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帘上长了扁扁的肉色的小疙瘩,好多年了,一直也没管它,最近发现比以前又明显了,很担心,

患者信息:女 22岁 北京 房山区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初中时开始有的,扁扁的,肉色小疙瘩,长在双眼的下眼帘处,近看就很明显,现在比以前明显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希望知情人士能给支个招,我很着急,把它清除了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没有

第1个回答  2011-07-16
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中医名为胞生痰核。是睑板腺的排出管道阻塞,腺体分泌物滞留在睑板内,形成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肿物。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无大痛苦,不影响视力,有自愈倾向,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
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或有重坠胀等不适感。本病病程进展缓慢,患者来诊时患病往往已数周或数月。多发生在上睑,可单个也可多个先后出现,常缓慢长大,少数有停止生长或自愈者。检查时,大者可在皮肤面见结节隆起,触摸皮肤面有黄豆大或绿豆大小的肿块,质地较硬,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边缘清楚。翻转眼睑,可见患处结膜呈红色、紫红色或灰色。有时病变进展到一定大小,可自结膜变色处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肿块变小,但逐渐产生肉芽组织,形成息肉样物,此时患眼有摩擦感,并刺激结膜,产生分泌物(眼眵)。霰粒肿有时发生继发感染,症状、体征与麦粒肿相似。

[诊断]
1.睑板腺上小肿物,病程较长、无红肿、无痛,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即可作出诊断。
2.应注意与下列病鉴别
霰粒肿继发感染与内麦粒肿的鉴别:前者先有无痛不肿的结节或肿块,口后才有红肿痛的症状。而后者起病急,红肿痛结节同时出现。

[治疗]
1.临床常作霰粒肿切开刮除术,有立竿见影之效。由于切口在结膜面,术后无瘢痕,安全。无碍美观,易于被人接受。
2.对于惧怕手术又不愿长期服中药者,可试行霰粒肿囊腔内注射强的松龙,有报告效果良好者。
3.霰粒肿继发感染时,应按麦粒肿处理,炎症消退后,最好做手术刮除。
我们家孩子小时候也有过眼囊肿,当时我们在上海做的手术,花了三百多块钱,有这方面的治疗经验,建议越早期治疗越好,属很小的手术,花钱少见效快。
第2个回答  2011-07-16
下眼帘上长了扁扁的肉色的小疙瘩,好多年了,一直也没管它,最近发现比以前又明显了,很担心,
百度搜索一下:过敏脱敏医院第一名,就可以找到最著名专家医生教授详细解答的答案了,希望能够帮到你吧。

如果您觉得好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