负面经历带给你的附加礼物,你会比那些没有相同经历的人显得更特殊一些。

1、正视自己以及自己的原生家庭, 父母只能在他们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内去照顾你,对于无知无意识、以及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也不是他们所希望的,过分苛责家庭和父母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苛责,痛苦的还是你自己。

2、接受现状 ,过去无法追溯,在无法强求的时候要学会面对现实,造成的创伤也是不可逆的,心疼自己和感到委屈的时候,学者自己爱自己多一些。

3、重塑依恋关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 ,有的人会通过离开原生家庭,离开原来的圈子,换一个城市生活,或者建立自己的 社会 链接,挑选自己喜欢的朋友建立友谊,选择人格 健康 的伴侣建立自己的家庭等等。

4、客观看待, 你要知道,过去的经历已经过去,而且是你生命中短短的一部分,你接下去要走的路更长,你的过去不能改变,可你的未来是你自己选择和塑造的,你即使站在一片废墟上,也能建立起自己的明亮温暖的房子,里面有真正爱你和你喜欢的人。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每个人都没法选择自己中意的父母,大多数人的父母,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的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在平凡的生活中养儿育女,父母也背负了太多的压力。曾经的他们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也曾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但无奈被生活的砺石磨平了棱角。无奈的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原生家庭中出现的问题有(一)父母经常吵架。小时候父母经常当着我们的面吵架,轻则争得面红耳赤,脸红脖子粗,重则吃得好好的一桌饭菜全部被掀翻在地。最后就是母亲 关上房门嘤嘤哭泣的抽泣声。父亲满脸怒火收拾这一地的残局。幼小的我们躲在角落瑟瑟发抖,害怕父母不要自己了。那种感觉,那种恐惧是长得以后再也抹不去的心灵记忆。(二)父出轨,母忍让。父母随着我们年龄的长大逐渐减少了争吵,并不是他们感情变好了,而是他们的争吵更隐蔽,更多情况下他们都是在冷战。这种无声的同样伤害了子女的孩子。面对互不关心,互不打扰,形同陌路的自己的父母。孩子觉得自己就像多余的,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互不相让,互相伤害。在这种氛围里,父亲选择去外地打工,人在异乡特别需要温暖,这时恰好有一个异性嘘寒问暖 ,感情的天平自然倾斜,父亲出轨了。敏感的母亲洞察一切,大闹一场。家里有威望的长辈 出面调解。父母又和解了,家庭似乎恢复平静。(三)父亲对孩子偏心、指责。每个人都不能让所有人喜欢自己 。包括自己的父母。 当你 倾尽自己全力对 自己的父母好,有什么都想着他们,他们生病了,你放弃手头的工作,从一个大城市的东头驱车赶到城西的郊区把他送到医院检查。他做手术,你带着幼小的孩子在医院陪他,凌晨才回家睡觉。早晨坐车买他最喜欢吃的早点,再坐车送到家里给他吃…… 如此多的事情很平常,你不为别的,只为报答他的养育之恩。可他呢,却对你横加指责,说你一堆做得不好的地方。对你的付出视而不见,你伤心,更多的是寒心。 原生家庭的伤害, 长大 后,心里的后遗症就是会产生讨好型人格,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委屈自己,不敢对自己的配偶太好,不敢相信永恒不变的感情,怕自己受伤害。原生家庭的伤害造成心里的伤痛,也许这辈子都难以愈合。但愿天下父母都恩恩爱爱,百年好合,即使感情不再,也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毕竟那种伤害刻骨铭心,对孩子的性格影响非常大。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学会如何与原生家庭的成员保持亲密联系,同时又在心理和感情上保持独立的自我。

人们离开原生家庭之后,大多建立起了一些新的亲密关系,比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工作中的同事关系,以及朋友之间的友谊等。一个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会不会处理原生家庭的各种影响。这些矛盾,在相处模式的细节里体现出来。

1、例如夫妻关系:来自没安全感家庭家庭里,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我们择偶时是希望在 情感 上得到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独特等等。

我们都带着这些未了的 情感 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关系或家庭中得到解决。

我们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家庭的满足,就会只顾索求,没有能力为择偶付出。这看法虽然有点悲观,但是我们如果勇于面对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就有新的动力重新去爱。

2、例如亲子关系:我们自己在原生家庭里所经历的教养模式,留下不可逆转的创伤。曾若干次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做了父母一定不这样做。

但在实际生活当中,本能的条件反射,不可避免的重复着同样的教养方式。我们还没有学会新的教养观念时,只能启用大脑里旧有的方式。这就是代际关系的影响和传承。

这些无形的家庭影响,又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他们会倾听父母的言谈,观察父母的举止,并且无意识的模仿父母的行为。

综上,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是持久且不可逆转的,想要阻断创伤带来的影响,是需要直面问题并积极去修复。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这句名言,它像警钟一样,唤醒了太多蒙昧的心灵。

而想要治愈有一个重要的核心观念:如果创伤无法原谅,就学会放下,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

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时代烙印,被时代裹挟着的所有人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他们给不出自己没有的东西。

正如现在的我们,边传承边整合,边学习边创造,继承好的家学家风,摒弃糟粕,承担起优化家庭基因的美好使命。祝好!

我是 @依云心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心理 健康 领域,喜欢写温暖走心的文字。若有相关问题咨询,可以私信留言。

没有百分之一百完美的原生家庭,就好像没有百分百完美的人。我们每一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就会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优点,有缺点。会胆小,会急躁,会懦弱。只要是相对正常的家庭,就不会给你造成多大的心理创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时刻保持向上的状态。不断学习,不断觉知,我们才会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们的一生,通常要经历两个家庭。

一个是陪伴我们出生、养育我们的家庭,有爸爸妈妈,或许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兄弟姐妹;

另一个家庭是我们长大成人后自己组建的家庭。

第一个家庭就是我们的 原生家庭

第二个家庭是我们的再生家庭。

然而,我们每一个人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我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都在无形中受到所在家庭的影响。

尤其是当我们成年后,你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在不自觉地模仿原生家庭中的一些行为,哪怕那是你当时很讨厌、很抵触的行为;或者是会做出一些恰恰相反的行为。

因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早年的生活经历、对周围事物的看法;

情绪~家人的情绪、依恋方式;

意识~父母的意识、潜意识等;

行为~父母的婚姻关系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等。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母亲强势、不放手,父亲缺位,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容易没有主见,养成巨婴。

父亲太过严厉,孩子通常会胆小,除非孩子内心非常刚毅、抗挫能力强,否则很容易自卑、不自信,害怕权威。长大工作了也很可能和领导关系处理不好。

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容易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容易出现社交障碍。尤其是家里父母经常吵架、家暴,这样对孩子影响更为巨大。孩子长大后对自己的婚姻充满恐惧,或不抱有希望,还很有可能复制父母的相处模式。

脾气暴躁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唯唯诺诺,就是像家长一样的火爆脾气。

精神匮乏的家庭,往往看不到事物的积极一面,家长常带着负面情绪,往往也会使孩子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容易培养出愤青。

在束缚比较多的家庭环境成长下的孩子,往往谨小慎微、生活的很拘谨,生怕出现错误……

很多人此时会担心,自己的原生家庭太糟糕,是不是以后都没有希望了?

当然不是!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去抛开从前被束缚的自己。

东野圭吾曾对原生家庭这样解释: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其实,曾经所有不好的经历,都会成为我们的资源和动力,当你坚信自己、努力改变的时候,我们就是在重塑自己的生活。不好的方面,我们尽量改变,而有些好的品格和经验,我们就继续传承下去,这将是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