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中的常见问题及策略 ——教研员工作札记(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自本学期开学以来,我跟随局视导组督导检查了本地区部分学校的教学教研情况,先后聆听了16节中小学音乐课。现结合听课情况,就音乐常态课中一些常见的共性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怎样提问歌曲的情绪?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音乐老师通常都会在学生初次聆听范唱时提问:“歌曲的情绪怎么样?”事实上,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往往会遭遇冷场,鲜有学生举手。我曾在自己上课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也多次在听课时见到过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会冷场呢?究其原因,第一,“情绪”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并不多。生活中,如果你问别人:“你情绪怎么样?”可能别人还会觉得怪怪的。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个词或者换一种问法:“你的心情怎么样?”或者问:“听完了,感觉怎么样?”也可以联系歌曲的内容来提问:“听完了这首歌,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抑或是:“这首歌曲表现了对家乡什么样的感情?”等等。

        第二,学生缺乏相关“情绪”术语的词汇积累,难以进行恰当到位的描述。他明明有感觉、有想法,却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他会说的可能只是“好听”、“快乐”、“愉快”、“优美”,甚至找教材上现成的词汇来回答。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积累这些词汇,如:宽广、抒情、舒缓、热烈、高亢、静谧等等。或者让学生来做选择题,由教师提供几个词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来选择,降低学生在表述上的难度。

                      怎样分析歌曲的结构?

      另外一个老师们常常遭遇冷场的问题就是: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老师的表述不清楚、不严谨,引发学生的歧义。有的老师问:“歌曲可以分为几段?”老师其实想问的是几个乐段,但学生以为老师在问有几段歌词?如果恰好教的歌曲恰好有三段,学生往往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三段。”老师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学生错的这么一致呢?

        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经过充分地聆听,难以准确回答。有时,学生刚刚听过一遍歌曲,老师就匆忙地进行提问。学生事先没有带着问题聆听,显然平时也缺乏这方面的学习体验,所以,当然难以回答。

        因此想避免上述情况出现,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地聆听。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做适当的语言引导,比如这样问:“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你感觉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如果学生还是回答不出来,再进一步引导:“歌曲一开始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后来呢?”甚至老师可以适当地范唱几句,帮助学生理解。

        当然,还可以运用图谱、肢体动作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

                      怎样进行识谱教学?

        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甚至大部分学生不识谱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有效地进行识谱教学?这是我在中学进行视导时,一直在反复思考的问题。因为我听到的几节中学音乐课中大多运用的都是师一句,生一句的“填鸭式”的读谱、唱谱教学法。

        这样的教学有两个害处:一是效率低。课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识谱教学,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并不大,甚至对学习歌曲也没有多大帮助。二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识谱教学等同于一种发声的机械模仿,毫无乐趣,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必将挫伤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进行识谱教学呢?我认为,至少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使用。一是对重难点乐句进行识谱教学。与其让学生痛苦地、毫无兴趣地、不知所云地进行整首歌谱的练唱,不如有所选择地进行难点乐句的歌谱学习。这样,既可以降低整首歌曲进行识谱学习的难度,也可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用熟悉的歌曲来进行识谱教学。柯达伊教学法也曾经提出过“生歌变熟歌,熟歌学本领”的说法。是的,一首歌曲学会了,往往才是各种技能学习的开始。当歌曲唱熟以后,再让学生试着来唱一唱歌谱,能够降低难度,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音高,提升识谱能力。

                        怎样讲解知识技能?

        听课过程中,老师们在讲解知识技能的时候“说音乐”、“讲音乐”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们普遍缺乏对音乐的聆听和体验。

        音乐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其性质决定了所有的知识点、技能点的教学必须结合相关的音乐材料,并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进行,音乐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一切有形思维的音乐教学,最终必须归结于无形的音乐体现和体验。

        在讲解相关知识技能的时候,首先解决“什么样”,要引导学生在歌曲找到它并从视觉上对其特征外形引发关注。如四分休止符像“小闪电”,顿音记号像一个倒着的黑三角等等。其次解决“是什么”,教师告知学生这个知识点的名称和含义。最后解决“怎么唱”,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聆听、比较、体验等方式对本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充分地体验和感知。

        当然,教学定法,贵在得法。除了上面的方法,教学知识技能还有很多其它的方法,但归根结底,一定要按照音乐学习的规律来教学,就是结合相关的音乐材料,在充分地聆听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除了上述问题,在听课的过程中,还有以下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

        1.大声喊唱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怎样养成唱歌的良好习惯?

        2.教师的示范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力求做到稳定、准确、有味道、有感染力。

        3.如何运用配套课件的伴奏,怎样在钢琴伴奏与课件伴奏之间做好有效地连接与过渡?

      4.声势动作如何进行设计?要注意动作的流畅度和音色对比,建议拍桌要少用。

      5.五分钟就能学会的短小的歌曲应该怎样教?学会以后应该教什么?

      6.低年级音乐课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7.怎样有效地观看视频?看多长时间?

        教育无小事,处处皆学问。上述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能折射出一位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等教学理念。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有错不知,有错不改,以至于一错再错,终身教错,那就真的是误人子弟了。

      唯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把音乐课上得越来越精彩,才能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愿与音乐同行们共勉!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