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最短暂时间跟医生描述自己病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2

如何在最短暂的时间跟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问,学会了以后挂号看病真的可以事半功倍。

此病主要是哪里不舒服,怎么样不舒服。比如我肚子痛,一阵阵地绞痛。

此病什么时候开始,症状持续时间。比如我1天前肚子痛,每次痛1小时,经常反复。

有没有去其他地方看过,怎么看的,或者自己有没有服药。比如我之前去社区医院看过,做了B超没有发现问题,自己吃了几颗抗生素,没什么用。

比如我3年前有过类似情况,结果医生诊断为肠梗阻。

比如告诉医生自己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有其他疾病。

该患者3年前有过肠梗阻,患者自诉和今日症状非常相似。而此次是1天前开始腹痛的,每次痛1小时,经常反复,呈一阵阵地绞痛。在外院做过简单的B超检查,没有发现明显问题,吃抗生素效果也不好。

这样子,医生就会非常清晰地直到下一步该怎么做,而且,最后如果开药,也会考虑到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合并症,避免药物禁忌症。

我是骨科王医生,希望我的回答您会喜欢,记得加关注哦!

在门诊看医生的时候,请记住三个关键词,第一叫症状,就是我有什么不舒服,比如是上腹部的疼痛或者闷胀或者是其他的不舒服,第二是部位,比如说是头痛还是脚疼,还是肚子要说清楚,第三是持续的时间,比如我这个症状是两个小时以前,两天以前还是两个月以前。当然如果是时间比较长,那还要跟医生讲清楚,我有了这个症状以后,我曾经到了什么医院,做过什么检查,医院做了什么处理,处理以后变化怎么样都要说清楚,还要记得如果是外院做了辅助的检查,要把所有的检查检验以及用药的资料都要带上。只有把这些说清楚,然后医生才好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出一个比较快速的判断,下一步应该进一步做什么检查,或者是治疗方案做一个进一步的调整。

还别小看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感谢问题的提出者,因为这还真是一门学问。

很多人在来求医问药时,说的话总是云山雾罩,只有抽丝拨茧才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医生根本不是在看病,而是在破案、猜谜语!相信这是很多医生在出诊时都会遇到的情况。

而在患者看来,医生给自己的时间总是很短!

有时患者感觉自己明明只说了一两句就被医生打断,其他话都被噎了回去;有时患者离开医院了,还想起来有些重要的问题没有问,有些事情没有讲;有时患者感觉自己说的很多也很到位了,可医生为什么总还要问来问去……

比如一个人因为头痛了十多多天,吃了各种药也没有好,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吃不好饭,最近5天夜里还失眠,晚上2点才能睡,睡了不到1小时就会被疼醒,白天也没有精神,然后血压也升高了,心也开始发慌,然后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了很多种病,然后去找医生看病。

第一种问法:大夫,我头痛好多天了,最近还严重失眠,血压也高了,心里还发慌,你看看我这是怎么了?

第二种问法:大夫,我突然头疼好多天了,吃了止痛药也不管用,最近几天还失眠,经常痛的一夜睡不着,一量血压还高了,心率也快,心里也有点发慌,你看看我这是怎么了?

第三种问法:大夫,我突然头痛10多天,最近5天疼的失眠,每天只能睡1个小时,吃了XX药和XX药一点效果也没有,今天早起一量血压是170/95,心率105,原来都正常,最近感觉心里慌,你看看我这是怎么了?

看起来好像是第一种说法字最少,应该也能说明问题,其实,医生最喜欢的是第三种说法!

因为医生在看病时,需要的是患者用最少的字把最重要的关键点都讲清楚,而不是还需要医生在问一遍的“废话”。

比如第一种问法,医生就得问疼多少天了,用过什么药没有,失眠到什么程度,和头痛有没有有关系,血压有多高,什么时候 量的,心率是多少,等于把这些患者要说的话再重复一遍。

至于第二种说法,看似比第一种要具体一些,其实也基本都是“废话”。

而第三种说法,虽然看起来话多一些,但全是干货,医生反而能节省更多时间,这也是医生最喜欢听到患者这样来沟通病情!

因此,看病时要学会 抓 “ 重点” ,这个“重点”并不一定是病的重点,也许是疾病最开始的症状,也许是最急需医生帮助解决的地方。但一定要包括时间、数值等细节。

另外,看病时还要 分主次, 患者要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来看病的,看病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千万不要把想解决头痛问题时,把更多重点描述在白天精神不好、夜里失眠等方面,因为病情只要讲清楚了即可,说多了反而误导医生的分析。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 做笔记, 如果有些事情认为很重要,如果怕忘记了,可以提前记录下来。比如现在吃的药和这个药有没有可能起冲突,家里的药还能不能继续吃等。

都说时间就是金钱,这点在看病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去医院,选科,挂号,等待,进了科室,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就为了向医生准确说明自己的问题。

如何高效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还是很有讲究的。

别看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生,尽可能清晰明了沟通症状病情,是进一步治疗的关键。

重要的信息越多,诊断出现的偏差越小。

其实向医生说明自己问题的过程是有一个固定的「套路」,总结为四点:

第一步:告诉医生生病时最主要的情况。

比如哪里不舒服?不舒服的感觉是什么样?已经持续了多久?

第二步:告诉医生说明现在疾病的情况。

比如身体在什么情况下会不舒服?(饭前?饭后?睡觉时?)有没有其他症状?(头晕耳鸣?)有没有去其他医院检查过?(检查结果如何?)

第三步:说明自己之前重大医疗经历或者病史。

比如有没有得过什么重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经历过什么外伤或者手术?现在是否还在服药?是否有药物过敏?

第四步:向医生说明自己个人及家族的一些情况

比如自己的婚育情况是什么?是否有抽烟饮酒不良嗜好?家族是否有遗传病史?如果是女性则要说说姨妈情况,准备备孕的夫妻也可以告诉医生自己正在备孕等。

基本这四步套路一过,医生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关于你的大量有效信息。

1.准备好自己既往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历本、影像学片子、各种报告单、治疗药物卡(输液单)之类的,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内容主要是此次要看疾病的相关资料,其他相关疾病的资料也可以带上,但是分类收好,以备万一医师需要了解的不时之需。

2.简单明白的讲述自己最迫切、最难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详细说明具体时间,比如“咳嗽1个多月”,就远比“咳嗽好久了”要省时省力的多。

3.详细说明自己其他存在的症状,准确无误的回答医师提出的问题,用有或无来回答。

4.如果此次看病之前有关其他治疗,最好把曾经服用的药物外包装带过去,以帮助医师更加准确的了解病情发展。

5.最好空腹去医院

目前各个医院门诊量往往很大,门诊医师工作量巨大,接诊时间比较短,作为病人,确实需要更好的利用有限时间,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让医师迅速了解病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思考分析病情上,更有助于看好自己的病。

先简要介绍,谁,哪里、怎么不舒服。

再展开具体描述:是谁,

性别,(有的病男女发病不一样,有的指标男女也不一样哦。比如说血红蛋白,比如说雌激素、雄激素等等。)

年龄,(不同年龄段,病情的起因和发展、治疗发展都不一样。比如牙齿松动在有乳牙的儿童和恒牙的成人就完全不同。)

人在哪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不同,也有不同的地域病,比如湖南地区因为嚼槟榔而造成的口腔癌较其他地区要高很多。)

如何不舒服,(有没有红?有没有肿?有没有痛?有没有痒?有没有流脓?有没有发热……)

最开始发生的时间?地点?(咳嗽,在早上、白天、晚上发作可能是不同的病情。)

由什么诱因开始的?(可能能帮助找到食物中毒、食物过敏或者发病的原因。比如因食用发红的甘蔗而呕吐。)

怎么发展的(越来越大?越来越痛?并没有什么感觉?……)

在哪里看过什么医生,做过什么处理?(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吃什么药?做了什么手术?……)

病情有什么变化?(吃药好一些了么?并没有什么改变?是不是变得更痛了还是慢慢不痛了?……)

现在是因为什么问题想请教网络上的医生?(治疗的方案?某种治疗方案的价格?更好的处理方法?平时饮食起居要注意什么?……)

如果是更加复杂一点的疾病,特别是慢性病,全身的病,比如肾病、心脏病、最好一并附上以前得过别的什么病?做过什么处理?

直系亲属有什么病?

有什么传染病?

有什么药物食物过敏?

并且,如果是网上问医生,建议千万别发语音哦。语音有时有歧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哦。比如说“煤油过敏”可能会被医生理解为“没有过敏”。

最近一直给学生培训如果 汇报好病例,其实我将的内容中的一部分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般患者就医,都有和医生说来看医生的目的。

医生要诊断一个患者的疾病,一般是根据三方面:

1、患者的病史,就是患者这是就医的主要症状,比如腹痛,一般要说清主要症状发生的原因,持续的时间,还有什么伴随症状,最近休息情况,二便情况,一定都要说清楚。其次还有平时有什么病,经过什么治疗,效果如何。比如有高血压,得了多少年,血压多少,吃什么,吃药控制情况。

2、还有一定描述清楚身体哪里难受,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查体,重点是出现症状的部位。

3、化验和辅助检查,一般是近期或者进几天的化验,包括血尿便等,还有其他的心电、彩超、CT等。

一般这三方面都符合一种病,基本就可以诊断了。

所以你如果是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呢?

那就要描述这次主要就医的症状持续时间,是否有诱因,自己原来有什么病,是否有慢性病,怎么治疗的,效果如何,还有最近做过什么检查拿给医生。

把上述的情况组织好语言,在3分钟内说完,等着医生提问。

如果你是这样患者,每一个医生都会非常高兴的。

如何在最短时间给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

时代在发展,生活节奏在加快!加之人们生活在提高,对生命更加珍惜,身上稍不适就上医院,若自己或基层医院怀疑你可能有较复杂的病,加上交通方便,许多病人(包括农民)都会赶到大城市来看病,一般医院还不放心,要找顶尖医院,就拿西安来说西京医院,交大一附院,二附院等医院每天病人比大超市的人还多,大厅,过道到处挤满病人或病人家属,门诊一亇医生经常一亇早上要看40到50个病人(专家例外,但号很难挂),平均4一6分钟要看一个病人,这样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了解和互相沟通时间就很短,常问几句,处方或各种功能辅助检查单就从电脑打印机里吐出来。你还想问医生些问题,他已喊下一亇病人了,意思让你走人了,这也是近多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故为了节省双方的时间,在看病前病人应作好以下准备。

一、找对科室,现在医院分工细,一亇内科就分了消化内科,肝胆内科,神经内科,心脑血管内科等等,科室挂错了,你和大夫讲不下几句,他就会说你到某科去看吧,白躭误了几亇小时的候诊!

二、若是初诊或在外地已作过一些检查,可向医生直说,外地怀疑是什么说,医生一般会看一下外地的各种检查单,然后会自动问现在情况,简单告知,医生会建议再作那些功能辅助检查,待报告出来后或确诊,或进展情况,再谈治疗。时间不长,但可能患者很满意!

若在外地没有看过,是真正的第一次看病,见医生前,要想好觉得身体不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疼痛而言,应讲清部位,时间。如上腹部疼痛部位在左侧,纯痛,时轻时重历时已一月。这正是医生所要的“主诉”,你说完了医生会主动补充问一些简短内容,甚至会摸摸你的肝区和一往可否作过何种检查和治疗情况,然后便会开出让你要作的功能检查单等,这样没有废话,医生的考虑也较集中,若医生估计问题不大,也会开出处方,让先治疗,不好再来,这种医患沟通时间也不会长,对双方时间都是节省。

很简单,就是哪里不舒服就直接说,不要和医生扯家常,相信他没时间,你的时间也宝贵的,医生是专业人士,很快可以做出判断,如病情复杂则需要考虑住院治疗,反正一句话,医患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这样子才会有好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