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洞镇的美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池洞镇大坡芒尾铺一间叫食惯嘴店以经营粉皮为主。为了使自己的粉皮具有独特风味,店主苦心钻研,经过数年多次试验摸索,终于制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粉皮,以其嫩滑,软韧吸引八方食客。一位旅居马来亚侨胞,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记起儿时吃过河粉,便找到该店一吃为快,他说:可能是食惯嘴了,还是家乡的粉皮好吃!店主听了突然得到启示,他正想为自己的小店起名,就以“食惯嘴”作小店名了,由于粉佳店名有特点,小店生意越做越红火。
公路开通了,芒尾铺也过时了。但因为食惯嘴出名了,207国道池洞周村路段两旁的米粉店都挂食惯嘴的招牌。 在池洞镇龙耕村有占地面积10000多亩的荼子树,产出荼子所榨的油是纯天然的绿色植物油,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和防癌等作用。
10000多亩的荼子树开花时,给人一种赏花的机会。 信宜市池洞镇旺坡村是该镇一个较偏远的革命老区村。黄榄(橄榄)是该村重要的经济作物,每家每户都种有黄榄,且不少人靠黄榄发家致富,旺坡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黄榄村”。
黄榄果可生食或渍制;药用治喉头炎、咳血、烦渴、肠炎腹泻。核供雕刻,兼药用,治鱼骨鲠喉有效,种仁可食,亦可榨油,油用于制肥皂或作润滑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