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骂人无数,为何对恢复帝制的袁世凯,却有很高的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鲁迅的一生,骂人无数,而且骂人都是不带脏字的。文学界怼过梁实秋,郭沫若,徐志摩,林语堂,钱玄同,甚至一些日本的作家,都被他怼过。

我们来看看他怼梁实秋,这真的是一种含沙射影的高级黑:

双方选手上场后,以文学是否有阶级性这一论点开始互撕,梁实秋宣称自己就算是资本主义的走狗,也不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谁,不像那谁谁谁去领卢布了,接着补刀圣手周樟寿来了致命一击,说有些走狗,因为是资本家养过的,但是没有家,饿的精瘦,成了没人要的野狗,依旧习惯见了穷人就吠,见了资本家就摇尾巴。从此梁实秋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帽子就彻底被扣上了,确实很惨。

就连梅兰芳都被他怼过,怼梅兰芳是因为鲁迅对京剧实在不喜欢,顺道躺枪。鲁迅对京剧叫做国粹实在不感冒。因此不止一次地嘲讽过京剧大敲大打,吵的几乎耳朵疼,因此当梅老板上演黛玉葬花,全国轰动的时候,忍不住跳出来暗讽“看过红楼梦的,自然觉得黛玉是一个穿着印度绸衫,清瘦而忧郁的女郎,谁能想到居然眼睛如此之凸,脸如此之长的”

估计梅老板的铁杆票友看到直接砍人的心都有,但是梅老板还是有过人之处,没有做任何回应,所以鲁迅也没有跟进嘲讽。

就连弗洛伊德也没有没有被他放过。鲁迅对佛洛依德的性冲动驱动人性理论是不屑的态度,他写到,外国的一些吃饱饭的科学家抛出了性是一切人性驱动的理论,于是国内一些吃饱了饭,无事可做的人开始轰然叫好。但是,谁能告诉我,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张着嘴是在找伴侣吗!错!他在找吃的!

鲁迅虽然骂过很多人,但是却没有骂过袁世凯,还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这让很多人都为之疑惑。

袁世凯在近代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民国时期,袁世凯在当时的政坛,非常活跃,据记载,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是这个家族的顶梁。

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虽然没有袁甲三那么厉害,但是也差不了哪里,袁保中是项城县的地主豪绅。袁保中家产殷实,就花钱买了个同知官位。

袁保中的官位虽然是买来的,但是也为袁世凯日后的仕途奠定了基础。据说在袁世凯出生当天,他的叔祖袁甲三刚好寄了信回家,信中谈到了打败捻军的消息。

因此袁保中就为儿子取名“凯”,并按照家族“保世克家、企文绍武”的排行,给婴儿命名“世凯”。袁保中这时候并不知道这个儿子,在后来的中国近代史上,会留下重要一笔。

袁世凯通过一步步的发展,到了慈禧死后,几乎是掌控了晚清的军事力量。据说当袁世凯已经控制住了晚清的军队,这点在日后也得到了证实。

晚清的腐朽不堪,最终爆发了武昌起义,引发了南方诸省的独立。晚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协调之后,溥仪宣告退位,由此中华民国成立。但是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在袁世凯时期,中国这段时期基本上控制在北洋军阀手上。

对于袁世凯的 历史 评价,却是非常的不好,在袁世凯去世后不久,就有黄毅《袁氏盗国记》、胡思敬《大盗窃国记》等丑化袁世凯的书籍刊行于世,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亦给予袁世凯“东方式之怪魔的人物”、“国中极恶之极恶”、“最糟糕之统治者”等恶评。

虽然袁世凯的很多做法,在当时深受世人痛骂,尤其是袁世凯称帝一事,更是成为袁世凯人生的一大污点。但即便如此,骂人无数的鲁迅,对于袁世凯却表现得非常宽容,甚至还给予了袁世凯很高的评价。

民国时期也有过很多位总统,鲁迅在考察民国历任统治者的文化策略时,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中间只有袁世凯略知怎样对待知识分子,对稳定统治最为有利。相形之下,后来的统治者识见浅薄不足道。”

当时人人都在骂袁世凯,鲁迅却比较异常,反而对袁世凯有着很高的评价,难免有人认为鲁迅是在拍袁世凯的马屁。然而,鲁迅对袁世凯的评价,是在袁世凯死之后留下的。

近些年来,对于袁世凯的评价趋于多元化,袁世凯在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近代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他维护国家主权所作的贡献,最后发展为对袁世凯的肯定评价。

袁世凯时期,北洋政府宽松的政治氛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代新文化大师脱颖而出,蔡元培成功地改造了北京大学;邵飘萍、黄远庸两大新闻巨擘一则则“独家新闻”、一篇篇时论文章众口交传。

从这些方面来看,袁世凯在施政方面,还是很有能力的。然而,袁世凯妄图恢复帝制,却成为他一生难以洗刷的污点,不然他在 历史 上的评价,积极正面的将会更多一些。

看到这里,我们也就能够理解鲁迅先生为什么没有骂过袁世凯,还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