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八传承之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实际上,我建议学习尺八的人首先阅读一下孙以诚的《中国尺八考》,当然里面缺乏一下严谨的考证,但是作为最早开始研究尺八传播的人,这面有很多可以参考学习的内容。接着推荐阅读一下王金旋的论文,这是站在学术层面的考证,相对而言就严谨了许多。

尺八作为现代乐器,有精准的完整的三个八度,严谨的制作规范实际上时间并不长。至少是在明治维新后,长笛制作技术传入日本,才有了现代的中级技术,现代尺八的样式才基本定型。尺八的记谱方式也是在参考了五线谱的记谱方式后,才有了严格的对应意义。

国外的著作《A study of suizen and the fake shakuhachi》中,明确的提到了尺八本曲的传习混乱。

比如《鹤之巢笼》、《鹿之远音》作为本曲中的秘曲,各个流派传承差异很大。这里面的原因有古、今之变的问题,有流派壁垒的问题,有久远以来印刷技术不普及时候的传抄挟变的问题,还有演奏家即兴发挥后因为高超的演奏也列入传抄的可能,曲子是随着人的交流日益频繁而进步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对待这个问题,个人建议把五线谱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尺八的39个音,表现形式有上百种,以b7为例子,有近6种不同的记谱形式,但是在频率上看在五线谱上实际上是完全相同的同音表达,那么除了本曲的表现需要和上下连贯性的选择,演奏者完全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指法,而不是本曲记谱中的指法。

而且通过五线谱去严格的对应曲谱中的音乐,其实可以有效的规避流派的人为壁垒问题。

流派在英文中的翻译是school,其实流派传承之乱是附庸风雅的文化人的闹剧。阅读金庸笔下的五岳剑派,华山派、恒山派这样的小说给人以迷幻的爽快,我把他翻译成蓝翔技校,五岳技校,衡山技校,你就能真实深刻的理解流派的差异问题了,技校老师的不同要求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