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如何杜绝三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9
问题一:煤矿“三违”如何整治 三违现象已成为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影响企业形象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顽症。三违整治,也就成为了煤矿企业抓安全生产的一项重点工作。  目前,一些煤矿对三违人员的的管理办法,大多采用经济处罚、脱产学习、协管帮扶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虽然能让违章者暂时从处罚中吸取教训,但在潜意识里,许多人认为三违只能给自己带来点经济损失,并没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三违可能会对自身或他人生命造成伤害,会为亲人、朋友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和感情上的痛苦,安全自律意识仍然很差。并且对三违人员处理轻了,就像 *** ,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收不到长久的效果;处罚重了,又容易让人产生越是罚我,我越要怎么样的逆反心理,造成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隔阂,反而更不利于安全生产。  由此可见,对三违人员的管理,不能仅在罚字上做文章,应正确对待三违人员出现的违章状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特别是要以人为本,在关心人、尊重人、保护人上多想办法,引导职工不断增强安全意识,规范自身行为,进而成为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安全人。在这里,不妨借鉴一下大禹的做法。  传说上古时候,大禹的父亲鲧受命治理水患,他采用四处围郾,即堵的方法,结果年年治,年年水患依然。后来鲧被砍了头,禹受命治水,他采取疏通的方法,开浚河道、修理堤坝,最终水患得以治理。  流传几千年的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疏比堵更重要。堵,非但没有减小水害,反而增加了水的威力,适得其反;疏,使水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最终将水的威胁化有为无。  三违的外在表现是行为,根子在思想。根治三违的关键,就是要三违人员的安全思想认识到位。要想转变其安全思想认识,改善其安全心智模式,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必须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仅仅靠出重拳、严惩罚的堵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做好疏的工作,疏堵结合,多管齐下,来根治三违。  职工出现三违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把职工违章时的心理分为麻痹、侥幸、自满、马虎、凑合、逆反、应付等多种。因此,就应针对三违职工的不同违章心理,分析其三违产生的直接原因及深层次原因,及时疏导,消除其违章心理,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当然,有些职工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被动接受管理,甚至想方设法逃避管理,这时可以借助舆论引导、亲情感化、群监网络、安全学习日等安全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的家庭责任感,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促使职工能够自觉安全生产。同时,还要加大对三违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  反三违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单凭严查重处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三违整治还要推行人本管理,积极探讨安全处罚的多样化。有些煤矿,推行处罚金返还制,如果被处罚的三违人员半年无三违和工伤,返还罚金的30%,一年无三违和工伤,再返还50%。这种做法,有效地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还有一些企业,在对三违人员除了安全罚款之外,还有安全担保、风险抵押、安全帮教、安全陪护、安全学习、常规军训、拓展训练等多种处罚方式,并赋予职工权利,让其自主选择一种处罚方式。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学习。这样做让职工既能体会到处罚的痛心,又能感受到企业的关爱,还能够从内心深处触动其安全神经。曾经有一位三违职工,企业让他自主选择处罚方式,他选择了安全陪护这一处罚方式。三天的安全陪护处罚完成后,他思想上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他说:三天的义务护理工伤工作,深深地震撼了我。看到伤者痛苦的表情,家人焦急的神情,孩子期盼的眼神,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安全就是一种幸福,能给家庭带来欢乐,给企业带来......>>

问题二:浅议小煤矿如何杜绝“三违 ” ?????? 煤矿的安全事故,绝大多数都与井下工人的三违有关,尤其是工人的习惯性违章,更是发生事故的罪魁祸首。小煤矿生产条件较差,工人素质不高,工人的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三违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如何成功有效的防治三违?总的来说要抓反复,发现及时,处理恰当,从多方面 *** 工人,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要实行好五项制度。  一是岗位练兵制。对工人的培训要采用培训----三违----培训的模式。工人上岗前要接受培训,三违人员除了按矿规进行经济处罚外,必须停工到安监科接受再培训。情节较重的,写出书面检讨,并将检讨贴在入井检身处示众。情节恶劣的,还要打入黑名单。  二是四级巡查制。井下巡查分为四级:矿级领导、技术员、安监员和队长。规定巡查人员必须和工人同进同出,巡查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出井后,还要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调度室作好记录。  三是限时会审制。每天下午召开安全会,将四级巡查发现的隐患和三违情况进行通报,当场作出处理和提出整改措施,不让问题过夜。并对三违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四是安全奖励制。设立安全标兵奖。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下来,对从未有过三违行为的工人,评选季度安全标兵、半年安全标兵和全年安全标兵,除了进行物质奖励外,还要发奖状和张榜公布,并享受优先续聘的政策。  五是处罚连坐制。实行一人有三违,多人受处罚的管理制度。工人违反规定受处理,当班班长、队长、安监员、技术员、矿级领导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理。

问题三: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如何防治“三违”现象 (郑煤集团芦沟煤矿 河南 郑州 450000)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关键词:煤炭企业 防治 “三违”龚灏今年来,党和 *** 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提出了“零死亡零事故”、“煤矿事故可防可控”、“干煤矿可以不死人”等目标,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力和机遇并存,这要求煤矿管理者要创新思路,强化细节管理,努力减少甚至杜绝事故的发生。但长期以来,煤矿部分干部职工还存在“不违章不会干活”、“三违是小事”等错误思想,造成对违章现象不重视,治理不彻底,违章现象还长期大量的存在。“三违”现象成为目前煤炭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煤矿安全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三违”的成因和危害,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做出新的贡献。一、“三违”的危害性“三违”是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通称。目前,在整体大的安全环境下,完全可以避免瓦斯、水害等重大安全事故,但“零打碎敲”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还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三违”。据资料统计,事故90%以上由于“三违”造成的,一旦发生事故,轻者个人痛苦、企业损失;重者将付出生命的代价和家庭的破碎,不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给国家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二、认识“三违”发生的规律。1.“三违”的成因分析:三违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是导致“三违”的主要原因。(1)“不懂、不知道、不会”而出现的“三违”;(2)“马虎、凑乎、不在乎” 而出现的麻痹性“三违”;(3)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而出现的“三违”。2.“三违”现象的心理分析:(1)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自己对作业环境熟悉,身体素质又好,技术水平高,反映灵敏,盲目自信,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抱着偶尔违章不会出事的心理,冒险违章;(2)偷懒心理。有些职工图省事,该走程序不走了、减了,快干活多挣钱,为完成当班任务蛮干。如:班前不执行敲帮问顶、没炮土用煤炭代替、干打眼、在岗睡觉等;(3)麻痹心理。在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会自觉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抛至脑后。另外,由于工作内容和形式单一,很多职工看惯了、干惯了、听惯了,靠惯性作业,凭老经验施工,根本不去想是否违章,是否符合措施要求;(4)马虎心理。有些职工在工作中一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工作时心不在焉,应付了事,结果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如:高压注液枪不放在指定位置易甩出打伤人、作业工具随意摆放扎伤人等;(5)厌烦心理。少数职工甚至管理人员,因长期高强度劳动或身体健康原因,不堪重负,工作热情不高,工作完全处于应付状态,使安全缺乏可靠性;(6)唯心心理。极少数职工受宿命论的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听天由命错误想法,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往往造成事故。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治理“三违”的对策1.建立判别标准,查“三违”根源。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90%是由于违章操作等“三违”行为造成的。要解决“三违”,首先要消除产生“三违”的土壤。各级管理人员要动员本队职工全面细致地排查、识别本区队、本岗位存在的“三违”现象和行为,再经过分类、汇总、整理,张贴公示,让职工理解明白哪些是违章行为、易发生哪些违章行为等。和职工共同找到“三违”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是作业场所环境及设施不具备正常操作的条件,......>>

问题四:煤矿工作中'三违'会导致什么后果 我们有大量的煤,据我所知,李的自由,只要努力工作,更高的收入。缺点只有一个危险的!如果你想要做一个正式的建议,煤矿正式牌照,可以是相对安全的。

问题五:煤矿三违的危害是什么 思想决定行动。抓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始终摆正搞质量标准化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为本、安全为天”和“持之以恒抓质量、扎实有序做工作”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起“抓质量就等于抓安全、就等于增效益”的观念,牢固树立“没有质量标准化建设就没有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的思想观念,在全矿上下形成共识,凝聚合力。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事故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
制度落实是关键。思想提升了,制度完善了,我们就要不折不扣去执行,去落实,去管理。层层落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杀不住“三违”的风,就迈不开安全的路。从11.5事故到所有的事故的发生,每一起几乎都是由于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要想彻底消除“三违”,就要广泛动员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党政领导一条线,工团组织一条线、纵向管理一条线、女工家属一条线,在全矿形成对“三违”现象施以重压的态势。各区队,班组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口头问答、知识测试、献身说法、案例分析、“三违”亮相等形式,认识“三违”危害,普及煤矿三大规程安全知识。对有“三违”思想的人员下重药,提高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安检部门要在加强集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对于违章违纪,不论责任者处于什么目的,无论是否造成后果,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理。这一点主要是我们管理干部要彻底转变观念,决不能当好人,作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使干部员工对制度、规定形成敬畏感。对于各项制度,要求,必须有相应的追查落实机制,按照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的要求,一追到底,彻底追查不落实的人事。

问题六:煤矿三违是什么 30分 违反作业规程、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

问题七:煤矿征文主题(反三违.查隐患.保安全)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
要杜绝违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违章:违章就是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章程,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及交底要求所从事的活动。违章包括:作业违章,指挥违章,失职违章。作业违章是指从事各类活动的人员在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指挥违章是指各级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行为;失职违章是指承担安全管理、监督职责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不履行安全管理责任而出现失职、渎职行为。
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是违章。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事故与违章的关系。根据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而导致的。违章是发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违章导致的后果。
事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会对个人、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对企业、社会、国家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要保障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幸福,要保障企业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要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而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就是杜绝违章。
违章的现象难以杜绝,究其原因主要有:
侥幸心理。有一部分人在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后,慢慢滋生了侥幸心理,混淆了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的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
省能心理。人们嫌麻烦,图省事,降成本,总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甚至压缩到极限,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尤其是在生产任务紧迫和眼前即得利益的诱因下,急易产生。
自我表现心理(或者叫逞能)。有的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常满不在乎,虽说能预见到有危险,但是轻信能避免,用冒险蛮干当作表现自己的技能。有的新人技术差,经验少,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急于表现自己,以自己或他人的痛苦验证安全制度的重要作用,用鲜血和生命证实安全规程的科学性。
从众心理。别人做了没事,我福大命大造化大,肯定更没事。尤其是一个安全秩序不好,管理混乱的场所,这种心理向瘟疫一样,严重威胁企业的生产安全。
逆反心理。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时候,人们常常产生这种心理。把同事的善意提醒不当回事,把领导的严格要求口是心非,气大于理,火烧掉情,置安全规章于不顾,以致酿成事故。
那么如何做开展好反违章活动呢?首先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我做起”的理念,以完善“三项制度”为核心,以杜绝“三违行为”为重点,以实现“三个转变”为标准,以形成先进安全文化为目的。其次,是做好反违章的基础工作。要通过各种形式,如用形象生动的事故录相片、典型的事故案例或发生在身边的违章事故,经常对班员进行教育,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靠近伤害,甚至断送生命;事故的后果是,“一害个人、二害家庭、三害集体、四害企业、五害国家”。另外,要明确反违章的工作方法。着眼于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全方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预控、可控、在控。还有,要在活动期间进行监督检查,要认识到:制止违章是对违章者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是对工作、对集体极其负责的表现。处理违章人员时,要公平、公正、公开,做到“处理一个人,教育一大片”,人人警钟长鸣。
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同时人也是脆弱的,我们应该把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但是,人们往往到生病时才知道健康的重要,发生事故才知道违章的可怕,受到伤害才知道安全的可贵。眼前的“817”煤矿溃水、“819” 铝水外溢伤害事故令人痛心,员工们,行动起来吧!为了你,为了她,为了家庭,为了社会,请你克服各种违章行为,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实现“本身无违章”和“身边无事......>>

问题八:煤矿三违人员保证书 开头现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和自己发生的什么三位违,知道三违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后再工作中要加强培训学习,就这么简单,态度要诚恳点。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问题九:如何制止三违 首先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我做起”的理念,以完善“三项制度”为核心,以杜绝“三违行为”为重点,以实现“三个转变”为标准,以形成先进安全文化为目的。其次,是做好反违章的基础工作。要通过各种形式,如用形象生动的事故录相片、典型的事故案例或发生在身边的违章事故,经常对班员进行教育,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靠近伤害,甚至断送生命;事故的后果是,“一害个人、二害家庭、三害集体、四害企业、五害国家”。另外,要明确反违章的工作方法。着眼于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全方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预控、可控、在控。还有,要在活动期间进行监督检查,要认识到:制止违章是对违章者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是对工作、对集体极其负责的表现。处理违章人员时,要公平、公正、公开,做到“处理一个人,教育一大片”,人人警钟长鸣。 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同时人也是脆弱的,我们应该把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但是,人们往往到生病时才知道健康的重要,发生事故才知道违章的可怕,受到伤害才知道安全的可贵。眼前的“817”煤矿溃水、“819” 铝水外溢伤害事故令人痛心,员工们,行动起来吧!为了你,为了她,为了家庭,为了社会,请你克服各种违章行为,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实现“本身无违章”和“身边无事故”

问题十:煤矿反三违自查自纠阶段具体方案 5分 评论员文章:反“三违”治隐患实现本质安全――三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抓好安全环保工作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教训深刻。近年来,集团公司对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安全投入和隐患治理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有所好转。但这次事故反映出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当前,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加强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抓,全面检查和总结近几年来重大安全环保事故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健全安全环保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本质安全。各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查找工作中和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汲取各类重大事故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安全环保工作制度和措施,在全面真正落实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上狠下功夫,在全面彻底整改、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上狠下功夫,在全面建立健全突发事故应对、次生事故防范措施上狠下功夫。各单位要继续以反“三违”为重点,切实解决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等突出问题。大量事实证明,9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三违”行为造成的。根除事故隐患,必须首先根除“三违”。要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引导员工深刻认识“三违”的严重危害,克服侥幸心理,自觉查找身边的习惯性“三违”现象,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努力做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要继续清理和修订安全操作标准和规程,督促员工认真学习掌握,自觉落实和执行。要严格进行生产操作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督,推行操作确认制,做到只有“规定动作”,杜绝“自选动作”,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过程管理、规范管理和精细管理。要把隐患治理作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落实责任,对事故隐患整改项目进行科学评估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实行挂牌督察,限期整改。要下决心关停淘汰那些装置规模小、危险性高、环保隐患大、与主营业务联系不紧密的装置。要进一步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的投入,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重大隐患,要优先列入整改计划,对新上项目和改扩建项目,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防止留下新的隐患,并要严格防止设备超期服役和报废在用,提高安全技术与装备保障能力。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纲要》,大力强化“三基”工作。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和规程,明确各层次、各岗位的权责和标准,并切实抓好落实;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增强安全行为能力,为确保操作安全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技术基础。沉痛的教训,要永远铭记。加强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的各项措施要真正落到实处,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形势才会明显好转,也就为实现本质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来源:中国石油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