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漂亮,五百块摸一摸”,滴滴还能活多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5-21

最近滴滴被爆出来的丑闻一件又一件,关于滴滴的一些负面讨论也是甚嚣尘上。在我看来,如果滴滴任由这样的事态发展下去而不想办法解决的话,那它肯定活不长了。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太小了,从它在这几件事爆出来之后的态度看,滴滴公司还是很积极的在调整和整改的。

网约车作为一种服务类产品,客观来说,是被市场认可并对大众的出行提供着很大便利的一种产品。它的出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市场在自主地进行产品的整合和选择。

但是,任何一种产品的问世和推广,都要符合政策的要求,且能保证使用者的基本权益,才算是一种有价值的好产品,反之,它就要受到市场的监督,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滴滴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还是因为对自己的产品没有做好监管,没有将产品投放市场后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隐藏的危险考虑得更加完善。相当于一个产品创意是好的,使用也是便利的,但是在出厂之前却忽略了质检。

看上去这是个微乎其微的小问题,然而产品投入市场后一旦出现问题,每个问题都将是影响全局的大问题,甚至还会损害到使用者的权益,这是最不容忽视的环节了。

滴滴如果能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慎重给出解决方案,并在监管环节能做到更加全面,层层审核不再流于形式,认真对待自己的产品,认真对待市场的反馈,把保障使用者的安全作为第一要素去改善自己的产品,我想,大众对滴滴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毕竟,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这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

第2个回答  2018-05-21

2018年度热词里,我想一定会有一个词,叫做“滴滴”。

今年的滴滴为无数自媒体制造了无数篇十万+,层出不穷的事件简直堪称创业公司之最。相比较而言,到底是树林大了什么鸟都有,还是滴滴自身因为资本膨胀和速度加快已经暴露了问题?

‍‍事件起因源于5月19日,那个时候,空姐遇难案件的悲痛还没有消除,湖南长沙又爆出一女子坐滴滴时被司机骚扰。该女子称,司机先是约她吃饭,被拒后还反锁车门不让她下车。音频中,司机声称自己老婆怀孕,表示:“你这么漂亮,500块钱不做别的,就摸一摸。”女子非常崩溃,不停要求下车。‍‍

到底是这些案件给了一些滴滴司机不良企图的“歧视”,还是滴滴在接到一而再,再而三的举报之后,不封号不追责导致恶劣后果?

暂且抛开道德因素和管理层次,单从资本运作角度来看。

阿里巴巴旗下投资了“饿了吗”,还没有选择“滴滴”的原因是什么?

是出于刚需程度考虑。

吃饭和出行,谁更刚需?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

在瑟瑟发抖的风雪交加的夜晚,或者是电闪雷鸣,暴雨瓢泼的夜晚,你更希望谁出现在你的面前?是一位送外卖的小哥敲开你的房门,给温暖小窝中的你送去一份热腾腾的食物。还是你瑟瑟发抖的站在路上,狼狈的钻进一辆车?

想象一下场景,我想你的选择可能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叫外卖就叫外卖。

所以从刚需角度来讲,外卖行业要好于滴滴出租车的行业,毕竟一个公司最终是要赚钱才能生存,而滴滴一直烧钱,盈利不明朗,负面消息又不断、外界竞争加剧,滴滴的未来真的不乐观。需要找到真的盈利模式才能赚钱,才能生存。

第3个回答  2018-05-21

应该还能活很久很久,就像生病的人经过治疗,越来越健康一样。有时候,我们看事情,不能只看到他偶然的出现了一件坏的事情,就否定了他更多的好事。

在我们的国家,互联网刚发展起来的时候,也是各种乱象,黄赌毒什么都有,但是经过治理和监管,很多乱象已经得到遏制。像互联网这么大的乱,国家尚且能够因势利导,让其成为帮助中国进步的工具,而不是一刀切断,不让其生存,何况滴滴?

现在的滴滴,是我经常用的打车工具,因为在小城市里打车实在是不太方便,尤其是的士司机的素质不高的时候,打个车会让我窝火半天:明明有人在车上,迎面来的一辆的士却挂起空车的牌;迎面跑来一拦车,你拦下了,他问你去哪里,不顺路还不愿意带你;好不容易拦了一辆车,上车后他却在路上继续招揽同路客等等等等,很让你怀疑社会的美好。

因此,我更愿意用滴滴。也许是滴滴竞争大,也许是我运气好,我感觉所遇到的滴滴司机都挺不错,有礼貌,服务态度好,没有遇上我上面说的坐的士时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让我觉得舒服。

现在的滴滴,我觉得就是生病了,因为发展太快,监管方面弱了,考虑到的事情少了,作为一个公司没有更多的考虑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没有考虑到坏人会利用他们的工具做坏事,没有想到人性的恶会利用他们。

因此,相信滴滴经过这次的事情后,应该会将自己真正的当作社会中的一员,多考虑一些风险,多提供一些帮助。

第4个回答  2018-05-21

我认为滴滴还会活下去,但近段时间会很不好过。

之前比较少听到滴滴的负面事件,不能说没有,偶尔也有,但比较少,可自从顺风车事件后,各种负面新闻事件此起彼伏。让人会猜测怎么最近滴滴曝出的负面新闻这么多,是不是背后有人在"整"滴滴。

可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本身滴滴存在问题,近几年忙着扩张合并,对自身管理重视不够,对司机审核不严,有漏洞存在,才会有问题发生。就像是一根木头,被虫子咬了一个洞,人们没在意,也没去管它,等过段时间,就会有好几个洞,而且洞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再去弥补为时已晚。

对于滴滴而言,之前滴滴被曝出司机伤害乘客的事件时,滴滴并没有深刻反省,滴滴在全国司机注册那么多人,如果当初没有认真整改,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再加上当前敏感的时间节点,新闻媒体和公众都在关注滴滴,滴滴被曝出的问题也多了起来。

而长沙滴滴司机骚扰乘客,500元摸一下,乘客录音都有,铁证如山,乘客5月19号乘车,现在5月21号,滴滴还是没有拿出处理结果,还在说调查后给处理结果。而本应迅速展开调查,迅速给出处理结果,平息公众的怒气,可滴滴到目前为止却是没能及时处理,滴滴该反思下了。

滴滴顺风车出了那么大的事,全国闹的沸沸扬扬,滴滴这才下线一周顺风车,才进行整改,可即便整改了,女生都不敢坐滴滴顺风车了。滴滴的业务订单量肯定受影响。而滴滴只下线了顺风车,人们也比较常打的滴滴快车,也没有像顺风车那样下线整改。也没有公布快车的整改措施。

我认为滴滴是该各个模块都应进行彻底的整改了。

我是天天爸爸V,喜欢的话点个赞!

第5个回答  2018-05-21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滴滴的新闻可以说是持续发酵,不仅前有空姐乘车遇害的事情在前,中间有人打快车被尾随的事情在中间,现在又有人因为坐顺风车被人性骚扰的事情在后,无论哪一项都将滴滴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方面,很多人都会觉得滴滴其实很无辜,作为一个平台,他也不知道司机的素质是怎么样的,会不会对乘客骚扰,甚至会谋害乘客,另一方面,滴滴却又与这些事情脱不开关系,毕竟用户使用的是你滴滴的服务,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任何一家企业都难辞其咎,你们到底审核是怎么审的?这一点相信所有的用户和舆论都会质疑。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任何一个品牌的塑造既变得非常容易,也会变得非常困难,说容易是因为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简单,成本变得更加低廉,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会拥有巨大的信息优势,原先很多品牌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在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投入,但是现阶段可能只需要借助自媒体做一次事件性营销就足够可以解决问题了。但是,一旦出现品牌的恶性事件,其传播速度也是难以衡量的。

对于这件事来说,滴滴可谓是遭到了重创,滴滴的应对其实很不得力,对于一家企业特别是这种服务C端大众的企业来说,品牌形象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在整个的品牌应对层面,滴滴不仅没能给出一个让舆论满意的答复,即使是整改的诚意也实在是让人不愿多说,因此,滴滴会遭到大的品牌危机,甚至生存危机都是正常的。

谷歌的创始人布林和佩奇曾经专门说过,对于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不作恶可是说是企业的根本,滴滴也需要扪心自问,自己到底有没有做到这一点?

作为一家企业来说,品牌信誉可谓是企业最核心的价值和财富,滴滴现在的问题是严重的损失了品牌信誉,这将直接的导致滴滴陷入不信任危机,从而会引发资金链的断裂,从而陷入破产倒闭的危机,在这方面安然就是最好的先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