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8-21
  数学是现实世界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结晶,它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带来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要想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必须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主动、自觉地获取新知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那么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语言引趣
  数学教师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七年级学生刚学到“一元一次方程组”这个新的内容时,感到抽象难学,为了消除这一心理障碍,在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可先列举一个引题:“在一个农场里,鸡和兔共22只,它们的脚共有58只,鸡和兔各有几只?”这个引题别致风趣,学生顿时兴趣勃发,急切地表露出对结果的渴求。
  又如在讲四种命题的关系时,例举原命题“山羊有胡”(真),逆命题“有胡的是山羊”(假),从这生动有趣的逆命题中,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原命题和逆命题不是等价关系。优美的语言、有趣的事例能给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信心。
  二、以图培趣
  有特色的图形能促进注意力的集中和刺激思维活动,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直线概念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并一直延仲到黑板边缘。学生颇感惊讶,纷纷问老师:画这么长做什么?老师做出直线继续向前延伸的手势,接着讲:“这直线笔直伸向前方,穿过教室的墙,一直伸问天空、宇宙……”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兴趣倍增,深刻地理解了直线的概念。
  又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第一课时,教师先用三四分钟时间,利用放缩尺画一个小孩的头像,学生顿时满腹狐疑。“我们的数学老师不是图画老师,怎能用这么简单的工具画出这张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画?”老师抓住学生这个兴奋点、注意力集中,求知欲高的时机进行愉快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后平时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对本章内容发生了兴趣,还动手做起了放缩尺。
  三、设问激趣
  “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求证:顺次边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般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顺题深入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①顺次连结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②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③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④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⑤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⑥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这样逐步精心设问,使学生思维逐渐活跃,思路豁然开阔,心情愉悦地掌握了知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
  四、以美促趣
  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严谨形式的真善美的事物,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数学的表象包含着诸多美学特征。
  例如:天上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给人以对称、均衡的形象之美;还有直线给人以明快、爽直之美;勾股数给人以奇妙的数据之美;几何证明展现了思维的逻辑之美。数学的内涵则闪烁着迷人的智慧之光,数学先贤的睿智是令人叹服的。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并艺术地表现出数学美的特点。如植物叶子的形状、动物皮毛的花纹、地球的外形、国徽上的几何图案、建筑物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不再感到数学的枯燥乏味。
  五、动手找趣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丰富有趣、可操作性强的数学活动不仅可以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而且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思考,能够体现数学发现的过程。
  如在学习“图形初步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制作火车模型,制作一个五角星。剪开织带制作莫比乌斯带,放上一只蚂蚁看它的爬行路线;用剪刀沿织带中线剪开莫比乌斯带你又能得到什么?将这个实验再做下去又有什么发现?通过让学生画图、折叠、粘合得到不同的模型,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有趣的图形,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规律提趣
  数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走进丰富的数学生活世界,才能寻求数学的真谛。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
  例如:6×7=42,66×67=4422,666×667=444222,6666×6667=44442222,……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通过观察分析对比概括,用具体数值发现规律,用字母来表示规律,用符号运算验证规律。在这样的探索规律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实践证明,将兴趣运用于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边议论、边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活泼、自然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才能将知识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最终获得系统化的数学知识,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