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娘家那山高水低的背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王熙凤的娘家,在金陵的四大家族护官符中,排在第三。贾家是公爵,史家是侯爵,王家是伯爵。这几家都是曾随开国皇帝打天下的,王家的战功不是特别高,自然爵位也不是最高。

王家的先祖,被封为都太尉统制县伯,统制县伯是爵位,都太尉是官职,应该是个武官。可是,他的长子后来做的是外交和礼部方面的工作。

第四回写的是“龙王来请金陵王”。金陵是王家的祖籍,江南是王家的势力影响范围。

王熙凤曾说听太爷们说起过甄家接驾的势派,也羡慕甄家的富贵,这说明,王家虽然势力很大,但不如甄家。

王熙凤的爷爷生的孩子,原著前八十回有明确记载的,一共五个,长子是凤姐的父亲,次子是王子腾。此外还有三个女儿,王夫人是老二,薛姨妈是老三。刘姥姥年轻时曾拜访王家,那时是二小姐王夫人接待的。王夫人社交才干和兴趣都有限,能做这种管家婆的工作,八成是大姐已经早逝了。看书里似乎也从未提到过王家的大姑奶奶。

王熙凤的爷爷虽然在江南名声和势力很大,但还谈不上权臣。所以王家那时的家境也不算很富有。王夫人和薛姨妈都是在这种家境下长大的,她们都养成了俭朴节省的生活习惯。薛姨妈经常抱怨自家孩子丫鬟不会过日子,她住在梨香院,连门帘子都是家里带来的半旧的。当然,薛姨妈早年守寡,家境越来越差,她节约是应该的。

而王夫人的房间

一连三个“半旧”,写出了王夫人的生活节省,后边宝玉要花三百六十两银子给黛玉配药,王夫人脱口而出:“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王夫人很少爆粗口,这次失态,是因为触到了她的痛处——铺张浪费。

王夫人平时生活节俭,领的月钱花不完,所以能轻易拨出二两银子一吊钱给袭人作姨娘待遇。她的丫鬟金钏死了,她也不补人,把金钏的一两银子加给她妹妹玉钏,免了那一个headcount,据说,她其实心里也有将玉钏给宝玉作姨娘的意思,所以玉钏也提前得到了二两银子一个月的待遇。对于袭人,她其实是抱着卸磨杀驴的打算的。宝玉的姨娘,最好还是出自她自己屋里,才比较放心,金钏不行,就选玉钏,横竖轮不到袭人。

王熙凤和探春发现家里钱不够用,就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广开财源,要么放高利贷,要么经营大观园。王夫人没有开源的本事,只好努力截流。她借着抄检大观园的机会,痛快淋漓地裁减了一批员工。

王夫人很少赏赐人家吃的和金钱,她喜欢赏赐人旧衣服。把自己年轻时的鲜艳衣服赏给丫鬟,便宜还能受到感激,惠而不费。对于赶走的丫鬟,她会把她们的好衣服留下,哪怕那些衣服并非是她赏赐的,她也扣下,再以自己的名义赏给她喜欢的丫鬟。所以王夫人真的是一个非常会过日子的人。

这种会过日子的习惯,必定与自幼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有关。王熙凤的爷爷当家的时代,王家只在江南算是显赫,但在京中不算大富贵,比起贾家来有所不如。

四大家族承袭爵位的都是长子,王家应该也不例外,所以,王熙凤的父亲才是伯爵爵位的继承者。

有人推断说,王熙凤的父亲是庶出,也有人说,凤姐和贾琏也是庶出。其实凤姐在第五十五回,有一句关于庶出的评论:

这话的意思是说,庶出的女儿不如嫡出的女儿,但儿子无论嫡庶都是一样的。凤姐能坦然跟平儿聊这个话,说明在她的个人生活里,从未因为嫡庶之别而受到过困扰,这只能说明,她和贾琏都是嫡出,所以不必为此烦恼。也正因此,连平儿也不大明白嫡庶的微妙分别。

既然凤姐都说庶出的儿子是一样的,那么无论凤姐的父亲是否嫡出,他按排行都该是继承了王家的爵位的。不过,他并不住在京城。

第十三回交代:

凤姐的胞兄王仁,显然是与凤姐父母一起住在金陵。那么,凤姐的父亲,这位王家的伯爵大爷,为何居住在南方呢?想来,早年这位伯爵是住在京城的,所以与贾家来往密切。

王伯爵生了长子王仁之后,妻子又怀孕时,大概是有些祥瑞之兆,八成是梦见了凤凰,所以,王伯爵对这个次子期望很高,按照王仁这一辈取名的规矩,应该取有凤来仪之义,叫做“王仪”才对。不料生出来竟是个女儿,好在这女儿漂亮聪明又健壮,王伯爵就给她取个男孩气质的学名“王熙凤”,并且拿她作男儿教养。

王家是武官,所以并不讲究读书,所谓当男儿教养,八成就是给她做男孩装扮,带她出入社交场所和演武场地之类,这也表明了为何王熙凤与男子打交道从不怯场的原因。因为她自幼就跟男子交往过,所以明白他们的想法,不会怕他们。她自己的心性也像男人一样,要争面子、争利益、独占配偶、卖弄才干、享受权力带来的满足和荣耀。

因为二姑妈嫁到了贾家,凤姐经常有机会来贾家串门儿,跟男孩子们一起玩耍。她的美貌和伶俐引起了贾母的喜爱,所以自幼就把他许配给了贾琏。

王伯爵后来会移居祖籍,一种可能是皇帝派遣他去江南做官,如同甄家类似,另一种可能是他自己身体欠安,于是干脆讨了个闲职回祖籍养老了。

我在我的同人小说《红楼梦前传》里,给这位王家大爷取名叫做“王子服”,这可不是为了致敬蒲松龄的《婴宁》,一方面,服与腾,都是月字旁,像是哥俩名字。另一方面,服与伏同音。兄弟俩,一个伏,一个腾,正是他们各自仕途的实况。

王家真正在政治上有作为的,还是弟弟王子腾。

同样是家族中的次子,贾政走科举不行,只能靠老爸的面子被皇帝赏了官当,五品官已经是他的人生巅峰。

而王子腾虽然也没有袭爵的资格,却凭借过人的才干,抓住机遇,爬到了京营节度使的位子,后来还升成了九省统制,奉旨查边,旋升九省都检点。

贾雨村判断葫芦案时,就有“王老爷来拜”,八成就是王子腾派人给薛蟠案件作指导来了。后来凤姐因为贾琏偷娶尤二姐,又派人左右都察院审理张华一案:

这个王信,似乎地位不高,年纪也不大,才能被凤姐这样呼来喝去的,大概是王子腾的庶子,算是凤姐的堂弟。

凤姐父母回南,京城娘家就只剩下了叔父。王子腾其人老谋深算,应该与凤姐很投脾气,看来他很喜欢这个聪明的侄女,所以凤姐也很敢仗着叔叔的官威横行霸道。凤姐在娘家地位很高,所以娘家的人马也愿意听她调兵遣将。

总之,凤姐穿戴使用的每样东西都是光彩照人的,绝对不会有半旧的东西出现。

为什么凤姐跟她两个姑姑那么不一样,那么奢侈讲究呢?因为到了凤姐小时候,王子腾已经开始得势了。古代升官发财不分家,因为王子腾官运亨通,使得王家在经济上也跟着发家致富了。

第七十二回,凤姐与贾琏拌嘴:

可见,王家确实比贾家有钱,而且由于王家祖上专管外国人进贡,王家的新鲜舶来品很多,物以稀为贵。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就遇到贾蓉要借凤姐娘家送的玻璃屏风。

此外,凤姐屋里的西洋自鸣钟,还有宝玉生日时她送的波斯国玩具,都是极为稀罕的东西。这说明自从王子腾在王家当家以后,王家日子就宽裕了,而且,王子腾夫妇对凤姐就像亲闺女一样疼爱,“老舅太太”,指的是王子腾的夫人。王家兄弟俩,王子腾为幼,北方人管小舅叫老舅。王子腾夫人揣摩了丈夫的喜好,与凤姐往来频繁,虽然已经出嫁,还是时常送好东西给她。

凤姐在娘家也很有长姐姑奶奶风范,王子腾的女儿结婚,她不顾身体不好,也积极参与帮忙。王家嫁女儿,连黛玉也要被派去吃喜酒捧场,可见王家这门亲戚对贾家有多重要。凤姐在婆家的地位,也与娘家的势力有密切关联。

可以推测,凤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深受王子腾的影响。由于生父政途并不得意,凤姐颇有争荣夸耀的理想,父亲不能实现的梦想和荣耀,要在她身上争到。虽然她只是个女孩子,却也敢与“治国金紫”的男人相匹敌,要享受一呼百应、威重令行的权力快感。并且,她认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任何手段都不算过分。可以推测,这也是王子腾的做人原则。

外甥打死人命,王子腾叫贾雨村糊弄了事,贾雨村办事漂亮,合了王子腾的心思,王子腾就保荐他进京,帮助他升官。贾雨村是否勤政爱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听王子腾的话,肯为王子腾所用。

王子腾能爬到这么高的位置,自然也采用过不少不可告人的手段。脸酸心硬,两面三刀,这是凤姐的家学渊源。

王子腾这样一个不择手段、敢于铤而走险的人,最后难免也有机关算尽的日子。官场险恶,强中自有强中手。贾雨村惯于恩将仇报,对于提拔他上位的王子腾,必要时也不会手软。

一朝天子一朝臣。太上皇健在,皇帝就已经上位了,背后定然有不可言说的阴谋。现任皇帝对四王八公都有所忌惮,对四大家族也印象不佳。但是四大家族有三个人是皇帝觉得可用的。

第一个是巡盐御史林如海,他不但博学多才,而且为人圆滑谨慎,办事周全利落,可惜四十多岁就去世了。另一个是美艳的元春,贾府四艳之冠,贤孝才德,皇帝需要宠爱这样的贵族女儿来证明自己的品位。因为有元春,四大家族也确实苟延残喘了一阵子。

第三个人是王子腾,因为王家是武职,王子腾可能在新皇帝逼宫夺位的过程中立下了功劳,所以迅速攫升为京营节度使。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王子腾对于皇帝夺位虽然有功,幕后知情也太多,因此,难免为皇帝所忌惮。后来王子腾又升了九省检点,这个只怕是明升暗降,皇帝把他调离了自己身边。

最后,等到王子腾失宠被下狱甚至被杀,四大家族就真正开始了一败涂地的命运。随着叔叔的倒台,王熙凤的罪行也被揭发,她本人也遭到了贾琏的休弃。王家不可能再收留她(京城的王府可能早已被抄了),她只能拖着血崩的病体,投奔金陵的亲生父母家,最后死在了路上。

王熙凤的失败,标志着王家这种勇武残暴、不择手段以争上位的人生信条的失败。王家从王子腾发迹到垮台,不过二十年的时间,而凤姐的个人兴衰,更是一转眼的事儿。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