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闽南话、客家话、赣语、吴语之类的汉族方言与其他方言差别那么大,还没被定义为语言?

粤语2008年已经被定义为语言了。根据语言的定义,口头上不能相通的语言就被定义为两种不同的语言。这几种方言的差异之大,远超过德语和英语的差别了。

第1个回答  2010-12-21
看看外国最大的百科-维基百科,西方学者是把你说的方言当做是与普通话平起平坐的一门语言,因为中国政治需要所以你举例的语言就被贬为方言。在西方,德国与荷兰交界处两地的人讲相似的话却被当做两个语言来看待。
第2个回答  2010-12-15
在语言学上早就是独立的语言了,只不过出于政治的考虑不会过于宣传

就像马来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几乎就是同一种语言,但是出于政治的考虑硬是分成了两种语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15
这条新闻是伪新闻,何来“定义”?,你可以找一找这条信息的源头。
六南(吴,粤,闽,客,赣,湘)都是语言的。
第4个回答  2010-12-15
汉语方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个方面的原因:
一、 社会原因
(一)人口的迁徙
原来居住在同一地方、使用同一语言的人,由于战乱、垦荒、戍边等原因向其他地方迁徙,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
汉语方言就是历史上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人向四周迁徙形成的。
在远古时期,汉语是在比今天小得多的范围内使用。当时汉族居住的中心是黄河流域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周围是使用非汉语的其他民族,这些民族主要有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到了周朝,汉语显然已扩散到边远的地区了。以后的几个世纪,说汉语的人一直向外扩展,渐渐分布到了今天这样广阔的地域。
汉族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人口迁徙。首先是北人南下,其次是东人西徙,最后是中心区向边疆移动。
先说北人南下。北方汉族向南的大迁徙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西晋末年至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陷入兵荒马乱之中。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汉族人开始扶老携幼纷纷向南迁徙。他们渡过淮河、长江,来到江西中部一带。第二次是唐代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黄巢起义的战火迫使河南西南部、安徽南部以及南迁江西的移民继续往南迁移,到达福建西部及江西南部一带。第三次是宋末元初,蒙古元人挥戈南下,北方人再一次向南迁徙。这次南下的人进入福建、广东、广西,甚至有人渡海来到海南岛、台湾。这三次主要是北人南下,把汉语带到了南方原来使用非汉语的地区。
再说东人西徙和中心区向边疆移动。明清两代,东部的人向西部的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等地迁徙;山东东部(胶东半岛)和河北的人向东三省迁徙(即闯关东),山西和陕西人向内蒙古迁徙(即走西口)。
由于汉族这几次大迁徙,汉语就从原来只使用于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一种语言变为今天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语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就此形成了。
(二)民族的接触
不同民族语言的接触,也会导致产生方言差异。
汉族在迁徙到新居住地之后,与原住民族相互接触,导致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最常见的是词语的借用。
例如,壮侗语言称“屋”或“家”为“栏”[ran2]。作为壮侗民族传统房屋的栏,是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屋内住人,屋下的空间养家畜。这种形式的房子被称为干栏式建筑。
在现代汉语的南方方言中,虽然没有把人住的房屋称为“栏”的,但牲畜的住处仍然沿用称为“栏”,如“牛栏”、“猪栏”。
又如,现代有些壮侗语言把集市称为“墟”,现代的粤语还是把集市称为“墟”的。
东北话把面包叫做“裂巴”,这是从俄语中借来的。
二、语言自身的原因
汉族带到新居住地的汉语,在各地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也是造成汉语方言差异的重要原因。

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官话方言、湘方言、吴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