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跟孩子有效沟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3-11

第2个回答  2022-03-15

如何与孩子沟通是目前所有家长共同的问题,下面就告诉大家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第3个回答  2020-12-02
虽然会花一些时间来改变你早已根深蒂固的谈话习惯,一个人的谈话技巧是可以提高的。

下面是谈话中易犯的10种错误,以及对应的一些改正的办法。

不注意倾听

海明威曾经说过:“我很喜欢倾听,我从细心聆听中已经学到了很多。但是大部分的人却从来不去倾听。”

所以,不要做“大部分”人,不要总是急切地等着轮到自己说话,学着真正倾听别人在说什么。当你真正开始倾听,你就会熟悉谈话中的潜在意味。当谈话者没有给你足够信息的时候,你要避免问对方“是”或“否”类型的问题。

例如:对方谈到上周末和一些朋友出去钓鱼了,那么你可以问一些类似下面的问题:

你们去哪里钓鱼了?
钓鱼最让你喜欢的是什么?
你们在那里除了钓鱼之外还干什么?
对方将会深入地介绍关于钓鱼的细节,而且你也能够选择更多的问题来获取你需要的信息。

拓展阅读:《倾听的艺术》

问太多的问题

如果你在谈话中问太多的问题,那么谈话看起来就像是“审问”。避免让人觉得你问得问题太多的办法就是不要只问问题,也陈述一下你的看法或者中夹杂陈述。接着上面“钓鱼”的谈话,你可以这么说:

在周末和朋友一起出去真的不错,我喜欢周末和朋友去公园玩飞盘。
真不错,我上个月也和朋友出去钓鱼了,我还试了那种最新款的鱼饵,蓝色的那种真的很棒。
接下来的谈话就可以围绕这些进行了,你可以谈一下飞盘,或者各种不同鱼饵的优缺点以及你喜欢的啤酒等等。

冷场

当和你谈话的人是第一次认识,或者你惯用的几个话题都已经用完了,谈话陷入暂时的尴尬或沉默,这时你也许会感到气氛不对,或者你只是感觉紧张但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莉儿·朗帝(Leil Lowndes)曾经说过:“永远不要不读报纸就出家门”。

如果你发现自己没什么要说的话的时候,你总是可以从新闻里找到要聊的内容。

你也可以聊聊周围的陈设布置,或者评论一下听到的音乐。放心,你总是可以从周围的环境中找到一些要谈论的话题。

尤其当你第一次和认识的人谈话时,心理会比较紧张。这时,你可以试着把对方想像成自己的一个最好的朋友,然后放下心里的不安,用友好和微笑的态度和对方谈话。虽然这个办法看起来有些简单,但确实很有效。

不好的表达方式

在谈话中有一点很重要:你不要去想你说了什么,而是去想你怎么去说。

借用你的声音和肢体语言,你可以对同一件事情做出完全不同的描述。

如果你对说话方式不太在行,可以想想下面的:

放慢语速
当你谈到激动的时候,很容易越说越快。试着放慢语速,这样可以方便别人聆听你说的话,你也能把你真正要说的话表达给他们。
声音洪亮
不要害怕大声说话,因为人们需要听到你的声音。
吐字清晰,不要喃喃而语
要包含感情
没有人能够受得了你一直用同一种语调长时间谈话。让你的情感在声音中流露出来。
使用停顿
放慢你的语速,然后再在句子之间加上一点停顿。这样能够抓住听众的听觉和期望。听众会更仔细地听你谈论的内容。
使用肢体语言能够有效提升你的表达方式
冒然打断别人

在谈话中,说话者都希望在自己讲话的时候,能够得到大家的注意和认同。所以,不要在别人认真谈论某件事情的时候,冒然打断别人。这会把原本属于别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你身上来。不要“劫持”别人正在说的话,先让人家说完,得到应有的注意和认同。所以,在这点上,你需要平衡“听”和“说”。

争论谁对谁错

要避免在谈话主题的对错、好坏上争得不可开交。记住:谈话往往并不是真正的辩论,所以不要过分较真。即使你争论“赢得”了每次谈话,别人也不一定就会对你印象良好。

谈论不合适的主题

谈话之前,你应该了解自己应该避免谈及哪些主题。考虑对方的忌讳,以及什么感兴趣,什么不感兴趣。如果你只谈论讨厌的上司、隐晦的技术术语以及只有你自己或某些特定的人才能听明白的话题。这会让谈话本身变得极其无聊,而且对方也不清楚你到底在说什么。

乏味

不要谈论起一个话题就没完没了,忘了其他事情。当你的话题开始让听众觉得无聊时,一定要果断地结束这个话题。换一个更有趣,积极的话题:

以积极乐观的主题开始,不要一开始就抱怨你的工作或是老板。人们不愿意听到这些。相反,你可以谈谈你上次的旅行,一些有趣的见闻,你的新年计划等等令人激动的事情。

对很多事情都了解一点,至少可以和别人有共同的话题。把谈话的中心转移到对方身上。

不接话

说出你的想法,分享你的感受。如果对方和你分享了一段经历,你也可以向对方分享自己的经历。不要只是在那里点头或者问简短的问题。如果对方投入到了谈话中,那么他也同时希望你能很投入。和对方很好地互动能够使谈话的过程很愉快,不至于冷场或让对方觉得和你很难谈。

不主动积极

你有时可能觉得在一次谈话中没有什么要说的。但是,不管怎样,你都应该试一试。真正地听对方谈论的话题,聆听其他人的看法。你不能总等待对方和你交谈,这样对方会觉得比较累。你应该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虚心提问。

上面的几种不好的交谈习惯与个人的性格和生活环境都有关系。不要认为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下次和别人谈话时,试着注意一下上面提到的这几种不好的习惯,相信会对你的沟通有帮助。
第4个回答  2020-12-01
有效沟通的第一技巧:善意的聆听

你是否诚心交流,并且是否能够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并进行有效表达,不仅包括理解孩子的处境、思想状态、同时包括维护孩子的自尊,加强孩子的自信,再请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聆听期间,双方应相互正视,相互倾听,神情专注。不要左顾右盼,不要有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更不要漫不经心的对待,不要在孩子说话时喋喋不休的插嘴,尖酸刻薄的评价,这些都不是好的倾听表现,

真正的沟通高手是一个热衷于聆听的人。善于倾听,才是父母对于孩子最基本的素质。如果你在听孩子说话时,可以听懂他话里的意思,并且能够心领神会,同时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思而予以回应,表示你掌握了倾听的要领,那么跟孩子的沟通也会更加有效。

有效沟通第二大技巧:良好的情绪

作为父母在沟通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太强烈的词汇。不要在生气时沟通,有的家长因为暴怒的情绪无法控制自己,容易语无论次,说很多伤害到孩子心灵的话。当父母陷于不良情绪中的时候,是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这时候的“沟通”,往往是父母发泄了情绪,却给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

如果你经常说:“你让我很难过”;“你伤了我的心”;“你把我逼疯了”。这容易让孩子产生被指责的感觉,很容易使孩子反感,也许还会让孩子反唇相讥:“是你自己要生气的”,或“你难过可不干我的事”。如果你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没有办法负责,就不要在这个时候指责孩子,因为你这个时候的状态是不适合进行良好沟通的。

父母的语言,总是表达着父母的情绪、心态。幼小的孩子,虽然语言的理解能力不及成人,但对于情绪却十分敏感。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听不懂妈妈的话,但是妈妈说话时是充满耐心的关爱,还是很不耐烦的厌倦,小婴儿都能体会。

如果爸爸把在单位里的不公待遇的情绪带到语言中;如果妈妈把在家庭中的疲惫感或者对配偶的不满带到语言中;这都是你们自己的情绪问题,你的言语中的破坏性情绪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孩子只是听见父母对自己的批评,要么是心里不服激起强烈反抗,爆发亲子矛盾;要么是照单全收无限懊恼,减低对自己的评价。

与孩子说话,父母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很多父母因为一心想要教育好孩子,当看见孩子一些不如人意的表现,着实的着急,恨铁不成钢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焦虑的情绪会传染,会增加孩子的情绪波动,更难以专注于自己的发展。

欲速则不达,人处于焦虑状态中,不要说发挥潜能,往往连原有的能力都无法正常发挥。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常常让孩子对自己有更多的负面评价,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好父母最要紧的功课。

有效沟通第三大技巧:准确的表达

成人面对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这样表达,就很难保证有效沟通。孩子根本没有听懂,自然没有任何教育效果可言。因此,父母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尽量把话说得明白准确,少绕弯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小事例,你们就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准确表达有多重要了。

小强的妈妈对他说:“你可真懒,你这是什么学习态度呀?”。这样说小强会摸不着头脑,心里还会犯嘀咕:我又犯什么错误了?

但如果如果妈妈换种方式来表达:“小强,最近三天,你连续三次作业都写到10点了,可以说下为什么吗?”这样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具体清楚了,小强就知道是讲什么事,知道你需要跟他沟通的是写作业慢的原因。

同样,如果您想表扬一下孩子说:“小强,你的学习真棒!”。你用这样的方式表扬小强,他定会不痛不痒的。

但是你如果这样说:“小强,妈妈对你昨天写作业的表现非常满意,这样做节省了1个小时的时间”。这样小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能够明确知道学习方法对自己的重要性,也知道寻找更好的学习途径,自我成长。

父母平时对孩子说话,语言越准确越好。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确保孩子听懂父母的意思。而且,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有效沟通第四大技巧:巧妙的说话

说话的内容固然重要,但相同内容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即使成年人也会有这种感觉,更何况年幼的孩子,他根本没有能力分析父母说话的良苦用心。父母如果对自己的语言方式作些讲究,可能教育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如果你想看到一件事情的结果,你就要把你想要的结果表达给对方。

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洗碗。如果你说“你去把碗给我洗了”,这种命令性的言语总是让人不舒服有抗拒感。同样的意思换一成巧妙的表达:“如果有人帮我洗碗,我会很高兴”,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说,如果直接要求别人做某件事,通常会遭到拒绝。但如果你清楚地说出你希望的结果,对方就会知道怎么做,还会乐意去做。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沟通,也适合夫妻之间的良好表达。

我们还可以巧妙饿使用反向表达和反向思考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语言:

比如,你这么问孩子:“作业还没有做完吗?”,他肯定会说“没有,还差一点!!”这可不是您想要的结果。但若换句反向表达或反向思考的提问方式,说:“作业全做完了吧?”。那么孩子也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我已经完成了多少,离全部还差多少。

家长要做一个弹性沟通者,谈话中就要避免使用“但是”、“不过”,这样的词语。我们经常跟孩子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之类的话后,很容易会再加上“但是”或“不过”这样的字眼。如果使用这些字眼,你给孩子的印象,就是你认为他的观点在你的眼中是“错的”,或者不关注他所说的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你说:“妈妈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句话的意思让人听起来就变成“你说的没有道理”。

如果把“但是”换成“也”,这么说:“妈妈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这里也有一个很好的主意,不妨我们再讨论讨论?”。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样听起来就舒服多了呢?不同的说话方式,能够获得不同的沟通效果。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和技巧,我们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这种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跟父母交流的轻松和愉快,而不是出现了不满或者抵触的情绪。

有效沟通第五大技巧:真诚的赞美

人性的弱点是喜欢批评人,却不喜欢被批评;喜欢被人赞美,却不喜欢赞美人;因此,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如果把我们亲切的眼神带给对方,冷漠就会因此而消失。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甲乙两个猎人,有一天他们都打了两只野兔回家。

甲的妻子看见甲后冷冷的说:“就打到两只吗?”。甲听了心理埋怨到:“你以为很容易打到吗?”。第二天甲照常去打猎,但这次他故意两手空空回家,让妻子觉得打猎是很不容易的事。

而乙的情形正好相反。乙的妻子看见乙带回两个兔子,惊讶的说:“哇,你竟然打了两只?”,乙听了心中大喜,洋洋自得地说:“两只算什么!”。第二天,乙也照常去打猎,这次乙却带回了四只兔子。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父母一副冷漠的面孔和一张缺乏热情的嘴是最令孩子失望的,他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发自内心的真诚赞扬,却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会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家长会习惯性的夸赞:“宝宝你真棒!”那么孩子听多了这样不走心的夸奖,其实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

如果小明和小兰两个孩子在争夺玩具,小明看到小兰哭了,就把玩具让给了她,这个时候你一句夸奖:“你真棒”,可是没办法抚慰孩子的内心的。不如说:宝贝,你能够跟妹妹分享玩具,你很为他人着想,真是个好哥哥(具体,赞美孩子的

品质,让孩子明白自己被夸奖的意义,这才更真诚)。

很多年幼的宝宝都喜欢吃饭的时候把筷子扔在地上,如果你总是马上批评,说

"这样可不好,不要这样做。”他就会很生气,也并没有改变行为的意愿。如果你

试着说:“我家宝宝最懂事了,知道筷子是不可以扔在地上的。”那么你多观察下,是不是他会顺着你的意思,就真的不再扔筷子了。

这就是所谓批评什么得到什么,而赞美什么得到什么。好的赞美开始于细节,有细节说明你用心,仔细,真正地关注孩子。所以,爸爸妈妈要在赞美孩子的时候多放一份用心和真诚在里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