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考复读后的成绩普遍变化不大?

听老师说,在庞大的高考复读生群体中,第二年分数提高很多的人并不多,普遍现象是,复读后的成绩与上一年成绩差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第1个回答  2019-05-30
和应届高考生相比,复读生往往需要承受来自学校、家庭、班级的巨大压力,心理负担甚至会是应届生的几倍。对他们而言,失败是不允许的,从而更容易出现心态崩溃。如果复读生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很可能会陷入自责,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第一次高考的失败给复读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加大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复习效率和复习状态,最终导致成绩下降。
第2个回答  2019-05-07
复读本就存在风险,重新考一次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怎么样,在选择复读的时候就应该明白可能会有再次失利的情况,因为压力,因为身体原因,因为对考试方向把握的不够准确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高考失利。
但是我觉得,这绝对不是大多数人,只是一部分人,但是比例绝对不会有你们老师说的那么夸大。
我也有同学在选择复读一年以后,和上一年考了同样的分数,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他在省内的排名确实提高了,分数一样只是因为当年的卷子比较难,实际上他是进步了,他可以进去比去年更高一点的学校。
第3个回答  2019-05-07
近些年的高考题型进行了一些调整,有分数权重的分配调整,有题型和内容的调整,有阅卷规范的调整等,以前那种靠积累知识,靠积累解题经验,靠做模拟题型提高分数的可能性减少了。现在,我们要重视思维的逻辑性,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联系,明锐的洞察周围的事物,要有独到的观点和思路。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这里也并非全盘的否定以前的解题思维和方法,以及学习经验。
第4个回答  2019-05-27
学习这件事情,是讲究方式的。
1,学习方式一直没有改进,再复读几年都用一样的学习方式,只能是量的积累,很难有质的飞跃;
2,其他网友提到的压力,压力还可能会让复读的娃成绩倒退
3,还有的根本就没想清楚就进了复读班,混到高考还是吃老本。
以上是普通学校的复读班遇到的现象
第5个回答  2020-07-24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绝大部分成年人体验过生活中的各种难处之后,依然难以严格约束自己努力上进,何况没吃过社会苦头的高中生,试想学生们从小到大有十几年的时间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把握住,指望靠一年的复读时间就改变脾气秉性改变命运,不是完全没可能,但可能性很小。
须知大部分复读生之前高考成绩不好,不是因为发挥失常,而是因为他们的成绩一直不好。中国教育模式下的成绩不好,和学生的创造力关系不大,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关系密切。直白的说,就是学生把学习当成坐班,上课不专心,不积极思考,心不在焉神游物外,课后不认真作业,抄袭作业,这样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才造成其高考失利。复读一年难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就难以根本性地改变其考试成绩。
所以复读生要想取得好成绩,要么是本来成绩就好,一时发挥失常的学生,通过一年的时间,巩固基础、调整心态、再战考场,要么是痛改前非,端正了学习态度的坚毅人物,这两种人都很厉害,厉害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复读生就是随波逐流,浑浑噩噩的多混了一年而已,就像大多数成年人在职场的浮沉一样。当然复读生多学一年,可能多少都多学了点东西,但是二战考场,没了退路,心态比上次更紧张了一些,发挥不出全力,两者一中和,成绩就变化不大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