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岛屿普陀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按:这篇文章是我国海洋学家刘恩兰(Liu enlan)发表在1937年美国《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raphy)期刊第13期的一篇文章,原文为英文。主要是关于她对普陀(山)岛的见闻和观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那个时代普陀山风物的资料,我将它译成中文,并加了一些自己的考证,发表在这里。因为水平有限,也没有借助翻译工具,可能很多专有名词翻译得不是很确切。望大家批评指正。

和其他舟山群岛的岛屿一样,作为浙江省定海县的一部分,普陀(山)岛与大陆隔着峙头洋。岛上峰峦遍布,有十座山峰尤为著名,但没有一座超过1000英尺。这个岛位于距离浙江东海岸四十公里的海上,南北长四英里,东西宽一至二英里,面积大约四平方公里。

普陀(山)在唐朝以前就有人居住。在唐朝开国皇帝统治之下,佛教被引入普陀(山)。岛上很多寺院建立起来,此后历代扩建。时至今日已有七十多座寺院以及一百九十二座小庙和茅棚。最近寺院的建筑状况有所恶化,因为部分寺院的房子作为旅馆供来此避暑的游人居住。

每年七八月份,上海至普陀山之间每周有两条直线航班。其他年份则只有两条中转航线,一条是坐火车从上海先到宁波,另一条则是坐火轮船到宁波。然后再坐船去普陀(山),每天早上都有船,一路上停靠三站:镇海、定海、沈家门(见图一)。

宁波至镇海这一段航程,可以见到甬江两岸建满了不计其数的冰屋(见图二)。农民在冬季把冰从池塘里收上来,将其保存在茅草屋里,并覆之以藤萝。在冬季卖给定海渔民,作为保鲜渔货之用。每间冰屋造价平均在500美元上下。

在定海和镇海之间有很多岛屿星星点点,经是最近一次沉降带来的影响。数以百计的汽船充斥着岸边的航道。定海港内的码头则是鱼筐遍地。

从定海到沈家门,一路则是沙洲遍布。部分大一点的岛屿海岸自西向东都有冲击影响的特征--最近一次沉降的标志。许多单层的房子则是制盐的作坊,旁边的洼地星罗棋布。用土法制成的盐供渔民和商人使用。

由沈家门向北航行约四十五分钟,船在普陀(山)岸边约二十码处下锚。举世闻名的普陀山就已经在你的脚下。航行过程中,时常能遇上小舢板。如果游客知道自己要去哪个寺院,他就可以雇这样的舢板前去。寺院的雇工还能替他们照看行李。

      一条深深的峡谷将这个岛分为前山和后山。码头就在前山的最南端。前山较后山有更长的人居史,故人口也比较多传说一位菩萨跳过大海,落脚在前山西南角的一块岩石上,现在那块花岗岩石上仍然有一个脚印,这已成为岛内最为神圣与引人注意的遗迹,这是佛教开山的开始。

      岛上最多的住民是僧侣;其次是俗众,当中女人最少。据1935年9月一次普查资料显示,前山共有僧侣679人,住户116户,后山则有僧侣568人,住户113户。诚然前山比后山景多了三户人家,但是后山的女性居民要比前的多。那是因为前山俨然是个季节性极强的小型商业中心,住户自己有小船,贩卖蔬菜、纪念品、鞋子和茶叶。他们的生意是季节性的,故而人口时常变动。冬季他们就要回定海或者大陆,故而多数情况他们不会在夏天把家里人一起带过来。但是后山的居民多是佃户,受雇于僧众。他们以本地人居多,因此拖家带口。他们在山谷及风化的花岗岩石上面的梯田上耕作,山谷里他们种大米,在梯田里则是种番薯,其他作物很少,包括蔬菜。

      这个岛的地表状况已如表四所示。它实则起源于火山,但借以判断火山喷发而产生的沉积岩却并没有发现。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和气候变化,长山脊、冲积平原及岬地组成我们眼前的这幅情景。

山峰是由锋利的花岗岩组成,多数是具有象形的特征。有些地方由于过于陡峭而寸草不生,只有部分被风化残留物所覆盖的地方才可能长出一些植物。靠近海岸与山间峡谷之间是较小的平地,而图五所示则是前山后山这两个极大的平地。许多寺庙都分散在斜坡和山顶,因为山谷空间有限而且狭小。岛上的农田非常少,诚然农民对本业兢兢业业,但仍然不足以喂饱全岛的人,故而多数食物包括蔬菜都要向其他岛屿和大陆采购。

      我们在岛上一圈转下来,竟然发现当地农民不养猪,甚至鸡也不养。岛上居民多数恪守着佛教戒律,不食荤腥、不杀生。所有人都是严格意义上的素食主义者。任何形式的肉制品都不准带上山,甚至鸡蛋都没有办法买到。非肉类的商品允许在码头交易,但商人们如果私贩鱼肉蛋,一经发现就会受到重罚。在岛上常见的家禽是黄牛狗和猫,幸运的是旅游客和探险家们可以携带肉罐头。

普陀山的海岸有许多海岬、海湾、沙洲以及湾岬海滩和侧沙滩。这里有险峻而有陡峭的悬崖,看起来正处于一个成熟的沉降期。西南端的山顶上有块置放平稳的大石头,整体高二十五米,石头则是长25英尺,厚七英尺,宽五英尺。石头直落在最高点的花岗岩之上,很明显人力无法为之,惟有自然力才能达成。这表明这座山之前是在水平面以下的。

      沿着海岸有几个又深又广的缺口,一直延伸到内陆。岛上居民称此为“洞”,但它们的形成实际是由于潮汐侵蚀。这种地貌着实与美国缅因州荒山岛附近的海岸相似。

      东海岸上的居民时常在海底采集珊瑚当作纪念品卖给游客。海岸上也时常能见到已腐烂的珊瑚碎片,不断地经受着海浪的冲刷。这些迹象表明,这座岛一度曾被一片温暖的浅海所包围。

      有一则关于普陀山首次引入佛教的传说,讲的是唐朝时有个日本和尚慧萼,从佛教名山五台山上请了一幅观音的圣像,从南海回国。但他的船撞上了一块珊瑚礁,进退维谷。他猜想菩萨并没有去日本的意愿,决定留在普陀山。珊瑚礁也证明了这座岛被一片珊瑚礁林立的温暖的狭长的海所包围的理论。

      此外,“千步沙”后面的东海岸的低洼平地,只是稍微覆盖了一点塌积和冲积的沉淀物,许多地方基石都仍然暴露在外。而在其他地方,基石则不过是在未固结物质覆盖之下的一至两英尺左右而已。    这个平地在过去毫无疑问是被一个海浪侵蚀的平台。

      综上所述,普陀地质史的故事似乎是这样:它正处于成熟的沉降期,但却一定是在第三纪业已经开始出现,在此之前则尚还有一个淹没期。

      由于海洋的作用,较之同纬度的大陆地区,此地气候更为宜人,且冬暖夏凉。春季一般持续至六月下旬,有时甚至到七月上旬。这里夏季受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则受西北信风和冬季季风的交替影响。

      这里降水比大陆地区少已经形成了一个规律,可能是由于下列几个原因:1.此岛整体处于低洼地区,故而较少有吹想海岸的向上风力带来的丰沛的地形雨;2.海岸线的形状几乎与风向形成一致;3.夏季因为海洋气温较低,较少形成对流雨与雷阵雨。尽管全年降水量不大,海风仍然送来以沉雾形式的湿度较大的水气,以致于此地相对湿度总是很高,而且空气极为潮湿。

      风是如此凌冽强劲。东南角较大一片区域为沙子所覆盖,因为它是东岸沙滩的漫长延伸,因此农田灌溉只能依靠山上的溪流。但此处溪水也极其有限,岛内淡水供应依靠竹管将水从高处山谷引入。水井不是很多,有几处不过是水渠。唯一的一口井是钻取自正好在裂缝中的地下水,或者是花岗岩的接缝口。

      象形的山峰、树林、林间小径及寺院拼凑成一幅美好的图景。此外,充满传奇的遗迹与逶迤的海滩在农业时代又是那样的令人陶醉,使人不禁认为此岛无须再靠其他优势来发展。

      全岛超过一半的人口尸位素餐,僧众不过是没有生产能力的消费者。他们午夜即起,在庙里做数小时的早课,但世界和世界上的住民冰没有从他们的念诵中获益,他们不再是为世界活着,因为他们别无奉献。--他们活着,事实上却与死去毫无分别。

      至于同这个岛屿相关的农业也等同于荒废。对家禽畜养的禁忌降低了农业人口的积极性和劳动效率。同时也禁绝了可能由此获得的更多的经济利益。

        尽管耕地在土地总面积中比例并不是很大,但土壤结构却非常合理。却也并不是所有耕地都业已完全开垦。囿于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当一块土地由一个老和尚传给一群徒子徒孙的时候,土地如何使用往往使后辈的意见无法统一。而与其讨论土地上也已长出了什么,他们更倾向于任其自生自灭,因此大量耕地是荒芜的。

        在那部分也已开垦的耕地上,农民恪守着祖先留下来的耕种原则、种类组合与分布。茶叶总是种在山顶上,因为他们确曾未被移栽到其他山上过。岛上缺少竹林,沙漠化的土地上代之以种植花生。诚然土壤与气候对桃、杏、梨之类水果的生长极为有利,却种植乏人。多数山顶需要重新造林。

        此外贸易似乎也实属多余。大海中部有个渔场,捕捞作业却从未开展过,因为买卖鱼类是非法的。山上有大量的百合花的鳞茎,但他们也从未想过要卖掉赚钱。

        这个岛几近沉沦,因为进口远远大于出口。现时主要的贸易是观光业,去那里最多的是虔诚的信众。传说四月是佛祖的生日,而七月是佛祖得道的日子,因此这两个月是寺庙乃至全山最繁忙的时刻。而七八月间来此避暑的游客又带来了夏季的忙碌。普陀山必须重新规划,但他们需要先发展起来,并将这个岛好好利用。岛上的居民需要将资源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利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