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看见平凡》中的了二十三篇散文分别是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1-13

汪曾祺的《看见平凡》散文目录如下:
《我的家》
《我的祖父祖母》
《我的老师沈从文》
《西南联大中文系》
《金岳霖先生》
《泡茶馆》
《文章余事》
《传神》
《文人与书法》
《故乡的食物》
《菌小谱》
《寻常茶话》
《小乐胃》
《手把肉》
《贴秋膘》
《花园》
《北京的秋花》
《菏泽牡丹》
《云南茶花》
《紫薇》
《昆虫备忘录》

本书是专为中学生精选的汪曾祺散文集。书中所选二十三篇文章多是汪曾祺写师长父母、草木鱼虫、寻常吃食之类,文字质朴淡雅,行文流畅通达。文章篇幅接近中学习作要求,选题切近日常生活,无论诵读还是作为习作范本,均可提高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汪曾祺以文名,他的文章多着眼于身边寻常的人、事、物,无论语言文字,还是选题立意,都可以作为中小学生诵读、体味、仿写的范本。

先生的散文格调向我们展示的永远是乐观向上的精神与内涵,这与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恬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有关。现在的很多艺术过于浮躁,无病呻吟,汪曾祺先生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从汪老散文中散发出来的豁达精神对于我们的人生是一种鼓舞,不管经历多大挫折与磨难,坚信曙光的到来,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享受人间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当我们真正以乐观胸怀视之,我们会发现任何的困难都只是成功道路上的基石。

扩展资料:

汪曾祺: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3]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汪曾祺的经典语录:

1、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蒲桥集》

2、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术,不是商品,不是演出,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业余的,爱着。

3、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4、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草木春秋》

5、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人间草木》

6、蚕豆作零食,有:入水稍泡,油炸。北京叫“开花豆”。我的家乡叫“兰花豆”,因为炸之前在豆嘴上剁一刀,炸后豆瓣四裂,向外翻开,形似兰花。

7、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8、四川才有夹沙肉,乃以肥多瘦少的带皮臀尖肉整块煮至六七成熟,捞出,稍凉后,切成厚二三分的大片,两片之间皮肉不切通,中夹洗沙(豆沙),上笼蒸火巴。这道菜是放糖的,很甜。肥肉已经脱了油(豆沙最能吸油),吃起来不腻。但也不能多吃,我只能来两片。

9、人生如梦,我投入的确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10、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汪曾祺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