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生活中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式教育还是鼓励式教育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因地制宜,鼓励式教育和挫折式教育双管齐下。不是所有的人都越挫越勇,盲目鼓励也会产生自以为是的后果。

01 挫折式教育

(1)什么是挫折式教育?

挫折式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遭遇挫折,从而激发潜能,提高抗挫折能力。但是往往会有几点认识误区:

(2)如何进行挫折式教育?

挫折式教育重点在于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和战胜挫折,它不在于挫折的大小,需要设置挑战的级别。例如,小龙女一开始训练杨过的时候,让他捉小鸟。从一只到两只,两只到四只,最后再到一群,越挫越勇。如果一开始小龙女就放出一堆小鸟,杨过恐怕早就放弃了。如果这件事情,对于目前阶段的孩子来说,铁定无法完成,家长就不要强人所难了。


02 鼓励式教育

(1)什么是鼓励式教育?

挫折式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以一种宽松、和谐、进取的态度完成任务,如果孩子犯错了,家长不责怪、打骂,让孩子在积极正面的环境中成长。但是往往会有几点认识误区:

(2)如何进行鼓励式教育?

针对适当的事情,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言语进行鼓励。

总结

教育应该是一个鼓励式教育——挫折式教育——鼓励式的螺旋式上升的模式。这也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鼓励孩子,让他们又勇气开始,当孩子取得一些成绩后,提出略高的要求,让孩子能触碰到,却不能立马握到,当孩子挣扎前进的快要放弃的时候,家长再进行鼓励,孩子变又可获得动力。不过,对于原则性、道德底线问题,家长还是要以批评教育为主。


我觉得挫折教育跟鼓励教育并不冲突,但要时实有度。方法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摆事实讲道理。具体做法:一,从小事做起,鼓励他,但不能过度夸他。比如学习,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但不能让他骄傲,自满,告诉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二,遇到困难,挫折,要让孩子冷静反思,积极想办法,并且坚持下去,而不是消极退缩,害怕,从此一蹶不振。三,告诉孩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是我们的梦想,但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了,便无怨无悔。四,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才能一路平坦,到达彼岸。

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鼓励式教育,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举个例子,我小学5年级还不会骑自行车,可我的同学大部分都会骑,看着他们每天可以骑车上下学,可把我羡慕坏了。当时在农村,没有公共 汽车 的,主要是靠两条腿,走着回家。家里倒是有一辆自行车,可我因为胆小不敢学,怕摔倒。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我爸后,他说“你去学,我来教你,保证 不让你摔着!”,在他的鼓励下我尝试着 坐在自行车上找平衡感,他帮我扶着车座椅,可我心 里还是感到担忧。

我爸一边扶着车一边给我鼓励,让我尝试着往前骑,来来回回骑了好多趟,骑车感觉还是没有找到,车子总是东倒西歪的。晚饭过后,我爸让我继续学。我大声告诉我爸,我不可能学会的,那骑车的感觉我始终找不到,总感觉车随时要摔倒,我不学了。我爸就说“没有人一开始就会骑自行车的,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你不要着急,咱们慢慢学!”。每一天我爸总是这样的重复的对我说,每天放学后,在爸爸的鼓励下练习了两天,可每一次我还是骑不好。

就这样,到第三天的时候,有一次我发现我向前骑的时间比以往的时间都长,我说爸咱们换个方向骑吧!都朝一个方向骑好久了,我发现没人回答我,我朝背后一瞧,我即然把我爸甩到身后好远了!我停下车来,我望着我爸对着我傻笑,“我相信你行的,这不骑得挺好的!”。

父母的鼓励有利于 培养孩子的自信 ,孩子有自信才能 敢想敢做! 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 主动性、自尊感,还有抗挫折 的能力,而这些也是孩子学习各方面能力的必须具备的素质。

挫折和鼓励不是对立面,两者在生活中都占据一席之地

我认为不能单纯的说非此即彼,挫折教育是必要的,鼓励的方法是被提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以后我“只是打压孩子”或者“一味鼓励孩子”。

挫折教育被提得越来越多,是中国教育的反思

挫折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心态养成、能力提升以及 社会 归属和认同的获得都大有帮助

但挫折教育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我们到处给孩子“下绊子”,随时“鞭策他”,鼓励教育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挫折和鼓励一定是并存的,我的主张:适当且适时的挫折教育,加上真挚且共情的鼓励教育,发挥两者的长处。

挫折教育and鼓励教育?

家庭教育中,家长能够认识到,不能溺爱和过分呵护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又担心孩子受挫折,受到打击,丧失自信心,影响孩子 健康 成长。到底是鼓励多点好,还是挫折多点好?

孩子成长不是做算术题,不可能加减乘除算的很清楚。鼓励and挫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是一对双胞胎。 鼓励只有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才更彰显价值;孩子在鼓励中战胜挫折才更加得到成长 。鼓励与挫折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就是这样一对相互交织的存在。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鼓励,没有鼓励,孩子不会有自信和勇气,形成不了 健康 积极的心理素质。孩子成长中也经常会遇到挫折。家长其实不需要刻意制造挫折,孩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帮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就行。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战胜挫折,要替孩子高兴。孩子失败了,更要给孩子温暖和鼓励,失败也是挫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失败过,孩子的心理品质也会出问题。

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是著名的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他小的时候,妈妈经常夸奖他写得作品“精彩极了”,而爸爸却每次都说“糟糕透了”。正是这两种力量促使舒尔伯格坚持写作,不断提升自我,成为著名的作家和影视创作者。他把父母两种极端评价,看作两种相互平衡的力量,共同推进他的成长发展。

智慧的家长一定明白了挫折教育与鼓励的关系,善于运用这样一对交织在一起的教育方法,才能培养出 健康 优秀的孩子。

在生活中,挫折式教育应该和鼓励式教育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挫折式教育的利:能激发孩子的潜力和斗志,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

弊:如果处理不当,会让孩子一蹶不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导致破罐子破摔,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鼓励式教育的利:可以弥补挫折式教育的不足,经常夸赞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优秀,从而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越来越优秀!

弊:过多,盲目的夸赞,会使孩子越来越膨胀,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都是好的,从而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变得专制和极端!

两者之间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该夸的夸,该教育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生活已经够难了,还是鼓励教育吧。

其实不赞成教育的这样分法,不过如果非得这么对比来讲,还是要选择鼓励教育。

逻辑很简单,孩子之所以需要教育,是因为他弱小无助,所以需要帮助。 家长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必须要予以援手 ,我说的这种“帮助”,是孩子确实力有不逮这种情况,不是他一伸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那种不需要家长去帮助,完全可以让他自己解决。

当孩子在家长的辅助下,知道该如何解决自己面对的各种问题的时候,那就可以出师了,这时候就不需要家长的教育了。

所以,如果抛开感情,只是谈教育, 家长永远都应该是一个辅助者的角色 ,而挫折教育明显有一种上帝的控制感,弄不好,很容易陷入对立关系,而且我也不明白挫折教育的逻辑何在,是为了树立权威吗?树立权威就意味着要控制孩子,人和人之间那就只有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种在心理学上,就是一种病态的关系。

综上, 教育者应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要依据什么样的原则行事,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你把这些事情都弄清楚之后,那些名词对你来讲,也就没有任何干扰了。

挫折式教育和鼓励式教育只是很笼统地概括了传统父母的教育方式。事实上,相比于父母对孩子的反应倾向,正确理解孩子对某一事件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这两种教育方式不是存一弃一的,而是父母应当结合情境,表明自己的态度,理解儿童的想法,进而促进亲子间的互动。

这里就要介绍一种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衡量指标,父母将心比心能力(Mind-Mindedness)。最初它指的是母亲对于婴儿的反应理解和应对,但后来它也被视为父母对于儿童的一种认知倾向。例如,当看到孩子在玩玩具车时,有的父母会认为儿童是在追求乐趣,而有的父母则会认为是儿童沉迷玩乐。并且婴儿时期父母能否正确理解孩子的心理认知过程则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了孩子5 6岁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心理理论是儿童步入 社会 时重要的理解他人的能力,因而,至少在社交沟通方面,父母不应当一概而论,只使用棍棒教育或只单方面地鼓励,而是应当与儿童积极探讨,了解儿童的想法,交流自己的感受。

参考资料:杨瑶, 范静怡(2019). 养育者将心比心研究综述. 心理学进展, 9(5), 851-857.

其实你问题中提到的挫折与鼓励并不一定是相互冲突的。比如孩子受到挫折时,你可以鼓励TA,而不是打击TA。

但并不等于,作为家长就应当成为这些"挫折"的始作俑者。在这当中,家长给予孩子这样的机会去经历,去体会,在他们受挫的时候给予鼓励,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扮演"坏人"去制造挫折。因为这样会使你们的关系变得恶劣。

因此,我认为,给孩子受挫的机会,父母充当鼓励者的角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我认为在教学中以鼓励式教学为主的同时,应适当进行挫折式教育。

曾经看到一位外国老师问一个学生一加一等于几,学生很小, 回答说三,老师笑了,说你答对了,很棒,其他人提出异议,那位老师却说,孩子还小,难道他长大了还不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吗。想想也对,不过这种鼓励式教育我认为有点过。

鼓励式教学,就是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让他们在宽松环境下愉快学习。犯错误不责怪,不打骂。从好的方面进行鼓励,尽量用春风化细雨的方式,让孩子认识错误。这样符合小孩的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鼓励需要把握好度。部分家长和老师误解了鼓励式教育,一味的表扬,过度的迁就,长此以往使有些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刚愎自用的,骄傲自满的坏性格。

我们现在有好多孩子已经因为鼓励太多,受不得一点点委屈。解决不了半点困难。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想不开,甚至走向极端,这是受了不当的鼓励教育的伤害。

所以适当的挫折教育还是有必要的,在教育中遭受一些挫折,及时指出错误,切实掌握知识,经受一些磨难,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 ,经历了一些困难,抗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就更强,将来就更容易适应 社会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