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却卖不动,新能源不敢再随意降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06

降价却卖不动,新能源不敢再随意降了?
国内新能源车企,可能已经不敢再谈降价的事了。
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降价潮,有燃油车也有新能源车,后者包括了特斯拉、小鹏、问界、极氮等品牌都有了一些降价的调整来应对市场节奏。一时间,价格战成了车市主基调。
不过,降价的确不一定能带来销量的增长。
小鹏汽车销量跌了47%、问界、1.16万辆甚至不及单月销量好、极氮的销量也仅多卖了2000台左右。以上,是部分降价车企的销量数据,可见,降价不能直接与销量划等号。目前现状是降价已经不能有效的刺激市场,换不来明显的销量增长。更讽刺的,在消费者官网等降价的特斯拉又开始了涨价,似乎也选试着新能源市场价格战已经告一段落。
为什么降价也换不回销量?我们期待的新能源降价潮还能来吗?
多数车,越降价越不好卖?
国内新能源车市,渗透率1%到30%,这个市场份额的渗透率是非常快的,国内卖出了524.9万辆新能源车但产量是比销量整整高出60万辆的,达到了666.5万辆,也就是说去年底还有80万辆新能源车成了库存车。
乘联会给出的数据是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量为148万辆,而上险量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为122.3万辆。也就是说增长了25.7万辆的库存车。然后,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环比下跌8%左右,可能真实的新能源车库存量已经接近了106万辆左右。
新能源车市场,增速太快了。
越来越多的库存车积压,也预示着一个信号,新能源车的实际消费水平可能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势。现在新能源车市场,品牌很多,生产量也非常大,而且大部分传统企业开始转型之后,新能源车的产量也是巨大的,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可选的商品太多了可以说,现在的新能源市场,是比较饱和的状态。
于是,市场饱和让车企开始了价格调整,想刺激一波消费者来购买产品,但市场中多个品牌集中的价格调整,反而让消费者更愿意在观望期多停留一些时间,起到了反作用。另外,就是接受新能源车这类产品的消费者,仍然不是大多数群体,更多一部分人还是坚守燃油车产品,也导致了新能源车市场的受众群体相对有限。而为期数年补贴政策,加速透支了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
但高消费群体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理想不涨价也不优惠店内仍然是一种不愁卖的状态,一线城市展厅主销产品L7和L9单店每个月能交100多台左右;特斯拉,涨价之后根本不影响终端销量,反而销售反馈Model3的提车周期略微变长了一些 (官网无变化) ;蔚来,单店每月50台左右的订单量,会送一些辅助驾驶、免费换电池这些权益。
以上只是北京终端市场的现状,而在上海蔚来和特斯拉的市场表现要更好一些,分别能达到单店月销100台和150台的水平。这间接反应了一个市场情况,有能力消费的人,还在继续消费升级,而且不关心降价、涨价与否,价格能够接受就会购买。
而中低消费水平的消费者,目前应该是分为两派,第一是已经购买过新能源车的、第二部分是等待降价观望的。
那么,对于如今的新能源车市场来说,降价,还有可能吗?
降价潮,轻易不会再出现
从表现来看,新能源车的降价只不过是虚张声势。降价,谁都可以降,但并不是降价之后就都把产品卖出去了。如果降价一定能对销量起到刺激作用,那应该也不会有那么多库存车的出现。
并不是所有商品,在所有情况下,降价都能带来销售量的增加。
而且,目前我们所处的新能源车市场中,现状是消费者手中保有量已经增加到一个相对高的点了,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了1310万辆。新能源汽车绝对销量值这几年确实在不断增长,但是销量的增速却也在逐渐放缓;对于车企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兆头,预示着愿意买车的人比去年少了,而且这个市场非常有限会不会有品牌学习特斯拉?涨价?
大概率不会,不具备不可替代性的产品没有勇气带头先涨价,涨了就是帮了其他品牌一把,保持现状就已经算是很保守的方案,不涨不降很可能是接下来中低端市场的常态了。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普通品牌的产品,应该很少会再提及降价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降价现在已经解决不了销量的问题,如果继续选择降价来促进销量的话,可能会伤及利润率,那这种销量不要也罢,反正也不赚钱。那么,究其销量上不来的原因,对于普通品牌的产品来说,第一是消费者手里的保有量很大、二是商品的可替代性很高。
而随着消费者手中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增加降价,就根本无法再促进销量的增长,除非是一个现象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推出低价格车型之后销量仍在高涨,否则频繁的提及降价反而只会伤到自己的利润率。而且,扎堆在低价格区内的产品,现在也变得多了,尤其是低价格产品之间也很难做出区隔,续航、配置、车型都大致相同,消费者可选范围太大。
高端品牌的产品,还是有可能降价的。
它们现在主要做的是去一线城市挖掘存量市场,这也是为何大部分在一线城市的豪华新能源品牌,都非常积极的想去把用户的现有车型评估、积极让消费者试驾自家产品,都是想让有能力的用户进行一次消费升级。而一般这些品牌,是不会轻易喊出降价的,即便降价也只是车价优惠几千元,再加上送一些价值万元左右的权益,但当它们在一、二线城市挖掘存量市场受阻的情况下,不排除有降价的可能性。
但是,话说回来,它们之间就很容易在车型、配置、驱动方式甚至补能方式上做出区隔,所以彼此之间保持着非常高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即便期待着高端品牌的降价,也别抱太大希望,这种可能性很小。
其实今年新能源的市场环境,是和以前任何一年都不同的,没有了补贴政策,而且比亚迪的体量也发展成了年销百万台的级别,今年比亚迪和特斯拉将会包揽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大部分销量,而剩下的部分留给其他品牌去填充。
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有些车企降价,带来了销量的提升,而有的车企降价也卖不出去,或许这只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的开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