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发现一个土洞,挖出千年宝藏,专家研究三年,揭开墓主之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3

1997年10月的一天,伊犁昭苏县波马农场的一位牧民阿卜在农场边上的土墩上发现了一个大洞,这个大洞里似乎有亮光在不停地闪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阿卜登上了土墩洞口察看究竟。图为:波马农场

原来在这个大土墩里面有一座古墓,古墓洞口不知何时已经被挖开一个大洞,一股霉味顺着风吹了出来,阿卜捏着鼻子走进了古墓。古墓里的棺椁已经朽烂,几具遗骸和马骨散落在墓中。在厚厚的浮土之中,隐约埋藏着一些发黄发红的物体。图为:牧民老汉

阿卜将这些东西从浮土里抠出拿到洞口一看,这才发现是镶嵌着红宝石的黄金器物。阿卜于是找来家人和邻居帮忙,从古墓中取出了不少金银器物。挖到宝的消息很快传遍村子,一些村民立刻将消息上报,当地很快就派出考古专家前来发掘。图为:千年古墓

考古工作很快展开,专家进入土墩墓里将古墓一一清理,更多的陪葬品被取了出来。最后,专家从古墓里取出了40多件造型精美、形制各异的金银器物,这些器物大多镶嵌着宝石,红宝石看上去非常耀眼。图为:镶红宝石金剑鞘

随后,专家对牧民等人挖到的金银器物进行了回收,总共收到20多件金银器物,出土宝物共60多件。经过专家研究,发现这座古墓大概1至5世纪,距今2000多年。由于古墓在波马农场被发现,因而被命名为“波马墓”。

波马墓出土的60多件金银器物,以金器最多。其中有镶红宝石黄金面具1个、镶红宝石带盖金罐1个、镶红玛瑙虎柄金杯子1个,镶红宝石金剑鞘多个、还有红宝石戒指5、6个、以及镶红宝石金杯1只等等,不一而足。图为:镶红宝石金面具

再者就是镶嵌红宝石的金盖罐,这个罐子高14厘米。重489克,盖子上有7朵宝相花,花蕊上有水滴形宝石,可惜宝石已经丢失。在宝相花的下边镶嵌着一圈凹槽,槽内的宝石也已经不见了踪影。虽然这个金罐子的宝石缺了不少,但也是一件精品。图为:镶红宝石金罐子

这些金银器中,最金碧辉煌的当属一件镶红玛瑙虎柄金杯,这个杯子高16厘米,重达752克,由纯金制成,通体压出菱形纹,每个菱形纹路内有一颗椭圆形红宝石。杯子的柄为纯金猛虎,猛虎身上刻着虎斑纹,显得凶猛异常。图为:镶红玛瑙虎柄金杯

他出土的金戒指、镶嵌红宝石的金剑鞘、掐丝金带等等,也都件件精美,样样华贵。如此耀眼宝物,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专家看着这些少见的精美器物,无不啧啧称赞。经过专家长达三年的研究论证,认定墓主人是2000多年前的乌孙国贵族。图为:镶红宝石金戒指

据史料记载,乌孙国原本与大月氏都在祁连山、敦煌一带生活。到了乌孙国王难兜靡时代,大月氏攻杀难兜靡,夺了难兜靡王的土地,难兜靡王的子民逃到单于庭。难兜靡王的儿子昆莫在单于庭长大后,得到单于的支持开始出兵为父报仇。图为:乌孙国

西汉初年,昆莫击破大月氏,大月氏再向西迁移。大月氏迁移之后,乌孙国占据了原来大月氏的领地。公元5世初,柔然兴起,乌孙国不敌柔然才被迫南迁葱岭。由此可见,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统治伊犁河流域广大地域的一直都是乌孙。图为:乌孙王壁画

还有一点,从陪葬的器物规格看,极有可能是第一代迁移到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王——昆莫。这批金银器物价值珍贵,若论市场价值超过10亿,若论文物价值则是无价之宝。最后,对于发现宝物有功的牧民,给予了500元征收奖励。图为:乌孙骑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