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汴河街的湖湘特色小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在家里憋了八个多月,终于能出门了,就想去岳阳看看老人。朋友知道要去岳阳,说,“一定要去汴河街走走,就是岳阳楼景区的那条复古商业小街,街面有一家网红小店,“湖湘特色小吃”,一定要去坐坐。”问有什么特色,朋友性子急,挥着手,“反正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糖油粑粑、仙豆糕、虾滑、猪油拌粉等等,好吃好吃,一定都要尝尝。”

路上有点堵,熙熙攘攘的车流时快时慢,大家放飞的心情一样,早上从武汉出发,到岳阳已是下午了。简单吃了点饭,傍晚去岳阳楼走走,沿景区往西是一条湖畔景观大道。按每天的习惯,顺着大道慢跑了个把小时,一头热汗往回走,想起朋友推荐的店子,就拐到了景区前面的汴河街。

弯弯曲曲的复古小街铺着青石板路,两侧铺面是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街上游人很多,热热闹闹,已经完全恢复了昔日的繁华,看不到丁点疫情肆虐的影子。往日在店铺里的经营很多都搬到店铺前面,小老板们不断用湘味普通话高声叫卖,“姜糖”、“香干子”、“糖人”、“十三村”等等,不少。和多数旅游景点一样,也有很多卖工艺品纪念品的,少不了印上“岳阳楼记”的折扇、水杯、汗衫等等,不一而足。

顺着人流往前涌动,在小街中间一个戏台边上,看到一个铺面门口的摊位游客格外多些,围了好几层人。摊位前几个干干净净的小姑娘利利索索地忙乎着,摊位上的招牌写着“仙豆糕”、“手打虾滑”,再往上看看铺面,果然就是朋友推荐的“湖湘特色小吃”。

店子里面有几排座位,坐着一些点了小吃的游客,瞅瞅还有空位,也进去坐了下来。老板是个敦实的中年汉子,看到进来的人满头大汗,赶紧笑嘻嘻地递来一包纸巾,又端上一杯凉开水,“擦擦,擦擦虚浮(舒服)些”,满口的湖南普通话。

店子不大,也就五六排面对面的双人座位,靠门口墙上挂着一幅书法“湖湘特色小吃”,也有一个柜台,摆着湖南特色的剁辣椒等调味,柜台上方是中国风的菜单,每个菜品写在褐色的木板上垂下来。店子收拾得整整齐齐,非常整洁,不像一般风景区的小吃店,倒有点高尚社区咖啡店的雅致。

跑完步不是很饿,尝试着点了“手打虾滑”。两分钟后端了上来,也是一次性的小碗,淡黄色,镶了深色的边,透着精巧。琥铂色的清汤里飘着几坨粉红色的虾滑,撒些小葱花,汤水里还有蒜蓉,尝了一口,真的是鲜香,忍不住几口把虾滑吃了。碗底是粉丝,还有两片黄瓜,虾的鲜味配着黄瓜的清香,再加上小葱花和蒜蓉,确实是非常美味的搭配。

吃完啧啧称赞着,又让老板把仙豆糕每样来了一块,也是很快端了过来。端来问问,才知道朋友嘴里岳阳楼很有盛名的仙豆糕是用面粉和上鸡蛋做皮,分别用紫薯、榴莲、红豆等等做馅,烤制而成。味道也很好,很受女孩子欢迎。

在店子里看看没有发现糖油粑粑,问老板,老板说也是他的小吃,不在这个店子,在斜对面不远处,说着,也让对面店子的小姑娘端来一碗。糯米拌了白糖做成的圆圆的粑粑跟蜜蜡一样卧在瓷白色的小碗里,碗里盛了一些熬煮用的糖油,竹签挑起来吃一口,满口的糯香又有焦糖特有的甜,舒服。

一碗虾滑、几个豆糕、一碗糖油粑粑,吃得饱饱的。听说还有更有名的臭干子、猪油拌粉、湘味米豆腐等等,可惜只能再来品尝了。

看看已经晚上八点多,店子里游客略微少些,忙忙活活的老板也有些空闲,就拉他坐下来聊聊。聊了几句,发现怪不得店子布置得很有品位,原来老板老家是岳阳附近的人,十几年前在深圳一个艺术品生产厂子做设计总监,后来年纪大了,不想离家太远,又特别喜欢美食,就回来创业。十来年时间,从一个做臭干子的门面,发展到拥有一家“味爱”喜茶店、一家二层楼的小吃店的三个店子的老板。喜茶店和臭干子店相连,店子设计得也很有特点,老板的儿子画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卡通画装饰店面,弄得有些婚庆公司把店面作为背景给穿婚纱的新人摄影。

“三个店子各有特色。前一段湖南卫视来汴河街录制节目,下着雨,中午吃饭,录节目的孩子们找遍店铺,最后还是选择了这里吃饭,粉丝把店铺围满了”,老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很自豪。“但是也有遗憾,当时客人太多,忙不过来,没有来得及让明星们在店子里合个影”

“三个店子,都做掐(吃)的,主要是真材实料,面粉、糯米粉、油等各种原料,必须是大超市采购,虾滑的虾必须是新鲜大青虾,这些不敢马虎”,敦厚的老板说起他的食材,本来笑嘻嘻的,忽然就严肃起来。“还有,所有的服务员,都是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一来素质高,二来也帮帮这些孩子们”。

旅游旺季,每天要忙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才能收摊,早上八点又要开门,很辛苦,但是看得出店子里的服务员都很努力,脸上洋溢着兴奋。

旅游到一个地方,很喜欢品尝当地小吃,也只有各处小吃最能体味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有时旅游景点的小吃徒有其名,品尝过后会有失望和遗憾,但是岳阳楼汴河街的这家小吃店不一样,值得向喜欢旅游的朋友推荐。如果一行人多,可以把店子里小吃都尝尝,会有更好的美食体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