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过半,我感觉自己一事无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惯性,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 每到寒暑假,我都感觉自己,被生活巨大的惯性裹挟着向前。

这种感觉往往产生在百无聊赖的时候——

当我无所事事地躺在沙发上,感到空虚、茫然,甚至夹杂着一丝自我厌恶时,我知道,我进入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贤者模式”。

这种周期性瘫痪导致的抑郁并发症,俗称“闲得慌”,频发在寒暑假,病理简单,根治困难。

有时候蜷在房间里,看着窗外热气升腾、蝉鸣聒噪,怠惰的心理总会轻而易举占到上风:

有时候也会做不切实际的设想: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进化出“夏眠”的习惯啊——在空调房间里,盖着被子舒服地躺上两个月,大概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

这样区别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 消极而颓废的生活状态,光是写出来就有些惭愧了,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正如人常有这样的经历,在每个长假之前,给自己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在假期里搁浅:

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却在家门口止住了脚步,于是只能在朋友圈环游世界,然后点个赞作为“到此一游”的宣示;

说利用假期“学习技能/专业知识”的,永远在QQ群插科打诨,在知乎指点江山 ,在微博流连忘返,知识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就连最容易做到的,说好早睡早起,却还是从凌晨两点,睡到了中午。 雄心壮志,敌不过和床被的耳鬓厮磨。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书中写道: 人类的原罪是懒惰,需要从生到死去和它斗争。

初入大学时,学长学姐们的嘱咐也言犹在耳:上学的时候,宿舍呆不得;放假的时候,家里呆不得。

我对以上的种种行为,也曾做过深刻的自省。但人固有的惰性,仿佛深埋在我们的骨髓里,这样可怕的惯性,不知如何去消弭。

于是日复一日, 我们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地陷入了安逸、舒适,却也令人绝望的循环。

暑假过半,我感觉自己一事无成。而生活像一辆飞驰着的巨大的马车,拖着我游街示众后,又不知要驶向何方。

今天,我们当然不是想让你丧下去,毕竟小丧解压,大丧伤身。而是想在“克服生活惯性”这个命题上,做一些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曾经在朋友圈看过一篇文章,有一段话看后深以为然:

看完不禁就想到了自己,我们上学时候的风花雪月、岁月静好,不都是父母在替你遮风挡雨、负重前行吗?

当你明白了这一点,心生愧疚,学会感恩,由此而生出 羞耻之心 ,并依此进行的自我约束,正是医治惫懒的不二良方。

还有,即是 活在当下 ,就像独居在瓦尔登湖畔的梭罗所说:

生活永远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刻。

当你觉得对自己的生命有所辜负时,不妨问问自己:

「焉事於此 今日何成」

-EN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