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动目标
1. 观察刀的主要特征,用撕纸的方法表现刀的造型
2. 通过转换撕贴作品的角度并根据刀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作,表现自己的独特的想法
3. 能用一段话表述作品画面的内容
二、活动准备
1. ppt
2. 彩色纸、白纸若干,勾线笔
3. 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图片观察,回忆刀的结构
师:小朋友来看看这是什么?(对,这是一把厨房用的菜刀)这把刀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师:看看这部分是刀的什么部位?(刀身)刀身下面拿来切东西的叫什么呢?(刀刃)那这部分叫什么?(刀柄)所以刀是由刀身、刀柄两部分组成
师:除了这把刀,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刀呢?
(二)出示多种形状的刀,观察比较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很多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把刀是像什么?它的刀身是怎么样的?
师:那么这把刀的刀身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师:前面两把刀身都不一样,我们再来看看接下去这把是怎么样的?形状像什么?我还有最后一把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把刀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小结:原来我们刀身有各种形状,不同的刀身用法也不一样。今天李老师想请小朋友用纸来撕一撕你想要的刀
(三)教师示范撕纸步骤,幼儿仔细观察
师:我先从它的刀身开始撕,然后慢慢的把刀柄撕出来,(注意转弯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慢慢的)再撕上去,然后我的刀刃撕出来跟开始的那条线合在一起,这样我的一把刀就出来了
师:接下来请你们来撕一撕自己喜欢的刀,先来说说你要撕什么形状的刀?
(四)幼儿撕纸,师巡回指导
撕纸要求:1.椅子不动回自己的位置用桌上的白纸撕出你想要的刀,然后把垃圾扔到你前面的小垃圾桶里
2.先想好你要撕什么样的刀,再轻轻地慢慢的撕下来
2.拿着你撕好的刀坐到前面,我待会选坐的最好的小朋友的刀放在我的kt板上展示
(五)展示幼儿撕纸刀作品,启发想象
师:我先来介绍下我的刀,我这把刀的刀身是水滴形状的,刀刃特别锋利,它还能切水果呢,好,谁也能像我这样介绍下自己的刀?
师:你们的刀长得都很奇特,那我们来给它们变魔术看看,能变成什么?(选一幼儿的刀转换角度,启发想象)
师:我这样的刀能变成什么?可以添加什么?
(六)幼儿创作作画,师巡回指导
作画要求:1.每个人拿自己的刀用双面胶贴在彩色纸上转一转想一想,它能变成什么,需要添加些什么
2.听到琴声,小椅子端前来把你的作品交给我,一起跟大家分享你的画面内容
(七)展示完整作品,互动评价
师:请你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你把这把刀变成了什么?
师:你喜欢这些作品里哪一副?为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撕的都是刀身的形状发生变化,其实刀柄也是有很多的造型的,那么下次我们一起再来撕撕刀身和刀柄都很奇特的刀,也请你们回去继续观察发现看看生活中还有那些奇特的刀。
活动背景: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广告,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影响着孩子。
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中将“做广告”作为一次集体活动,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在大班孩子临近毕业之时,运用“做广告”这一形式来为自己的毕业典礼做宣传,使广告活动更具体、更有趣而有意义。
活动要求:
1.了解广告的多种形式及用途。
2.尝试为毕业典礼做广告,体验做广告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成长快乐》的多种广告形式。
2.资料库:关于毕业典礼活动涉及的字、校名、地址、时间等。
3.记号笔。
4.音乐《欢乐颂》,广告衫、广告纸、名片、海报、横幅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经验再现。
(一)这两天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广告,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广告,说说你找的是什么广告?你是在哪里找到的?
活动中:
孩子们听到提问后,便忍不住争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广告,这时可以满足一下他们的需求,让他们自由交流一会儿。
师:你带来了什么广告?
幼1:我是在马路上走的时候,人家发给我妈妈的做美容的宣传单子。
师:哦,说得真好,是在马路上走的时候拿到的。
幼2:我说的是减肥广告。
追问:在哪里看到的?
幼:是在电视上看到的广告。
幼3:老师,我有一个广告,请大家猜一下是什么广告?
老师用鼓励的眼光邀请孩子,孩子说广告词……
——这里我用了三种形式让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广告:1.直接介绍。 2.说广告词让大家猜。 3.表演。
老师小结:哦’你们带来的广告真有趣。刚才我听到××介绍了一种产品的广告,我这里也找到了很多关于这个产品的广告,想看看吗?
(二)幼儿看老师准备的这种产品的各种广告。
——这里让孩子了解一个产品可以有各种广告形式。
活动中:
孩子们虽然收集到了各种广告,但对老师展示的一种产品的多种广告形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发出“哇”的惊叹声,并被深深地吸引了。(有扇子、笔、哨子、广告单的形式)
1.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多种形式的广告?
2.一种产品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广告?
小结:一个广告可以有很多种的表现方法。有静止的广告、移动的广告,有图文的广告、音像的广告。(顺便解释:什么Ⅱq图文?什么叫音像?)这些广告都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让大家关注广告上的物品或者事情。
二、请幼儿做广告。
(一)设置接电话场景,引出活动内容“为自己的毕业典礼做广告”。
活动中:
师:喂!你好,这里是××幼儿园。(停顿一会)是呀,我们大班是有一个毕业典礼o(停顿一会)什么时候?在哪里?(请幼儿一起说)
师:刚才有人来电话询问关于毕业典礼的事情,他们不知道时间和地点,也不知道有什么内容,怎样让大家都知道呢?
幼:那么我们也来做个广告吧。
追问:你们打算怎么为这次毕业典礼做广告?
(二)请幼儿为自己的毕业典礼做广告。
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商量,看看谁的广告最清楚、最吸引人,等会儿我们来个广告比赛。
活动中:
大班后阶段,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已经相当好,所以很快就组成了几个小组,自己选择材料开始活动。
有些小组先完成了,可以让孩子们想想怎样展示自己的广告,为后面的活动作准备,同时也让先完成的孩子有事可做。
三、成果展示:幼儿表演自己的广告。
(一)广告表演。
请客人老师做评委,如果客人老师觉得你们的广告做得好就举五角星牌,如果觉得这个广告看不懂或不太好就不举牌。看看哪个广告得到的五角星最多。
活动中:
孩子们的广告表演从广告词封广告展示,以及与同伴的合作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十分有趣,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以及个别孩子,在其中发挥的领导才能。
小结:你们做的广告可真棒,每一个都很有创意。
(二)宣传大家的广告。
提问:我们的广告怎样才能让其他人看到呢?
小结:我们把这些广告装饰一下,然后贴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毕业典礼,欢迎他们来参加我们的毕业典礼,来看我们精彩的表演。
反思与建议:
1.区角活动可设计小扇子、宣传单,让孩子们继续为自己的毕业典礼做广告。
2.举行一个广告表演比赛,进_二步发展孩子们的合作、语言及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故事《胖胖熊的礼物》、日历、熊玩偶、盒子、心型纽扣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三八妇女节:
1.教师出示挂历,询问今天是几月几日?(20xx年3月8日)2.师:那你们知道3月8日是个什么日子吗?(幼儿回答)
3.教师向幼儿介绍:3月8日是妇女节,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
4.提问:妇女节是谁的节日?哪些人可以过妇女节?(幼儿思考后回答)
5.教师小结:哪些人被称作妇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就被称为妇女。3月8日是妇女节,是老师、阿姨、奶奶、外婆们的节日,也是妈妈们的节日。
二.妈妈爱我,我爱她:
1.妈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爱妈妈呢?(给妈妈捶背、给妈妈拿拖鞋),对幼儿爱妈妈的行为设想给予肯定。
2.当幼儿说到要送妈妈礼物时,可引导幼儿讨论:送怎么样的礼物最合适?
三.倾听故事,学会爱妈妈:
1.(出示胖胖熊)教师讲述故事《胖胖熊的礼物》,幼儿倾听。
师:妇女节快来了,我们来听一个关于胖胖熊的故事,听听看它和它的妈妈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提问:(1)胖胖熊的秘密是什么?胖胖熊想用一块钱干什么?
(2)一开始它想打算送妈妈什么?可为什么没有送呢?
(3)胖胖熊只有一块钱,最后胖胖熊用一块钱买了什么?
(4)妈妈喜欢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熊妈妈不在乎礼物是什么,而在乎胖胖熊关心妈妈、爱妈妈的一片心意。
4.在听故事的基础上,请幼儿再次设想怎样爱妈妈,知道哪怕是一句好听的话、一次亲热的拥抱、一个甜甜的笑,都可以表达自己爱妈妈的情感。
三.情景创设: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老师扮演妈妈,请幼儿上台来向“妈妈”表达一下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教具: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1.教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
听清楚老师怎么说的了吗?
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的也来说一说。
2.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二、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三、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教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5.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1)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2)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3)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
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 加法应用题。
(4)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5.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一、设计意图:
数量短语的学习和运用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活动设计中运用了“百宝箱”、“造火车”等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量词短语: 如“×根香肠”、“ ×个面包”、“ ×包土豆片”等,丰富词汇;
2、能运用恰当的语气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故事读本;
3、进一步理解“贪吃”、“贪婪”的含义;
三、活动准备:
1、大书《贪吃的小猫》、音乐磁带、百宝箱一个;
2、字卡:几根香肠、几个小面包、几块巧克力、一瓶胡椒粉、几包土豆片等;
3、多媒体课件(小猫表情图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多媒体课件,谈话导入。
——请幼儿欣赏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猫的表情、动作、体态。
——师:“我们也上过一本关于小猫的读本,你们还记得是哪本书吗?”
(二)教师出示大书并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猫的表情、动作。
——师:“这本书里讲的是谁的故事?它跟在妈妈身后吃了哪些东西?它首先偷吃了什么?它是怎么吃的?接下来妈妈又买了什么?小猫吃完土豆片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呢?等等。”
——教师逐页展示大书,教师示范指读。
——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贪吃”、“贪婪”的含义。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只贪吃的小猫?你是怎么理解贪吃的?小朋友再想象一下小猫贪吃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师生共同指读。
(三)在音乐声中传阅小书,师生共同指读小书。
——幼儿分男女轮读小书;
——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引导幼儿带着任务读小书:仔细观察妈妈都买了哪些食物?仔细观察小猫由瘦到胖的体态变化。)
(四)游戏:“百宝箱”,复习读本中的数量短语。
——教师请小朋友在百宝箱里取一样东西,并用读本中学过的数量短语告诉大家:你拿到了什么东西?教师在小朋友拿到食物后出示字卡并请小朋友快速找到在哪一页,并请小朋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几个、几块、几包等数量短语来说。
(五)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这本书有趣吗?那我们把书带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把分享的过程录下来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欣赏。”
——请小朋友听音乐将书传上来。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他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不满足,加上父母长辈对他们的宠爱,他们要什么就会给他们什么,养成了他们一些贪婪、用不满足的坏习性。而绘本《獾的美餐》讲述的是:一只獾吃腻了苹果土豆和萝卜,想换换口味,吃点荤的。结果出去找了一圈什么都没吃到,还被马踢回到自己洞中,饥肠辘辘的獾想起洞里的苹果土豆和萝卜其实是不错的美味时,为时已晚!在体味绘本的诙谐幽默中明白了:当失去时,才懂得曾经拥有的珍贵!
一、活动目标:
了解画面特殊的设计及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内心活动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懂得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重点:根据人物表情猜测内心活动。
难点:根据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二、活动准备:
1、《獾的美餐》PPT、音频。
2、图书《獾的美餐》每人一本。
三、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阅读封面。
(1)、封面上有谁?它是什么表情?这表情表示什么意思?
(2)、角后面的小动物又是什么表情?它们和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此环节通过阅读封面猜测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为下面阅读图书做铺垫。)
2、共同阅读
PPT1师:獾的洞里铺着软软的稻草,还有许多的食物,可是看它的表情和拿萝卜的样子,它是什么意思呢?
PPT2谁来说一说这幅画?
PPT3獾遇到了谁?它们分别是什么表情?獾头上的三个小点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这幅画的内容。
PPT4獾抓到鼹鼠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獾和鼹鼠身边的长弧线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线条叫效果线,可以表示心情、动作、声音,你们画画时也可以用上效果线,这些线条会让你们的画更精彩。
PPT5鼹鼠哪里去了?同时獾又在做什么呢?
师小结:这一页和我们以前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左上角好像有书角卷起来了,这叫卷页,其实这里有两个故事,一个大故事,一个小故事,两个故事正同时发生。看懂了这些,那下面的故事就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说说了,讲的时候要把大图和小图的事情都讲出来。
(此环节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阅读,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开始,以及看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的的方法,为下面幼儿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3、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并和同伴说一说图书内容。
那么獾到底有没有抓住老鼠呢?幼儿自主阅读图书P12——————P31
(1)、大图中尼看到了獾又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2)、那小图里边又同时在发生着什么事呢?
(3)、最后一页的小动物在干嘛呢?它们嘴边的.小短线表示什么意思?
师小结:獾后来遇到了老鼠、兔子和马,它想吃它们结果都被它们机智的逃脱了,最后反而被马踢回到了自己的洞里,可是洞里的美食不见了,獾这才傻了,后悔了。
(此环节通过幼儿在自主阅读中的观察,猜想和讲述,理解了故事的大概内容,在和同伴老师的交流中,学习到了怎么样看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内容,给以后阅读类似的图书获得了经验。)
4、完整欣赏故事
(1)、獾吃到美餐了吗?为什么没吃到?
(2)、你喜欢獾吗?为什么?
小结:獾本来有好多的美食,而它却不满足,想去吃更好的的美餐,结果自己洞里的美餐反而让被它追着想吃它们的小动物给吃了,它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美餐。那我们小朋友如果你拥有了好多美食或玩具,你会像獾一样吗?
(此环节通过提问提升寓意,让幼儿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和幸福。)
活动反思:
一本图画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文图协奏的一门艺术。本活动在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后,利用"看"故事,"猜"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孩子们通过阅读图画、观察想象、猜想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獾的生活习性),还培养了读图、想象、表达、倾听、等各种能力,更习得积极愉快、饱满、幽默、尊重他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思维是非常积极活跃的,观察力、想象力都不错。只是可能过于陶醉于画面的观察上,而在语言表达上不是十分严谨,有点随心所欲。但是,我个人觉得无妨,我认为绘本活动不是语言活动,虽然也可以利用绘本来进行“语言”的教学,但是,我认为读一个故事更主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教育内容就够了,这正是为什么我一定要选择一个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能够接受的有教育意义的绘本的原因。在最后,如果我能够结合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没有珍惜自己班级里的东西来揭示故事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形象了,我想孩子们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也更能接受这个道理。
其实,这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这个故事也是有意义的,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们。很多人都这样,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让原本安逸的生活多了一分不安。如果我们懂得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顿“美餐”,那么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有滋有味的。
活动背景:
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动手操作,是幼儿最愿意干得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动手操作的恰当运用,将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我班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总愿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夹子,也是孩子们关注的物体,在 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 收集的夹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我们身边的夹子千姿百态、各有所用。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动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绚丽的花儿图卡、形象地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来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使整个过程紧紧相扣、环环相连。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复习9以内的加减。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花蕊图卡若干、动物卡人手一份(动物卡上面分别贴有9以内的加减算式),规律图表卡、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游戏:花儿变变变。(看算式,算得数,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加减,幼儿按得数在花蕊图卡上夹相同数量的夹子宝宝。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⒈幼儿自由给夹子宝宝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⒉请幼儿按要求给夹子宝宝有规律的排队,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夹子宝宝排序的。
四、幼儿游戏,复习9以内的加减,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动中我将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索。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目标和要求定位符合我们班孩子的发展需求,不足之处是准备的1元和2元的夹子数量应该再多一些,以便让孩子们探索出更多的三个数合起来是10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