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7-11
在民国以前,一块大洋(一两银子或一枚银元)的价值相当于800元人民币。民国时期(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一块大洋的价值降为400元人民币。解放后(1949年10月1日以后),其价值进一步降至200元人民币。
"大洋"通常指的是"袁大头",它是民国时期流通的一种银币,面值为1元。然而,那时的"1元"与现今的1元并不相同。据说,当时一枚袁大头能够购买500个包子,而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的开销仅需2枚袁大头。
由于大洋属于银币,它在收藏市场上备受青睐,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在市面上,最常见的三种品种是民国三年、九年和十年铸造的,价格一般在700至720元人民币之间。民国八年的存世量较少,市价约为1800元人民币。
大洋的基本属性包括重量约为27克,成色在90%左右。大洋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法属印支坐洋、日本龙洋、英国站洋、奥匈帝国"大奶妈"、清朝各种龙洋、民国时期的大头、小头、船洋、汉版等,甚至包括荷兰的2.5盾、法国/比利时的5法郎等。这些都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政府放任银币自由铸造、流通的结果。
来源:百度百科-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