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8-19
长久以来,我在家中默默度过,情绪低落,表达的欲望也淡去。直到年初,在老朋友杰奇的启发下,我决定走出家门,参加3月的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因为疫情后香港通关的开放,这次活动成为了疫情后的一大盛事。
艺术博览会与双年展有别,巴塞尔Art Basel不仅是艺术展销的盛会,更是画廊展示实力和艺术家提升声望的舞台。自1970年在瑞士巴塞尔发源,如今已扩展到迈阿密和香港,巴塞尔更是抓住机遇,推出了“Paris+”艺博会,巩固其在欧盟市场的地位。
国际艺术界还有Frieze、The Armory Show、TEFAF和ARCO Madrid等顶级展览。香港艺术周围绕巴塞尔艺博会展开,不仅有中心艺术博览会的邻近展出,还有全港画廊的互动活动,热闹非凡。朋友圈里,艺术爱好者们分享着他们的艺术瞬间,我沉浸其中,四天内观看了23场展览,初识香港艺术的多元面貌。
从价值连城的名家作品到年轻创作者的小众空间,艺术的商业价值和个性表达在这里并存,各占一席,共同构成香港艺术生态的丰富层次。在分享中,我提到了几个难忘的展览和作品,如佩斯画廊的张晓刚作品,以及H Queen's大厦中的当代艺术展览,展示了不同画廊和艺术家的独特视角。
在毕打行、大馆历史建筑群和美术馆,乃至独立艺术空间,如牛棚艺术村和Para-Site艺术空间,香港的艺术触角延伸至市井和历史遗迹,为不同类型的艺术家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平台。M+博物馆和K11 Musea等大型艺术馆则为当代艺术提供了广阔空间,包括草间弥生回顾展和涂鸦艺术展。
短短四天,我见证了香港艺术生态的立体与多元,这座面积不及北京1/15的城市却容纳了丰富的艺术元素,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机遇和可能性,正如森林中的各种生命形态,各有其生存空间,共同构成艺术生态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