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权力与软权力》---软权利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约瑟夫 · 奈,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家。他一生的成就横跨学界和政界,当过卡特政府的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的助理国防部长,还当过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在学术方面,著名的 “软实力” 这个概念,就是他提出的,这个词也就是本书书名中的“软权力”。

关于本书 

《硬权力与软权力》是约瑟夫 · 奈的一本论文集,一共有 13 篇论文,而且这本书是专门面向中国的,篇目都由作者专门选定。其中最值得讲的,是作者关于软权力的论述,这是一个影响重大的理论,当下的世界,离开这一概念,很多现象和事件都没法表达和解释。

核心内容 

传统的武力等权力资源,在当今世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软权力作为一种补充,以吸引而非强制的形式,使人跟你保持一致,认同你的想法,从而贯彻你的主张。这种方式的成本更低,收效更好,所以软权力越来越重要。对一个国家来说,软权力的权力资源,包括跨国公司、大众文化、高尚文化、价值观、制度规范、政策、传媒、信息、信誉等。

前言

软权力,就是通过非强制性的吸引力来影响他者,使他者认同你的目标的能力。在国际政治领域,软权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以军事为代表的传统的硬权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家约瑟夫 · 奈。他如今已经年过八旬,但仍然活跃在各个公开场合,也仍然喜欢对世界政治问题发表评论。他一生的成就,可以说是横跨学界和政界:从政,他曾经当过卡特政府的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的助理国防部长,还当过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但他更大的成就还是在学术方面,他有很多的学术头衔和著作,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就说一个常见的词,软权力,Soft Power,这个概念就是约瑟夫 · 奈发明的。Soft Power 今天往往被翻译成软实力,但其实 “软权力” 更接近作者的本意。这绝对是一个影响重大的理论,在当下的世界,离开这一概念,很多现象可能都很难表达和解释。

事实上,《硬权力与软权力》这本书,是约瑟夫 · 奈的一本论文集,一共有 13 篇论文,而且这本书是专门面向中国的,所有收录的文章都由约瑟夫 · 奈本人亲自选定。这些文章发表的时间从 1986 年到 2003 年,这段时间也是作者本人学术成就的高峰时期。其中既有严谨抽象的学术论文,也有深入浅出的短论文章,几乎算得上是一本国际事务实践与理论的小百科了。

虽然涉及的主题很多,但总体来看,这本文集论述的主要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世界观,这个象牙塔里的理论如今已经声势显赫,但这主要是学术理论层面的,专业性非常强,和公众的距离也比较远;另一个就是约瑟夫 · 奈独创的软权力,这个概念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接下来,我们将会围绕 “软权力” 来介绍本书,弄清楚了软权力,就是读这本书的一大收获。

接下来的介绍主要有三个内容。首先,软权力是什么,或者说,软权力不是什么?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的,有什么历史背景,现在又有哪些传播和流变?第二,硬权力、软权力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软权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甚至可能超过硬权力?第三,软权力资源都有哪些?美国是如何运用它的软权力资源的?我们谈软权力为什么总是谈文化,甚至谈麦当劳?讲完这些,我们再来简单探讨一下,该如何看待约瑟夫 · 奈的软权力理论。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来谈第一个问题,“软权力” 是什么?或者更准确地说,软权力不是什么?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什么背景,它在今天的传播和应用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按理说,我们应该先开宗明义地讲一下,所谓软权力的定义,但说来有点难以置信,作为这个概念的提出人,约瑟夫 · 奈却没有对所谓的软权力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他的描述,来自己总结。在本书中,约瑟夫 · 奈说过这么一句话,“软权力,使得他者期望你所期望的目标。”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软权力,是这样一种能力,它能让别人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调整到和你保持一致。

约瑟夫 · 奈还补充说明,“软权力吸引民众,而不是迫使他们改变。” 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如果说权力是可以命令、强制别人如何如何,那么软权力,它是通过非强制性的吸引力,来影响他人,进而使他们有可能做出符合你意愿的改变。

事实上,不论是在这本书,还是其他的著作里,约瑟夫 · 奈都是在反复描述和类比,但从来没有给软权力下一个明确的、符合学术标准的定义。但是约瑟夫 · 奈提出的这个概念,在今天确实是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了,而且用得有一点泛滥。对此,约瑟夫 · 奈表示,他既高兴又沮丧,他甚至说,自从提出这个概念后,一半学术活动用来推广这个概念,另一半的学术工作大概就是澄清这个概念了。因为,对所谓软权力的解读,有的确实偏离了作者的本意,有的甚至是背道而驰,所以我们有必要说一下,软权力 “不是什么”。

举几个例子来说,我们今天听到的 “软实力” 这个词,通常是和 “文化” 两个字连在一块使用——文化软实力。这样的使用方法侧重了文化资源,将抽象的软权力具体化了。但是,像我们前面所说,软权力是一种影响他者的能力,而文化只是影响他者的一种手段或者说媒介,因此,文化是软权力没错,但把软权力等同于文化,实际上是把软权力的范围窄化了。

另一种常见的误解,是把生活方式等同于软权力。比如提起美国或西方的软权力,就把牛仔裤、汉堡包当成代表,这同样是不恰当的理解。

还有一种简单化的解读,说硬权力就是物质的,软权力就是精神的。这就更错了。比如,民族主义,这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吧,但是它属于硬权力,甚至是会抵消本国软权力的硬权力。

此外还存在着更多的误解和滥用,比如把人生规划、情商培养也被包装成软权力,甚至将个人精神力量也称为软权力,宣扬如果够坚定,能承压,就有了软权力。这些几乎就可以归类为 “蹭热点” 了,我们就不花更多的时间来批驳了。所以说,虽然 “软实力” 或者 “软权力” 这个概念我们现在在很多地方都能接触到,但其中大量的都是似是而非的,甚至是有悖于这个概念的初始意义的。

通过上面的正本清源,我想,我们应该对 “软权力” 有个大致的了解了。重复一遍,这是一种 “影响他人、让他人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调整到和你保持一致” 的能力。它不具备强制性,也不直接指向具体目的;它既不简单等同于文化、生活方式,也不以物质和精神来划线。

那么,软权力跟硬权力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我们还是要回到概念的发明人约瑟夫 · 奈那里,去寻找更透彻的理解,从这个概念的源头开始谈。

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苏联摇摇欲坠,美国在世界的地位也不复往昔。耶鲁大学保罗 · 肯尼迪教授的著作《大国的兴衰》畅销,人们纷纷谈论美国的衰落。但是,约瑟夫 · 奈不这样看,他拒绝美国衰落论。他说,20 世纪末的美国显然要弱于 1945 年,因为美国占全球产值的比例,从二战之后的 1/3 到 80 年代变为 1/5。不过,问题的关键是,约瑟夫 · 奈认为并不是美国衰落了,而是因为二战后美国所拥有的超大优势是不正常的,很多国家经历战后几十年的发展,正在恢复常态,美国的比例只是回到了正常的优势水平。对美国衰落论,他说:“我感到这些预测是错误的,除核地位外,美国还拥有诸多权力资源,我认为,在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我称之为‘软权力’资源方面,美国仍将独占鳌头。”

这就是 “软权力” 一词出现的背景。那么,约瑟夫 · 奈这里说的权力是什么,硬权力与软权力有什么区别,各自的来源又是什么?这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二个内容。

第二部分

约瑟夫 · 奈说,权力犹如爱情,易于体验却难以衡量。权力,就是控制、支配他者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强制,也可以通过非强制性的 “影响” 来实现。我们前面说过,软权力是通过影响,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侧重于强制的,就是硬权力。

鉴于控制他者的能力往往与拥有某种资源相关,所以权力通过拥有的人口、领土、自然资源、经济规模、军队和政治稳定等指标来衡量。约瑟夫 · 奈以打扑克牌为例,在国际关系中,如果对手的牌比你手中的任何牌都大,你就只有推牌认输,如果你知道自己将输掉战争,就不会轻启战端。但是,国际关系并非都如此简单,因为谁也不完全知道对方的牌,也不知道对方会如何出牌,所以弱者挑战强者,小国击败大国的案例也并不缺少。

当然,构成国家权力的这些要素的地位也是不断变化的。约瑟夫 · 奈认为,在 18 世纪,人口是最关键的,因为在农业经济社会中,人口是权力之源,提供了纳税和征兵的基础。法国在当时位居西欧之首,路易十四和拿破仑都曾傲视群雄,就是因为法国的人口基数,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本钱。后来,工业和铁路变得重要了,于是俾斯麦的普鲁士以及随后的德国成了大陆强国。再后来,到了核时代,科学技术变得更加重要,所以核大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但是核战争代价太高了,所以这是一个悖论,越有用的权力资源越不好用——核武器是最有用的权力资源,但是谁也不敢乱扔原子弹。

不仅如此,许多情况下,国家都不能动武了,因为战争作为手段可能不起作用了。1853 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 · 佩里率领军舰到日本,在当时,他们可以做出姿态威胁当时的日本统治者,如果不开放港口通商,就开战。但今天很难想象,美国可以凭借武力来威逼日本开放市场。

约瑟夫 · 奈还发现,通过传统的军事手段获取权力资源,变得得不偿失。他举例说,拿破仑战争结束之际,普鲁士提出要补偿自己在战争中失去的人口和领土,让法国割地,连带着土地上的人民。至于这些人是不是讲德语不重要,是不是觉得自己是德国人也不重要。但是,半个世纪后,民族主义变得非常重要了,这时候再通过战争割占他国的土地,那得到的可能就不是土地和人力资源,而是麻烦和仇恨,比如 1871 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割占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德法从此结仇,在一战、二战中都是死敌。

上面的例子说明,单纯的硬权力看起来简单高效,但如果没有相配合的软权力跟上,就会埋下很大的隐患。再加上时移世易,国家在运用武力之类的传统方式寻求权力资源,代价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收益越来越小。尽管武力还远远没被淘汰出局,国家该打仗还是得打仗,但硬权力与软权力在今天的国际事务中的权重,正在此消彼长。

我们说,权力就是支配他者的能力,那么以上所谈的这些方式方法,被约瑟夫 · 奈称为硬权力。它包括但不限于武力,可以用 “胡萝卜” 或“大棒”来概括。胡萝卜是基于引诱,好比说:“给你点好处,站过来吧。”而大棒是基于威胁,好比说:“站过来,不然揍你!”不管威逼还是利诱,本质上说都是一种强制,而这种强制的能力,是基于前述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所以 “硬权力” 这个命名是非常形象的。

而软权力的权力资源却完全不同。约瑟夫 · 奈认为,常见的软权力资源比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被视为合法或有道义威信的政策等。如果一个国家代表着其他国家所期望信奉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个国家领导潮流的成本就会降低。所以,如果世界上很多国家会自觉地站到某个国家身边,这个国家就通过软权力实现了领导。

作者说,一个国家达到它在世界政治中所期望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其他国家希望追随它,羡慕其价值观,以其为榜样,渴望达到其繁荣和开放的水平等等。这些都是一国可以用来吸引他者的软权力资源,它们和以武力、威胁、经济利诱等手段为代表的传统硬权力资源同样重要。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可并不是谁胳膊粗谁说了算。

约瑟夫 · 奈认为,软权力是权力的第二张脸。这个比喻很形象,就像人一样,可以通过发怒的表情来慑服对方,也可以通过微笑的表情去感染对方。国家的行为就像唱戏,有时唱白脸,有时唱红脸。软权力就是唱红脸的演员,正直友善,令人喜爱。软权力侧重吸引民众,而不是迫使他们改变。如果我能够让你期望去做我所期望的事情,那我就不需要迫使你去做这些事。而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中所期望的目标能够实现,是因为其他国家愿意追随它。

软权力虽然有各种好处,但它也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不好掌控,难以捉摸。有时,甚至软权力还能招来硬效应。

约瑟夫 · 奈认为,美国公司在全世界的商业营销活动,造就了吸引力,也带来了抗拒。抗议的矛头首先指向麦当劳和可口可乐。他说,美国政府对此无能为力,因为即便美国政府对外推广美国的高雅文化,比如图书馆和艺术展,用它们来抵消美国流行文化的影响,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美国软权力的许多方面更是美国社会的副产品,而非政府的有意作为所致。

外国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喜好,美国政府无法控制,同样,外国对美国文化的抵制,美国也无能为力。比如在伊朗,美国文化就会招致抗拒,至少是统治阶层的抗拒;而在中国,不同社会群体对美国文化的态度也有很大差异,有的被美国文化所吸引力,也有的对美国文化很排斥,这就使得美国通过文化手段,对中国施加的软权力影响,被抵消了。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这种现象是否可控?关于这些,约瑟夫 · 奈的书里没有给出答案。他关于软权力的理论探讨较少,案例分析较多,迟迟没有形成软权力体系。

软权力既然这么厉害,可以谋利于无形,那么,它由什么构成?如何提高和加强?这是我们接下要谈的第三个问题。

第三部分

约瑟夫 · 奈将软权力界定为了一种能力,由很多资源来支撑这一能力,它们就是他常常说的 “软权力资源”。

约瑟夫 · 奈特别注重文化对软权力的重要价值,频频以美国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为例来讲解他的软权力。他认为,美国文化是一种无须投入过多,却极其有用的软权力资源,体现在产品和交流之中的美国大众文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他举了一些例子,比如,从未到过美国的日本年轻人,身穿印着美国大学名字的运动服;即使在尼加拉瓜政府与美国支持的游击队作战之时,尼加拉瓜的电视台依旧播放着美国影片;同样,苏联的青少年身穿牛仔裤,四处搜寻美国唱片。

总体而言,约瑟夫 · 奈对通过大众文化提升美国软权力非常有信心。他分别引用两位重量级学者的结论。第一位是文化历史学者尼尔 · 罗森道夫,他说,整个 20 世纪的大众文化使得其他国家认为美国 “令人兴奋、奇异、强大、引领潮流,代表着现代性与创新的最前沿”。另一位是社会学家托德 · 吉特林,他说:“我们的电影和音乐颂扬自由,歌颂一个鼓励向上、不拘礼节、平等不羁和朝气蓬勃的社会。在一个民众期望分享美国美好生活方式的时代,这种歌颂具有吸引力,即使政治公民也意识到要向着生态、社区和平等的目标发展。” 当然,约瑟夫 · 奈也不失谨慎地表示,这些文化产品往往“充斥着粗俗、色情和暴力”。

约瑟夫 · 奈提出软权力的时候,是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当时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美国社会正把日本视为威胁,但约瑟夫 · 奈不这么认为,他说,尽管日本的日用品生产和烹调更加流行,但与美国主导的大众传播相比,它们与 “对价值观的吸引力” 关联较少,也就是说,用日货、吃日料的人,未必会因此而在价值观层面上认同日本。日本制造业的成功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软权力资源,但日本却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其文化的内向性。日本在接受外来技术方面极其成功,但却极不情愿接受外国人。这是约瑟夫 · 奈针对当时的美日关系做出的判断,而今天我们观察中日关系,也会觉得约瑟夫 · 奈的观察非常到位。

约瑟夫 · 奈也指出了一种纯物质的软权力资源,那就是跨国公司。他说:“华盛顿也许失去了对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的某些管辖权,但它们的老板持有美国护照,可以由美国法院传唤到庭,在发生战争或国家处于危机之时,会首先听从华盛顿的召唤。同时,美国政府获得了对美国境内外国公司更大的管辖权。”

为什么这些公司愿意按照美国意愿行事呢?约瑟夫 · 奈分析说,一部分因为它们的总部在美国,另一部分是美国市场的重大价值。

信息也是重要的权力资源,但是在信息时代,约瑟夫 · 奈认为,权力并不掌握在那些能够创造信息和掌握信息的人那里。因为存在 “充足的悖论”,就是说,丰富的信息导致关注的贫乏,因为信息太多了,每个信息得到的关注就减少了。

因此,在信息时代,创造和掌握信息并不会必然带来软权力。约瑟夫 · 奈认为,权力属于那些编辑、核实、分拣信息的人。对他们而言,信誉至关重要,信誉是关键的资源,也是软权力的重要来源。名声比过去更为重要,信誉的创立和破坏成为政治斗争的表现形式。

上述这 5 项,是作者眼中格外重要的软权力资源,既然如此,那么要提升一个国家或团体的 “软权力”,以上这些,就是重要的着手点。至于具体该怎么提高,那就是另一个太过于宏大的问题,原书中这方面的论述不多,我们也就不多展开了。

我们这一部分要谈的是软权力的构成,约瑟夫 · 奈提出并且论述了众多的软权力资源,有跨国公司、大众文化、价值观、制度规范、政策、传媒、信息、信誉等。但这些就是约瑟夫 · 奈认为的软权力的全部吗?软权力资源到底都包括哪些,又不包括哪些?它的边界在哪里?然而,就像约瑟夫 · 奈没有对软权力下一个明确的学术定义一样,翻遍全书,我们仍然找不到约瑟夫 · 奈给出的边界。甚至在本书之外,在他发表于《外交政策》杂志的重点文章里,也找不到,而那篇文章的题目就叫《软权力》。

由此,我们再来总结和探讨一下,该如何看待本书和作者提出的 “软权力” 理论。

约瑟夫 · 奈对软权力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描述,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两遍,那就是,“软权力,使得他者期望你所期望的目标。”然而这句话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有很多含糊的地方,我们不知道所谓的目标都有什么限定,更不明白这种期望是什么类型的期望,“他者”指的是什么,政府还是民众?放到国际关系里,似乎一个国家的 “他者” 应该是另一个国家的政府,而约瑟夫 · 奈在举例时都是谈他国的民众。

诸如此类的困惑,约瑟夫 · 奈似乎不屑回答。这也是他的软权力制造了很多误解的原因之一,他对软权力一直未能给出一个内涵完整、外延明确的定义。他举了很多例子,让我们对软权力深信不疑,但是,当软权力走入实际的分析时,误用就比比皆是,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很多人纷纷以自己的理解来界定和概括软权力,更让软权力本就模糊的边界和内涵,更加云山雾罩。

总结

关于约瑟夫 · 奈的软权力理论,我们就讲这些。我们分三个层面介绍了 “软权力” 这个概念。

所谓软权力,是 “使得他者期望你所期望的目标”。也就是,用影响而非强制,来让他人认同、服务于你的目标。然后我们讲了软权力的范围,它包括但并不限于文化,并非所有精神层面的东西都是软权力,而流行的服装、饮食、生活方式,只是软权力的最浅层面的体现,而远远不是全部。

然后我们对比了软权力与硬权力。硬权力是人口、物产、武力、经济等传统的权力资源,这些资源的价值正在降低。而软权力的权力资源,我们讲到了文化、跨国公司与市场、信息、信誉等方面,此外还有我们没有展开讲的制度、价值观等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软权力的权力资源,在当今和未来社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我们探讨了约瑟夫 · 奈的软权力理论,一方面它很有创见性,能够让我们洞悉世界格局背后的推动力量,但同时,这个理论还有很多模糊、不完善的地方,作者没有阐明,这也使这个理论留有非常大的探讨空间。

讲完这些,对软权力的理论和应用,我们就能有一个大致的认知。虽然作者讲的都是国际政治领域的理论和事例,但其中也有不少,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点启发。比如,通过影响而非强制,让他人服务于你的目标,这是事半功倍的方法,而这,就需要你自己表现出足以吸引他人的地方,比如你的知识水平、逻辑水平、人生目标、价值观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你也可以通过完善自己在这些方面的 “人设”,来加强自己的软权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