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规湮灭了建筑师的灵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最近儿子在做一个北方民居的设计。因为他喜欢王澍的大屋顶,所以他把这一元素改良后放到了自己的设计里。他的这种设计理念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为了让草模更完美,他把草模的图片用微信发给我和他爸看,让我们给提意见。我是外行,因此只从美学的角度看他的草模,他爸则以建筑界的前辈自居。孩爸虽然不是设计者却是建造者,经验丰富,对建筑规则了如指掌,所以他习惯性地用专业的眼光去挑毛病。结果父子俩为此在微信里争论不休,孩爸认为设计者必须遵守建筑的规范,是3.9米就不应该设计成4米,是6.9米就不应该设计成7米。他说如果不遵守规范将来真正做设计师时现改会很麻烦,而且不安规范设计的东西很难通过审核。儿子说老师主张让他们打破陈规,具有前瞻性,不要被以往的设计规范束缚住,不然设计出来的东西都跟火柴盒似的就没有美感和特点了。

我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但我更赞同儿子老师的观点。现代,中国城市的建筑多数给人以雷同的感觉,没有地域特点,没有民族特点,只剩下建筑规范,走进每栋楼房都有似成相识的感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对中国的建筑也同样适合。

中国的古人最初建造房子的确是为了实用。北方以半坡遗址为代表。遗址大致分为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这种按功能分区的形式最后被更先进和完备的城所代替,但最主要的元素却没有改变,房屋也是如此。

半坡人的住房,从发掘的房屋遗迹来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格: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

半坡村落中心,是一座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进门后,前面是活动空间,后面则分为3个小间。前面的空间是供氏族成员聚会、议事的场所;后面3个小间,是氏族公社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氏族首领的住所。同时,也是老人和儿童的“集体宿舍”。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有条件不好的人家仍然有用草拌泥垒墙建屋的,如此看几千年前古人发明的建屋方法直到现代仍然在延续继承。可以说半坡遗址的房屋建造格局和方式奠定了北方民居的基础,最终衍生出了北方四合院建筑,被皇家发扬光大,故宫成为中国古建筑的代表。

江南河网纵横,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度大,于是聪明的古人把北方民居经过改良创造出了附和地域特点的江南民居。

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商代,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从汉代起,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汉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随着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

江南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

  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是在临水侧建筑底层延伸出一排屋顶,下面设置栏杆,两者共同构成檐廊,兼具开设店铺和聊天功能。江南民居多二层楼,底楼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既可防潮,又能扩大居住面积。江南民居的粉墙黛瓦美观,防水,公共码头方便不临河的人家洗漱出行,而且有利于发生火灾时就近取水。另外,高高的马头墙也能隔断火源,起到防火的作用,吊脚楼则是另一种向河面延伸空间的方式。吊脚楼的底部设有支柱,屋顶上铺瓦,形成了水乡民居双层重檐的结构。

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每间面阔3~4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1~1.5米 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不过为了利于通风,多在院墙上开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这是为适应地形地势,充分利用空间而做的改变。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槅扇、屏门等自由分隔。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因此,江南民居至今仍旧被众多艺术家喜爱,连游人都趋之若鹜。

江南民居脱胎于北方民居却没有被北方民居的形式束缚,它与自然契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虽然没有北方民居大气却多了雅致和韵味。

近代中国,因为特殊的历史时期也造就了属于那个历史时期的特殊建筑。上海外滩的建筑群;天津海河沿岸的建筑群,还有著名的五大道;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这些中西结合,各种风格混搭的建筑到今天都成为热门景点,游人如织,究其原因那就是它们与众不同。

回过头再看今天的建筑,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建筑也如工厂里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商品似的难以区分。实用性提升了,给人的美感却下降了,设计师成了电脑前的生产机器,他们最初的灵感最终被不断的复制粘贴浸没,窒息而死。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家一样需要灵感,各种建筑规范却像无形的牢墙一样让他们的灵感处处碰壁,最终安于井底,只见一方天空。建筑设计师没了灵感,我们所见的建筑也就没了生气和美感,长久地生活在如此刻板的环境中,人自然会变得现实而缺乏情趣。于是,逃离城市水泥森林的欲望越来越强。

儿子曾经如此复述:我们的老师说只有在学校的这几年你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建筑,而真正成为设计师时你们会被建筑商要求更改设计,你们会因为预算更改设计,你们会因为不附和建筑规范更改设计……

儿子无奈地说:“你们知道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是怎么死的吗?她是被气死的!”

儿子的话让我想到了我国著名的女建筑设计师林徽因。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丈夫著名建筑师梁思成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于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在同仁医院病逝,年仅51岁。为了保护建筑可以不要命,在林徽因的心里建筑比她的生命还要宝贵!可我们今人能记住的只是她的美貌和才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