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已经涨到280元了,一直要涨到什么时候为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新农合启动之年2002年的缴费金额为10元,2021年的缴费金额已涨到280元,涨幅高达2700%,这个涨幅实在是非常之惊人,缴费压力从当初的“轻飘飘”,变成了现在的“沉甸甸”

农村的农民,对于新农合缴费金额的高速持续增长,显得非常之无奈。

虽然无奈,但是农民还是不要想得太多了,还是尽自己最大可能及时缴费吧,不要总是耗着了,要不然集中缴费期就要过去了,说不定对于2021年的报销就会产生某种影响。

新农合缴费金额的增长速度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那就是其速度非常之快。

2001年北京的月 社会 平均工资为1507元,2019年北京的月 社会 平均工资为9910元,增长幅度为558%。

2700%对比558%,那完全不是在一个量级上。这种对比虽然并不科学,并不准确,并不有效,但也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新农合缴费金额的增长速度的确是在高速路上行使,就是想“刹车”,恐怕也无法“刹车”了,顶多也就是缓一缓而已

虽然面向农村农民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已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但是在实质上并无什么大的变化,况且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主要参保对象又主要是农村的农民,占比高达90%以上,所以缴费金额的风吹草动,对于生活还未小康甚至还相对困难的农民来说非常之敏感。

就在新农合缴费金额增加的同时,国家对于其补贴也在同步提高,这也的确是事实,并且幅度已经不小了,但是 作为缴费对象的农民对于这种补贴似乎并感不到什么,甚至认为跟若干年前相比并无变化

尽管我们也作出了这样那样的解读,但是农民对于补贴的认识似乎还是停留在一个非常之低的层级上,因为 农民更为看重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平时的实际效果

可是,这种平时的实际效果似乎并不令其满意,甚至还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并且 这样那样的毛病多年来如一日,并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他们对于此的满意度不高

这边的满意度不高,甚至还非常之低;可是,那边的缴费金额却在快速增长,乃至到了某种无法承受的地步,满意度肯定会随之下降。

有新农合缴费金额的快速增长,想到了新农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非常之缓慢地增加,仅从 2018年1月的88元增加到2020年7月的93元 ,中央参政不动,地方财政也不动,增加金额也就可想而知了。

2017年的时候,北京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增加了两次,每次都是50元;2018年和2019年的增加幅度都是95元;2020年却骤降至20元,幅度之大从未有过。

没错,今年又涨了30元,预计会每年上涨。

新农合已经涨到280元了,一直要涨到什么时候为止呢?

你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你说的新农合,是旧名字了,现在已经升级换代为城乡居民医保了。

今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确实又涨了30元,从250元涨到了280元,同时财政补助也涨了30元,达到了550元。

这些年城乡居民医保一直涨价,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保持每年上涨的节奏。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是提高医保待遇的需要。缴费高了,基金池里钱变多,报销待遇才可能水涨船高。

尤其是现在城乡居民医保取消个人账户,同时推进门诊统筹,提高门诊报销待遇,比如增加了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门诊报销50%的待遇,待遇提高了,支出增加了,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收入来补充,俗话说得好,羊毛出在羊身上。

好在,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是小头,财政补助才是大头,财政补助也在同步上涨。

另外,物价上涨,医疗成本上涨,而且人均寿命延长,看病就医需求和次数增加,医保基金支出也会增加,客观上也是需要增加缴费的。

当然,希望能放缓一下上涨节奏,比如可以两三年调整一次。毕竟有的农民朋友一家子四五口人要缴费1000多元,这也是不小的压力。

支持的点赞!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

一家六口,每人280,总的要1680元,快赶上我一个月的工资了

问:新农合已经涨到280元了,一直要涨到什么时候为止?

现在不叫新农合了,改了,叫城乡居民医保了,听这名字可能是和城里人一样的医保统一了,待遇没一样医保先一样了。低收入的人也交着高收入的医保。

如果是新农合,有可能还停留在二百之内的水平上,改成城乡居民医保,就涨到二百八,估计不会停止,明年应该还得涨,因为是城乡居民医保,就要向城市看齐。

可是,不管怎么说,也得交,因为交了医保才能保证得了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大病不会人财两空的败家,如果不交,万一那几十万的大病找上门来呢?

还有,十五年都交了,也没得病,你今年空了不交,就等于十五年都放弃了,大病找上门来,还是败家,十五年的就白交了付之东流了,怎么办?交吧,涨也得交,不能让那十五年的努力白费了,从牙缝里省省就出来了。比如每天炒菜少放半两油和半两盐,三百六十天也能省个差不多。

老百姓过日子,平安就好,而平安,就须医保做保障。

新农合2019年之前已经全部并入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实际上是国家统一医保待遇,统一城乡待遇的一种体现。毕竟让农民参保缴费也能享受城镇居民报销比例,这也是公平的一种 社会 保障表现形式。

根据国家医保局《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最低标准由250元上涨至280元。其实新农合2002年实践的时候,最初个人缴费钱数只有10元。有些地方的最低缴费标准动辄三四百元,甚至七八百元。很多人觉得不理解,钱数这么高缴不起费怎么办?

其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的设计国家实在是操碎了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不仅仅参保人员自己缴费,还有国家的大量补贴。2020年尽管个人缴费标准不低于280元,上涨了30元;国家补贴标准同样也上涨了30元,达到补贴不低于550元,大约是个人缴费的两倍。而且并不仅如此,对于城乡低保家庭,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负担部分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至少有4,000万城乡居民获益。

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高达10.25亿人,但是筹资标准只有8451亿元,人均只有824元。相同情况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人数高达3.29亿人,筹资标准却高达14883亿元,人均筹资标准4523元,是城乡居民医保的5.4倍。

即使 城乡居民医保 筹资标准低,其医保待遇也不见得比职工医保低多少。医保报销的药品目录、诊疗目录、设施目录是全国统一的,只要符合范围内的就医内容都会被纳入医保报销,只不过是报销比例高低而已。2019年我国职工医保全国平均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是85.8%,居民医保却是68.8%(2020年还将提升到70%),支付比例只差17%,而筹资标准却差好几倍呢。职工医保住院实际支付比例是75.6%,居民医保也高达59.7%,相差只有15.9%。

另外,近年来国家还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不断提升大病医保的报销比例,将大病医保起付线提升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支付比例提高到60%。这一系列的高待遇,都需要很高的医保支出予以承担。

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支出8128亿元,当期结余只有322亿元,累计结余是5061亿元,再加上各地收支的不平衡,医保基金收支还是非常紧张的。特别是2020年,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国家迅速将有关医保报销范围内容予以调整,对于新冠病毒患病的患者治疗实施医保报销 政府救助双重处理标准,相较而言今年的医保支出也将大幅增加。

下一步,国家推动的长期护理保险也在试点,城乡居民医保肯定也会纳入有关护理范围。

所以,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虽然在不断上升,但主要也是伴随着医保待遇的上升而言,我们的医保基金并没有多少结余。国家也在加强医保行业的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有效避免欺诈骗保行为,还请大家放心。相信未来,我们的医保待遇会越来越好,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大家的负担也越来越轻。

新农合已经涨到280元了,一直要涨到什么时候为止?

新农业费用的增加,也是依据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而逐步提升的。原因就在于,报销的费用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高,报销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如果再不调整新农合相关费用,政府财政将无力承受,最终会因为入不敷出而使得新农业无法正常运转下去,最终受损的还是广大农民。

也正因为如此,广大农民一定要理解新农合的作用,理解提高新农合缴费金额的依据,这决不是不关心农民,而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农村合作医疗,更好地保护广大农民利益,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公费医疗,享受医疗保障,享受平等的资源。特别是大病,如果没有新农合,就会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盆现象。所以,一定要理解并支持,共同把新农合工作抓好。

应该说新农合的参保费用还会继续涨下去。

新农合的参保费用的上涨原因也并不复杂。

第一、最初的参保费用的偏低,这有可能出于用低费用来吸引更多的农村群众来参与,新农合也是一种保险,只有更多的人参与才能保证资金的永续使用。一开始的价格偏低也可能是成本计算的失误,低估了医疗成本。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项目尽快上马,而故意低估了成本。

第二、物价上涨,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央行信用放水的结果必然是物价上涨,而医疗产业作为研发成本很高的行业(购买专利授权费用更高),价格的上涨速度还要快于一般的商品,这也使得参保费用必须随之上涨。

第三、新农合的行政费用偏高,国家对新农合的财政补贴并不是全部用于医保报销,还有一部分是用于相应的行政费用的,特别是随着项目运行时间的持续,行政成本也必然水涨船高,越来越多,须知行政成本基本都是只能上升不能下降的。

新农合与城镇医保相比本身的优势就只有参保费用比较低,但在报销上却有很大的劣势,也就是去越好的医院看病,报销比例越低。这与农村“小病考挺,大病去大医院”的基本情况就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最后,新农合参保费用的上涨必然会使一部分已经参保的人弃保,但新农合毕竟是农村大病的一重保障,一人一年几百块钱的费用和得病后可能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费用相比,参保还是合理的选择。

预计明年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应该不会涨价了,但是2022年以及之后还是会涨的,不过涨的幅度会小一点。(当年缴纳的医保其实是下一年的,但一般以缴纳时所在的年份进行表述)

今年医保涨价确实有点意外

医保缴费已经连续几年上涨了,而且涨的幅度不小,以河南城镇医保为例,2017年是180元,2018年是220元,2019年250元,2020年是280元,从2017年到2020年,三年涨了55.6%,而河南新农合三年涨幅更高,2017年是150元,2020年则达到了280元,涨幅高达86.7%.前几年医保缴费上涨老百姓还可以接收员,今年由去年250元涨到280元确实有点意外,因为今年新冠疫情造成经济形势不好、居民收入不稳。按照大多数人的原先预测,今年医保不会涨价,结果涨了比去年涨了30元,年涨幅高达12%,着实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今年医保涨价的原因

在经济形势不好、居民收入不稳的情况下医保仍旧上涨了30元,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新冠疫情导致医保支出较往年大幅增加;

二是疾病医保平均支出增加,主要是药物、医疗服务等价格上涨造成的,特别是医药价格上涨;

三是过度医疗形势继续恶化,所谓过度医疗,指的是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主要包括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还包括不该吃药的让吃药,不该住院的让住院,该住院5天的让住10天等等。过度医疗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医保的负担,使医保支出大幅增加;


四是老龄化继续加深,老年人更容易患病,从而增加医保支出;

五是医保账户投资收益较往年有所下降。

为何说明年2021年医保不会涨了

一是今年涨价30元老百姓意见很大,不仅因为近几年年年涨价,涨到幅度还很大,还包括今年疫情下很多人的收入出现了下降,医保缴费增加让很多人觉得增加了负担,部分人对今年医保涨价很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为此,明年为了安抚部分老百姓的不满情绪,相信很多地方的医保应该不会涨价了;

二是医保局集中采购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使医药和医械支出大幅下降,比如心脏支架由几万元降到了几百元甚至几十元,这必然会使医保支出下降,减轻医保账户的压力;

三是随着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医保账户收益肯定会增加。

总结

考虑到通货膨胀,老龄化继续加重,以及老百姓对高质量医疗的追求,2022年及以后医保缴费仍旧会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不会像近几年这么快。

您怎么看今年医保涨价30元?您认为明年还会涨吗?

看完病报销时,总嫌报的比例少;缴纳相关保险时总想着少交再少交,心情可以理解,谁都想着少交或者不交医保还能就医看病。可当前的形势不允许这样,那就遵循国家规定!

企业职工每个月的医保费用比起农民的医保缴费都多,他们很多人一个月扣除的比农民一个一年的都多,如果这么想问题,职工医保岂不更觉得吃亏?

新农合已经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统称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城乡医保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因为一年一度的居民医保缴费又开始了。之所以每到医保缴费这么受人们关注就是因为这几年居民医保年年涨,人们对此都连声抱怨。2021年的居民医保征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今年我所在的河北省的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标准是280元/人。 很多人都在问: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到底涨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我认为近几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金额还将会持续上涨。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行的是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我们缴纳2021年的医保费用为280元政府补助的金额不低于550元每人,相当于我们每人至少缴纳了830元的医保费用。这么看来我们只缴纳了医保费用的1/3而已。

医疗保险都是执行的现收现付制度,收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换个思路来想问题,缴费标准的提高,直接会使医疗基金内金额增加,用于居民看病报销的费用也就增加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提高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

河北省石家庄市12月最新公布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来看,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是不断在提高的,具体如下:

参保人在辖区内县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的起付线和支付比例为:

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每次起付线为100元,支付比例为92%;

县域二级医疗机构每次起付线为400元,支付比例为80%。

参保人在市区就医:

一级医疗机构,每次起付线为200元,支付比例为90%;

二级医疗机构,每次起付线为800元,支付比例为75%;

市属三级医疗机构每次起付线为1000元,支付比例为65%;

省属三级医疗机构每次起付线为1500元,支付比例为60%

不仅如此,而且城乡居民医保增加了大病专项医疗保险,居民医保的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采取阶梯式的报销政策,花的越多,报销比例也就越高。切实解决居民看不起病的难题。

医疗保险看似是缴费金额年年在增长,实则是报销比例越来越高。医保基金账户中都没有钱,政府拿什么来给居民进行报销,这项费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虽说如此还是希望大家都不要用到这笔钱,毕竟有一个 健康 的体魄比什么都重要。

还有农民因为挣钱不容易,在面对逐年上涨的医保费用时会会萌生断交的想法。我在这项劝告有断交医保想法的人们几句话。首先谁都不能预测自己哪天会生病,城乡居民医保是最最基本的医疗保险,应该选择缴纳。其次,虽然居民医保的费用年年上涨,但是其实都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不要舍不得这几个小钱,最后因小失大。

最后我也想为农民们说句话,希望居民医保的费用不要再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不要将这项收费变成农民的负担。同时还希望在参保费用上涨的同时,可以将报销的比例再进行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