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月记的阅读理解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8

  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也多。提高语文阅读题的方法是多读多练。我在这里整理了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文与题目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月白如昼。沙①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面环水。余系船其下,尽却②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③;月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④。瑶台、广寒⑤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⑥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选自张孝祥《观月记》,有删节

  注:①沙:指金沙堆,是处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的小岛。②尽却:使……全部退去。③夺:争。④体寒目眩:顿感凉意,似觉眼花,像到了仙境。⑤瑶台、广寒:传说中的仙境。⑥止耳:而已,罢了。

  【练习题】

  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若空游无所依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当亦如是而止耳 问今是何世

  D.虽未尝身至其地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来源:]

  9.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其境过清

  A.扶苏以数谏故 B.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咨臣以当世之事

  10.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记叙了作者伐竹取道,游览小石潭的见闻和感受。

  B.乙文段记叙了作者中秋之夜,攀登金沙堆临水赏月的所见所感。

  C.甲、乙两文段都是寄情山水的游记。

  D.甲、乙两文段通篇都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阅读答案】

  8.D

  9.A

  10.D

  《观月记》重点词语释义:

  1、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

  2、临水胜: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

  3、观:观赏。

  4、宜:适宜,应当。

  5、去:距离。

  6、盖:句首语气词,表示假设,推测。之:指代有中秋月而又近水的城郭宫室。

  7、若夫……则……:“如果不是……那么……”。或者“要么……要么……”。

  8、诚:果真。

  9、独行以夜:在黑夜中独行;“以”:于。之:往。

  10、蕲qí:通“祈”,求。

  11、玩:欣赏。

  12、“其具”句:大概具备了这四个好的条件吧?其:语气词,大概。四美:指上文所说赏月最理想的四个条件:中秋月,临水之观,独往,去人远。

  13、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日。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东北。

  14、天无纤xiān云: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15、沙:指金沙堆。当……之中:处在……之间。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16、“四环”二句:谓金沙堆四周环绕的水域,距离近的都还有几百里宽。

  17、尽却:全部退去。却,退。童隶:书童仆役。

  18、正黄:纯黄,指没有杂色。

  19、与月相夺:和月光争辉。

  20、激射:喷射。

  21、目眩xuàn:眼花。

  22、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广寒宫:即月宫。

  23、身:亲自。

  24、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25、于是:在这里。备:齐全,完备。

  本次整理就到这里啦,祝大家在考试中金榜题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