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王朝所有官员名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有:高斌、刘墉、和珅、章佳·阿桂、王杰等等。

1、高斌

高斌(1683-1755年),字右文,号东轩,奉天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清朝中期外戚大臣,慧贤皇贵妃之父,著名水利专家。

高家原为汉族,为内务府包衣。其女受宠册为乾隆嫔妃后,抬入满洲镶黄旗,赐满姓高佳氏。雍正元年(1723年)起,高斌历任内务府主事、苏州织造、广东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江苏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江宁织造、江南河道总督,官至吏部尚书、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务。

乾隆二十年(1755年)三月,卒于任上,终年72岁。追授内大臣衔,谥号文定,命与靳辅、齐苏勒、嵇曾筠同祭于河神祠,入祀京师贤良祠。

2、刘墉

刘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3、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

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

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4、章佳·阿桂

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

乾隆三年(1738年)中举,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乾隆十三年(1748年),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事平后,移师驻伊犁,提出新疆屯田建策并获采纳。回朝数年间,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四川总督等。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副将军之职偕经略傅恒领兵与侵扰滇境的缅甸军交战。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再次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历时5年,运筹战事,多合机宜,两次督师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的进兵方略。嘉庆二年(1797年),卒,时年81岁,谥号文成,编有《军需则例》15卷。

5、王杰

王杰(1725年-1805年2月9日),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清朝状元、名臣,有清一代陕西第一名臣。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

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吏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嘉庆帝即位,仍为首辅。

王杰在朝四十余年,忠清劲直,老成端谨,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嘉庆十年(1805年),王杰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追赠为太子太师,谥号文端,祀于北京贤良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章佳·阿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