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典故何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出处为《三国·魏·曹_·六代论》,原文如下:

三国时,魏国初立,魏帝曹丕广求治国良方,欲使魏国富强。大臣曹_上谏,求多招纳贤才,培己势力,此举以防若有事变,可立於不败之地。_犹喻曰:“泉乾则流尽,树腐则叶萎;枝茂者遮根,条凋者本孤。故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助之者多也。”力请魏帝纳众贤以固己也。

原文大体意思是,魏大臣曹_向魏帝曹丕建议,广泛招揽人才为我所用,扶植自己的势力,大力重用亲信,如此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像百足之虫那样有众多的渠道支撑着它,使它能屹立不倒。

扩展资料

清代曹雪芹在其《红楼梦》的第二回中写道:“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是指原指蜈蚣或马陆之多足虫类,虽断其体,亦能屹立不倒;后用来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仍然存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