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金流游戏背后的八点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前言

钱,一度是我很不屑一顾的东西。钱的本质,并非价值,只不过是各国政府人为规定的一种货币符号。所以,一直以来,我仅仅只是把钱当做了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

曾经有一次,跟我一位远房表姑聊天,她说了一句我当时并不苟同的话:对于钱的欲望,是一切行为建立的基础。我无法否认这其中的逻辑,但内心深处还是泛起了些微嗤之以鼻的回响。

我想,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很现实的认知现象,当收入与消费支出能够匹配时,钱在我们的概念中便可能不是最"动人心弦"的一环了。

只是,挺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在乎钱的或者不在乎钱的人,鲜少有人真正意义上花力气去研究钱,研究其中的规律。金字塔尖的那10%的有钱人,并不一定对钱有多深的研究,但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稍微比常人多懂了一些运作钱的规律,便已然异于众人了。

钱,其实还挺重要的。

以前的我,一线城市的工资,还着二线城市的房贷,即便在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高了些,但实际一切应对得还算绰绰有余,生活品质上也有保障。有的朋友拼命工作攒钱,奔着北京的一套房去,整日琢磨着,怎样买到"廉价"的自住房,怎么借钱凑齐首付,之类种种。我很理解,却从不认同。

如今的我,不怕人笑话,一场"说走就走"的留学,不仅耗尽了我几乎所有的积蓄,背上了人情债,还第一次落入了银行"现金贷"的"陷阱"。负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我们没有借助负债的杠杆撬动更大的利益,负债对于我们而言便毫无价值。不知道一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意识和认知到这其中的核心逻辑,是否还来得及。

最近以及未来的这段日子,对于我来说,不亚于一场危机。所以,我开始尝试去思考,如何将"财务危机"成为自己"财务管理"的一个转折机遇。

过去一段时间里,跟我聊过天的朋友,或许发觉了我的一些变化。跟上半年焦虑恐慌的情绪相异的是,我开始更为冷静地思考一些"拯救"的可能性和实现途径。

人长大是瞬间的事情,人的认知扭转,也往往来自于一个"颠覆乾坤"的契机。

近来,我在做的两件事情,一是精简生活,一是学习财务理念。逻辑异常清晰简洁:一面是减少负累,即节流,一面是增加知识储备,即开源。

题外话 | 分享下最近期读的四本书:

思维整理类:《How to Take Smart Notes》Sönke Ahrens · 著 (学习领域大火的一本书,讲述知识管理逻辑与方法,但目前仅有英文原版)

实物整理类:《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近藤麻理惠 · 著(介绍的方法不见得多重要,但其中"断舍离"的哲学观值得深思)

财务管理类:《 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 》 也小谈 · 著(" 也谈钱 "公众号博主,28岁,以30岁财务自由为目标践行,个人资产已累积400万,这是今年出版的一本通俗理财读物,大道至简,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获得财务自由)

财务认知类:《 富爸爸穷爸爸 》 罗伯特·清崎 · 著(一部建立财务认知的经典案例书籍,尚在阅读中)

昨日读到《富爸爸穷爸爸》中的第五课,介绍了罗伯特常规课程里,一个极简单且很有意思的现金流游戏(https://www.richdad.com/classic),通过最日常收入和开支、资产和负债来模拟真实世界的现金流情况。

这个极简的游戏,我玩儿了整整两个小时。

"麻雀"虽小,释放的能量却可能是极大的。

这个游戏,对于我的认知的挑战,或许是近几年里最大的一次。起初几次的"破产",一度让我丧失了自信;之后的几次尝试里,不断调整"投资思路"和"资产结构",最终获得可观的"被动收入",最终"财务自由"。这让我意识到,收益最高的方式,往往来自于最简单的逻辑和手段。

以下的几点思考和收获,均来自于这两个小时的"财务探索",其中我认为可能最有共鸣和共性的几点,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1. 做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抵挡"诱惑",是一种反人性的处事哲学。我们面对的诱惑,不仅仅来自于平时的"消费支出",所谓投资也是一个道理。

你手上仅有$1000的现金,可以向银行贷款,每期利息10%。此时,你发现一只成本$20、浮动区间$5-$30的"股票",同时收到了一封"现时价值$100,000、首期成本$5,000、单期兑付$110现金收益"的"房产投资邀约"时,你会选择哪一个?SMALL OR BIG?

大概率上,很多人会不加思考选择"房产",即便需要因此背负巨额的"利息"压力,但如果有一天遇上"资产收购",便可能换来巨大的"现金"支持,当然,同时也有"崩盘"的可能性。

我的三次"破产"经历,均源于大量使用"杠杆"收购"实体资产",最终带来的"资不抵债"。"贷款"$5,000,需要我每期归还"利息"$500,但这个"资产"同时带来的现金流每期只有$110,多个"资产"叠加后,我的每期"现金流"便成为了"负数",最终只能廉价变卖"资产",以求获得暂时的"苟活"。

而我的两次"财务自由"经历里,初期的资本积累,一面来自于较少地借用"杠杆"获得"小额"的"资产",一面是仅依靠"自有资金",购买具有一定上浮空间的"股票"。之后随着"现金"和"被动收入"的积累,再逐渐购入价值更高、风险更高的"资产"项目。

做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本质上是要明确自己可承受风险的最大值。而财务世界的衡量标准,即你手里究竟有多少真实可用的Money。

  2. 现金流与投资为"互助"关系

现金流和投资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现金流是投资的基础和支柱,而投资获取的收益又反哺现金流 ,二者的关系,可以形象理解为一种"缠绕环抱、螺旋上升"的结构。

"现金流"只有是正数时,一切"投资"才有实践的意义可言。 当短期的"现金流"出现短缺或负值的时候,通常我们会转而选择"借贷"的杠杆,缓解一时的"资金"紧张。但通常,我们忽略了"借贷"所带来的延伸效应——即不断需要支出的"利息"。因此,"借贷"带来的不仅仅是"债务",还有被暂时忽略的"支出"所影响的可用"现金流"的(可能的极大)损失。

所以, 一切的"投资"行为背后,所要去理解的,不仅仅是"收益率",还要慎重考虑因此而带来的"现金流"损失情况。 如果出现连续的"现金流"为负的情况,离破产也就不远了。

永远要明白, 在可承担的周期和债务负担内,无法"变现"的"投资",对于个体而言,没有价值可言。

  3. 可持续发展的精简要义:综合收入>综合支出

"收入>支出",傻子都明白的道理,但是真实实践里,却常常被我们玩笑似的忽视。

这个逻辑与上述我分享的"现金流"以及"能力范围控制"的思路是一致的。只不过,当我们着眼于"投资"带给"现金流"的影响时,往往疏忽了常规性"开源"和"节流"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的"初期"阶段,任何$100花费上的节省,以及$100的加薪,对于当下可用"资金"比例而言,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 勿以收入少而不为,勿以花费小而为之 "。

控制一切无附加价值且不必要的"支出",是迈向"财务自由"实践的第一步。

我们所谓的"精简"并不代表"贫乏",而是我所拥有的都是必需且最精华的。 这其实与"断舍离"的逻辑如出一辙。

  4. 合理借用银行杠杆:投资周期收益需大于借贷周期利息

在财务管理的初期,借用"银行"杠杆投资的首要考量: 一方面,自己的手中需有一部分比例的"本金"(即"现金"),只把"杠杆"作为附加手段;另一方面,需充分考虑投资项目是否可以获得周期收益,且此部分收益必须能够覆盖借贷的周期利息。

这跟买房投资(非自住)是一个道理。假设以澳洲房产投资为例,我们选择了一套70万四室的House,计划购入五年内便将其卖出。我们投入20万的首付款,向银行借贷50万,采用前五年"还息不还本"的策略,期间每月需还利息$1,600;同时,当我们收房后将四间房全部出租,每月租金收入$2200。此时,借用银行杠杆所带来的短期周期收益大于借贷的周期利息,每月通过房产,我们可以获得$600的净现金流支持,而这部分钱可以加码到其他投资项目或者必要支出上。

当然,这个例子相对而言比较"西方特色",毕竟,"只还息不还本金"的政策在国内似乎还不太现实。但其实,这才是一种更为合理的理财思路,在通过投资获得的额外"被动收入"的同时,还将风险合理掌控在最小的范围内。

一个关于“买房”的附加思路,可能不成熟且片面,仅供参考:

上述这个例子中,我们自觉不适用的两个点,一个是通常我们买房主要为自住,另一个是我们的还款规则并不那么灵活。

但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呢?

我们没有从房子身上获得周期收益的最大原因,是否是因为在当前的贷款政策下,我们切入的时间点不合适所引起的呢? 

现行的贷款政策多数是30%首付,以我在家乡买的房子为例,130平三室两厅,首付不到三十万,贷款50万,等额本息每月还款3100元,当地同类住房的租房成本大概在2000左右,所以如果按投资考量,净现金流为负数。

但是如果,我们将首付比例提升至50%呢?同样的贷款政策下,每月还款2100,租房收入轻松覆盖还款支出(注意,其中还含本金,之后每月的利息会逐渐减少)。 

所以,“杠杆”创造现金流收益,永远都具有可行性,但前提条件是,自己是否有匹配的能力与合适的时机。

 5. 拖垮自己的,是高企的银行债务和大额或意外消费/支出

单一"银行债务"的正反面作用,前述四点已明示。但 我们往往忽视了一条恶性循环,即"越没钱越借钱"。

在前三盘游戏中,碰到价格合适的"股票"想买,遇到"房产"想购入,"创业项目"想投资,"借钱"给亲戚朋友也不犹豫,连"限量版金币"也不放过。于是,不断地购入"资产",不断地向"银行借贷",最后"债务"高企,"利息"一项超过了单期支出的70%,"资不抵债",终于"破产"。

同时, 你永远不知道"意外跟明天哪一个先来" 。一连"生了四个孩子",又"嫁出去俩",还遇到"天灾"连续四轮失去常规工作"收入",这些"意外"的来临,导致即便我手里尚有"一万"多的"现金流",最终也没能撑过两轮。

有没有发现,这跟我们现实的生活是多么的相像!即便我们没有经历过如此高昂的"成本"环境,但我们也确实多少遇到过类似的窘境。

2018年,我从某宁离职后的5个月里,所面临过的就是类似的困境:每月固定要还的房贷、信用卡,要交的房租,临时起意出国旅行一个月的短期大额支出,以及后续求职时一个意向职位长达一个半月的刻意拖延。

如果只是简单计算,似乎五个月的时间,并不应该对自己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但这五个月对于现金流的损耗,恐怕也只有我自己能够真正了解和清楚。

  6. 切莫忽视本金的偿还

是否选择提前偿还本金,现实世界里,似乎是一个很技术性的考量。

每一轮游戏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同样一个界面,上面放着两个按钮:"Repay"和"Borrow"。这样的设置,其实是游戏在不断地提醒告知你, 记得及时还款,否则后悔莫及 。

但最初的几轮里,我总是下意识地忽略这个按钮,即使手里有了很富足的"现金流",也极少选择"还款"的选项,内心的OST是:既然有了更多的"现金",何不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个时候,人是异常不理智的, "牛市"中我们高估自己挣钱的能力,"熊市"里我们丧失赚钱的信心,不断循环 。

我被手头"五万块"的数字蒙蔽了双眼,也低估了每轮近$8,000定期支出以及$-3,900的"净收入"的"啃噬"效果。而"8000块"的支出里,"借贷利息"占了2/3。

所谓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俗语里,藏着最真知灼见的道理 。"再借不难"的"难",不再是难易程度的评估,而是对于借款者资产和心理上所增加的"负累"的一种评价。

双腿绑上2.5kg的沙袋奔跑,尚能锻炼你的腿部肌群,但绑上25kg的话,或许腿就残废了。

  7. 谨慎对待银行提供的大额、长期、较低息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

游戏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一个"投资"选项:某"银行"提供一份"成本$2,000"的理财产品,每期兑付"$10",如果不遇到可销售的"格子"或者"濒临破产"的境况,是没有机会"出售"的,也即需"长期持有"。

刚开始,我会买它,因为"投资额度"相比"房子"一类的资产要少很多,但是有"固定收益"存在,尽管额度少,但总觉"聊胜于无"。

但几次濒临"破产",变卖资产的经历,让我发觉这种"理财产品"的鸡肋所在。看似存在稳定的"周期收益"的背后, 一方面"现金流"变得禁锢不再灵活,需要紧急支出时甚至会损失本金,另一方面,收益对于现金流的支持作用微乎其微。

当然,现实生活中,需要依个人自身情况来定。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对于持有闲散资金且存在长期理财需求的人而言,也是一种稳定低风险的选择。

  8. 判断投资资产价值的方式:"让子弹飞一会儿"

有些资产最终可以变现,但有些资产的投资根本上只是一种消费行为。比如,我们经常会举的汽车和游艇的例子。在所有的会计准则下,他们都被视为资产,但我们很清楚地明白,汽车和游艇是消费品,他们不会带来任何资产的增加,只不过相比于其他消费品而言,他们还存在着相对比例较高的剩余价值。

对于一项资产投资对于自己的价值高下的判断,其实游戏里告诉了我们: 再等一等 。

最优资产自然是,既能提供短频快的周期收益,还可以在长期持有后,具有增值的变现能力。 比如,被调侃多年的房产投资(当然需要较准确择时)。但真实世界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种完美的投资组合可遇不可求。 我们往往是从短期收益或者长远效益的角度,来决定针对某一个资产项目的投资。

游戏中,引入了投资"初创公司"的选项,但是也明确告知创立初期不盈利;甚至还加入了明确"每期赔钱"的资产项目。短期看,这些项目一定是负累,既占本金,还要平添日常支出,但将时间线拉长,他们在后期发力所创造的价值,便很有可能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当已经决定买入某个项目时,与其频繁操作,不如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静观其变,"

让子弹再多飞一会",再来做后续的决策。

   后语

以前我曾写过,我是一个 崇尚自由的人 。

但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即所谓成长,让我也不得不去面临一些曾经被自己鄙夷的不是问题的问题。后来我发现,所谓"自由"的获得,并不一定是简单意义上的"行走在路上",更多的是"不被禁锢的思维和想法"。

对于财务管理的嗤之以鼻,很明显也是一个固步自封的狭隘想法。既为自由,便要接受所有对于自己"自由之路"有益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在自己面临困境和抉择的时候,多一条路总好过漫无目的地撞南墙。

以上的八个观点里,并非专业知识的分享,也仅供大家参考。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也点进文中游戏的链接或者文末"查看原文",试着按自己的想法玩上几局,或许,你的收获,比我所写的这些文字要深刻得多。

20200909 Melbourne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