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间沟通很重要,双方要避开语言暴力的危害,爱是取暖不是放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在我们每个人地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非常温暖的地方,那里阳光明媚、安宁平和、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当我们漂泊的心无所依靠的时候、当我们沮丧消沉感觉人生失败的时候、当我们披荆斩棘浑身布满伤痕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来这里疗伤、倾诉、取暖,这个美好的地方便是家。

家的构成很简单,父母和孩子,有些家庭成员还包括祖父母以及其他的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亲属。众多的数据显示: 维系一种亲情关系最直接的方式不是血缘,而是语言和沟通,好的沟通好的语言可以让家人离的很近;坏的沟通和语言可以伤人于无形之中

网上有很多人都在强调父母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其实反过来想一想,有些时候,孩子的语言暴力同样的会让父母崩溃甚至信仰崩塌。

小君是一位单亲妈妈,她家的儿子峰峰现在初中二年级,正是处于叛逆阶段。

跟大多数的家庭一样,小君家也面临着督导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也面临着孩子做事磨蹭、犯懒、没有时间观念的问题。因为这些坏习惯,小君只要儿子在家便不由自主的开始唠叨,似乎这样峰峰就能记在心里,然后悄悄地改正了一样。

而峰峰呢,跟大多数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他们冲动、敏感、易怒、有时候很伤人。

面对唠唠叨叨的妈妈,要么直接来一句:“好,知道了……”,要么就干脆直接反驳:“妈妈,你能不能不要唠叨叨我,很烦的”,要么直接将妈妈的话当耳旁风,家长在那边说得挺带感情,他这里已经戴着耳机听着欢快的音乐乐翻了天了。

逐渐的小君的脾气也很暴躁,一看到儿子这样无所谓的态度便大发雷霆,有时候有些口不择言。次数多了峰峰也开始反驳,甚至跟妈妈针尖对麦芒的争吵,两人说话的声音分贝数直接飙升,母子之间有时就像仇人一样。

有次午饭前,小君习惯性地对儿子说“峰峰,赶紧收拾一下桌子,咱们要吃饭啦”

峰峰则是“嗯”了一声没有动弹,小君又催了一次,结果峰峰还是老样子,双手死死地盯着手机,第三次的时候小君便开启唠叨模式“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懒?妈妈催了几次了你不动?……”

结果峰峰来了一句:“我就不干怎么了?气死你!”小君一听气的直发抖,整个世界都崩溃了。

亲情在医学生理上来说是世界上最近的关系,但是不是唯一的不可改的关系。如果语言沟通得当亲情是互相取暖;如果语言不当亲情是互相放冷箭。

那么,怎样避免亲子之间的语言暴力呢?

人们将声音的分贝分为了几个阶段:

1.静悄悄(小于20分贝之下)

2.夜晚适合睡眠(20-30分贝)

3.情人喃喃细语(30-40分贝)

4.正常舒适交谈(40-60分贝)

5.吵闹声音范围(60-70分贝)

6.噪音损伤听力(70-100分贝)

7.噪音失聪阶段(大于100分贝)

由此可以看出, 最舒适的适合交谈的声音大概是40-60分贝之间,所以家人互相交谈沟通尽量不要高于60分贝 。心平气也和,轻声语便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总是处于舒适的声音中,他们的内心便是平和的愉悦的。

语言暴力是无形的武器,不仅伤人身体而且伤人精神力,有时候会使人丧失信心甚至丧失或者的勇气。家人是亲人不是敌人,所以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毁人心智的语言。

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说: “语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样,会立刻产生伤害,但语言暴力,就像是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狠狠拉上一道,这个伤口,有些人一辈子都好不了。”

理解和支持是一个人前进道路上最好的良药,家人也是一样。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更好的相互依偎相互取暖。

所以一家人要想团结有凝聚力,除了语言上沟通还要从内心里真正做到理解对方。

家庭成员在说话之前,要先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想想我这样说话对方会不会伤心会不会难过。 换位思考的时间便是让所有人都冷静的时间,这个时间难能可贵。

育儿 寄语一句话: 家长在亲子沟通中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家庭的语言暴力都来自于成人,当然也有极少数的来自于孩子。无论是哪位家庭成员,请避免使用语言暴力,最亲的人伤害也是最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