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父母总是把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殷勤期盼的最终模样。

1: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来,上一辈没读到书,全部寄托在下一辈上

试想一下母亲十月怀胎把你生下来,正是因为自己吃过了许多苦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因此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辈上。

2:孩子是手上的宝,是自己未来的依靠

几十年后当你逐步老去,你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了!小时候含辛茹苦的教育跟无微不至的照料,心想等你有出息了,自己未来也有一个依靠。

3:日后能有大成就,脸上也有光

很多父母都爱面子,比如说作为自己的孩子高考取得了什么成就。他日面对左邻右舍也倍有面子,脸上也有光。

4:小时候的打骂责罚是对你更好的爱护

小时候你的父母经常打骂你不是故意针对你,首先自己犯了错误要勇于承担。今天打你,是为了让你长记性日后不走向企图。

5:你们开心,作为父母也开心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你们开心的同时父母也会开心。孩子作为下一辈,正是父母辛苦在温室里培育的花朵,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第2个回答  2022-08-12
中国的父母之所以会把期待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从某种程度上,是把自己对某些具象事情上的期望延续到了孩子身上。比如,妈妈一直有一个音乐梦,当她有了孩子,她会引导自己的孩子往音乐这个方向走。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期望,还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期望,而这一切的期望都是基于攀比趋势下,自己被超越的无奈,所以她才把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弥补自己的某种不足。目前社会的普遍现状就是鸡娃,本质上来说是攀比,指的是我们的教育观念里面攀比太多,用现在的网络词语来说就是:卷!太卷了。有个笑话这么讲: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生个蛋出来让这个蛋做。在窝里下个蛋,孵出一只小鸡,天天言语刺激小鸡,盼着小鸡学着凤凰的模样涅槃。这大概是最容易的方式,有句话挺好,孩子是一切欲望的载体,自己曾经做不到的,都成为了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愿望实现不了的,总希望后代能为自己实现。其实,你期望孩子是什么样,你就需要成为什么样。如果你期望孩子是一个乐于思考的人,那你就应该有耐心,并且也乐于思考。而不是只关心和钱有关的话题,只关心眼前的一点小事。要有规划,要有目标,学会思考。如果你期望孩子是一个爱学习的人,那你就应该是个爱学习的人。有时间的时候,就学习,而不是享乐。如果你期望孩子是一个爱运动的人,那你就应该是个爱运动的人。如果你每天都躺在沙发上,孩子难道一个人跑出去运动吗?你咋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所以,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进步、比自己优秀。一旦孩子表现不尽人意,父母们就会焦急不已。父母们甚至都急切的就像是自己不如意一样,整天忧心忡忡。这就是当代很多妈妈们的心事。一代代的期望,又一代代的落空。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我是认为父母的整体素质达不到期望所需求的高度。靠那种空乏的,大而化之的普遍道理基本没用的。孩子小会接受那套,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维逻辑,那套就没用了。父母自己躺平了,却要求孩子上进。类似父母说谎,却要求孩子不说谎,久而久之,孩子就没认同感了。作为父母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以身作则!其实也不能总怪父母,动不动就中国的父母怎样怎样.....
第3个回答  2022-08-12
很多父母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虽然在我们这里家庭的观念可能比很多地方都更加重。
首先,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是因为父母的无能。因为父母有一些方面没有做好来,或者是没有成就一番事业,那么他们就更加愿意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第二,父母的付出并不是不求回报的。当面也希望有回报,希望自己晚年的时候能够过上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能够母慈子孝。希望能够子女们成就一番事业,面上有光。
第三,父母的付出和他的期望是成正比的。父母的付出越多,那么他的期望也越高,因为他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孩子还不能成功,那么他就会把抱怨放在孩子的身上。
最后,父母的付出比较少,相对来讲,他的期望值也比较低。这也是很多国家一些孩子,他能够独立性更好,能够自主地去安排自己的事业或者是安排好自己的目标。
所以这是一个传统的观念和现实的差距的一个碰撞,很多父母可能以后也会逐渐转变自己的观念。同时,很多父母也会降低自己的期待值,降低自己的付出。
第4个回答  2022-08-12

大多数父母把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主要原因在于弥补他们过去无法挽回的遗憾,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替自己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任务或者梦想,但是就因为这样其实已经伤害了孩子,每个人都有追求事情梦想的权利,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压给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心里负担越来越重。

第一:父母想让孩子完成遗憾

大多数父母教育水平可能不是特别高,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能会由于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只要求自己孩子拼命的读书,拼命的做作业,从来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以及想法,每天在他们脑子里只是想着如何让自己孩子能考上高校,因此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明明孩子都这么累了,但是父母从来都不会去真正体谅自己的孩子的辛苦,总觉得考上了清华北大和一本大学就是非常厉害的,可能这种做法确实有效,但是换来最后的可能就是孩子内心精神的崩溃,要知道孩子的快乐,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健康,是时间和金钱换不来的,所以在他童年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于孩子内心健康的成长,不然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可能就已经为时已晚,大多数父母总是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替自己完成自己的梦想,完全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把孩子当成机器一样使唤,从来不会去在乎孩子的感受,只是因为这种父母根本对孩子没有感情的,这种父母是自私自利的,根本不拿自己孩子当成心肝宝贝一样去对待,所以到最后可能换来的就是孩子的痛苦以及父母的悲伤,我们始终要明白,孩子是用来教育的,而不是用来强迫的,这样只会让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没有自由,换来的是孩子不健康的一生,对父母来说这是一种罪过。

第二:总是喜欢去攀比别人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从来不会在我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多的是以他们自己的角度去教育我们。总是拿别人来贬低我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来刺激我们学习,但是这种方法恰恰相反不仅没有鼓励我们,反而让我们心里有一种很大的落差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有些人可能从小就很聪明所以读书学习都特别优秀。所以每次考试都非常的厉害,考到前十名左右,但是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平庸,要靠后天的努力以及学习也就只能进前100名,有些东西是不能去攀比的,因为攀比会让一个人的内心产生极大的自卑感以及落差感,对于孩子前进以及有动力是非常不利的,不管对方如何的优秀,但都并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善待自己的孩子,不管自己孩子如何的差劲,但是作为父母一定要多一些鼓励。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动力的源泉,会给孩子更多的精神上的鼓励,给他们。努力去学习。将来可能会变得更加的优秀,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去攀比别人,因为这是一种非常打击孩子信心的行为,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多给孩子一些支持,要让孩子学会去调整心态,最后以最佳的状态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这才是最快乐的时刻。

我们的父母总是喜欢把他们为没有完成的想和遗憾寄托在我们身上,强迫我们努力学习,但是从来不会顾及我们的内心感受,而且总是喜欢去攀比别人,从而打击到自己内心,这其实都是父母不在乎我们的感受,更多的是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换位思考,去关心自己的孩子,关心自己孩子内心的成长健康。

第5个回答  2022-08-12
中国的家长,最喜欢把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尤其是自己没出息,不能实现的愿望,希望孩子能争口气,好好替自己实现。
尤其是贫穷的家庭,更可怕,希望通过多生几个孩子,来增加将来总有个孩子能有出息的概率。
实际上,家长自己都如果没什么出息的话,孩子大概率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会打洞,孩子一生下来,周围的环境是由父母决定的,谁来带,吃什么,玩什么,将来上什么样的小学、初中,基本上也是由家庭的实力决定的。
孩子能否有出息,主要靠教育,越有钱的家庭,能够给到孩子的教育资源越多越好。
我之前办过辅导班,小学、初中的孩子都带过,我们的收费已经是很低了,依然来上辅导班的孩子,家里至少也是开餐馆的。
因为收费很便宜,有些家长过来,怕我们带不好孩子,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家长,家里是开工厂的。
第一次来辅导班的时候,本来收费便宜,那位家长不太放心,好在孩子体验了一天之后,哭着喊着要来我们这。
第二天那位家长就过来交学费,别的家长只见过讨价还价的,这位家长的第一句话是:老师,你能否多给我孩子些关心,钱不是问题,我可以多付几倍的学费。
当时我的回答是:每个孩子过来,我们都会认真负责的,一样的对待。
然后他直接拿出一大叠钱,说希望能更好的教育好自己的这个孩子,不接的话,他又不放心,接的话,怕其他的家长说老师偏心。
当时想了下之后,决定就收双倍的学费吧,主要是让他放心点,其他的钱让他收回去。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都是一样对待的,我的要求依然是,老师必须对每个学生都认真负责。
所以教他孩子的老师,根本都不知道教的孩子,哪个家长付的钱多,哪个家长付的钱少。
这位家长,真的很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我记得在6月份的时候,杨梅出来了,端午节快到了,这位家长,专门提了一篮子的杨梅过来,表示对老师们的感谢。
还经常来接送孩子的时候,想要请我们老师一起吃饭,表示下感谢。有钱人家庭,除了极少暴富起来的,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重金投入也在所不惜。
家长想要孩子将来有出息,与其把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不如多想想自己怎么去努力奋斗,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让孩子能够快乐成长。
穷人家的孩子容易自卑,一方面是家长不会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拥有完善的人格,另一方面是和同龄孩子的对比,吃穿住行都不如人,怎能心理不产生落差。
希望孩子将来过得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让自己过得好,都别指望孩子,更不要望子成龙。
孩子能健康长大就好,其他的还是自己好好奋斗吧,即使奋斗不出大的名堂出来,至少也能稍稍提高下孩子的起跑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