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史六书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4
冯友兰的三史六书指什么?有什么影响
冯友兰曾自拟“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一联,总结自己得意之作。

三史是《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三套中国哲学史著作。

六书是“贞元六书”即《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六本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分别完成于1931年、1934年,是第一套以西方哲学概念完成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其中许多概念已成为定论,为后世学者所共同接受。堪称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之作。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1948年在美国宾州大学上课教材编写而成。此书译为十多国语言,销售数百万册。是西方各国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必用的教科书,也是西方了解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途径。

《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完成于1990年,乃是冯友兰用生命写成的哲学大作。在84到95高龄等11年间,以准盲人、准聋子的身体状态,在每年住院数次的情况下,口述由弟子笔录而成。

《贞元六书》是一套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分为《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与《新知言》。《新理学》为其总纲,后五册是分属各章节,主要讲纯粹哲学。《新世训》是社会观,是新理学观点在社会问题中的应用。《新事论》是生活方法论与道德修养论。《新原人》是人生哲学,以觉解的程度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新原道》是哲学史观,分析中国哲学之发展。《新知言》是方法论,总结中西哲学史的经验。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他生前自撰茔联,“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是对自己一生的_____。这
C 无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
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形态下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

性格爽朗而处事有分寸

阐旧邦以辅新命;

极高明而道中庸。

——冯友兰集句自题座右铭

阐旧邦以辅新命”句,语出《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此句作者曾在《康有为‘公国上书’书后》中写道:“我把这两句诗简化为

‘旧邦新命’。这四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足以当之。”

“旧邦”,指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阐旧邦以辅新命”是作者平生志向。

“极高明而道中庸”句,语出《中庸》第27章:“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高明”,谓性格高亢明爽。“中庸”,谓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此句为作者平生追求之境界。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封面,有几个甲骨文,有谁知道吗?
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
永嘉县的地理环境
永嘉属于亚热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18.2℃,年均降水量为1702.2毫升,降水日数175.4日,年均日照1820.2小时,年均蒸发量为1431.9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80天。 根据常年历史记录,年平均气温18.3℃。一年中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1℃;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3℃。极端最高气温42.1℃,出现在2003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4.8℃,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回暖初日在3月18日,平均终日出现在12月2日。平均无霜期281天,平均初霜日在12月5日,平均终霜日在2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1718.3毫米,并且年际间差异特显著。1973年最多达2592.7毫米,1986年最少仅有1193.6毫米。一年中8月平均降水量最多,高达279.4毫米,6月次之,主要是受台风和梅雨的影响;12月最少,仅39.2毫米,其次是1月。年平均雨日175天。年平均日照1799小时,其中以7月和8月最多,分别高达225.5小时和220.0小时;而2月和3月最少,分别为96.5小时和102.1小时。年平均蒸发1432毫米。年平均相对溼度77%。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冰雹、干旱、台风、洪涝、雷电和大风等。
中国哲学简史的作者简介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52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学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他毕生的事业可以概括为“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他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中国近代以来能够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他是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学者,也是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之一。
三教九流江湖事指什么生肖?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
中国现代哲学史怎么样
最初知道冯友兰这个人,大约是十多年前在新加坡的一个社区图书馆里,看到他的《中国哲学简史》。这原本是一部给美国大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以当时我的水平,看它正合适。 回过头看,冯友兰大概是我最早接触的现当代国学家。此后收集到他的大多数作品,包括“三史”、“六书”和《三松堂自序》——我平时很排斥读人物传记,却唯独将冯先生的这部自传读得津津有味。 此后陆续接触到梁漱溟、吕思勉、钱穆、张荫麟、萧公权等人的作品。才发现,论学识、论人品,冯先生都未必在这些人之上。 冯友兰的性格中有折中、柔顺的倾向,而缺乏其他顶尖学者身上可见的坚定、固执的特征。柔软的性格使得他在灾难降临时比较不容易折断,也导致他比较容易受外力的影响而走上弯路。有的人宁折不弯,比如陈寅恪;有的人宁弯不折,比如冯友兰。宁折不弯的人给后人树立了道德楷模,提供了精神力量;宁弯不折的人在灾难过后重返正道,从而留下了更多的学术财富。这两类人,或许都是有价值的。 冯友兰利用生命的最后十年,于1990年完成了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书可能标志著中国学术史上一个黄金时代的迟到的终结。那是一个破旧立新、东西交融、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时代,而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就是那个时代中的风流人物所留下的最后一份遗产。 冯友兰在自序中这样描述自己撰写这部曲终之作时的心境:“斩名关、破利索,俯仰无愧作,海阔天空我自飞。”他一生都在名关利索和学术追求之间调和妥协,直到耄耋之年,终于可以不碍于外物,随心所欲了。 于是他在此书的最后一卷,《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直言:“ *** 立下旁人所不可能立的功劳,也犯下旁人所不可能犯的错误”;“ *** 思想的第一阶段是科学的,第二阶段是空想的,第三阶段是荒谬的”;他指出:“ *** 所提倡的人民公社又像是一个封建大家庭,它并没有改变自然经济,所以还不能超出封建经济形态的范围”;他甚至将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本身,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中本来就存在空想成分”;“无产阶级不过是与资产阶级共存于资本主义的这个统一体中的一个对立面。它和资产阶级一样,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不代表新的生产关系”;“在没有出现由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生产关系改变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却告诉人们,无产阶级是新生产关系的代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可以建立社会主义,这就与唯物史观相矛盾了”。 不难看出,以上的内容严格来说不属于“哲学史”的范畴。冯氏的这部曲终之作,名为《哲学史》,其实除了哲学史的内容之外,加入了许多“中国革命思想史的哲学批判”。除了涉及 *** 的部分以外,有关于章炳麟、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部分,内容也以“革命思想史的哲学批判”为主。关于蔡元培和胡适的部分,则是兼具哲学史和革命思想史的两方面内容。只有关于梁漱溟、金岳霖、熊十力和冯友兰自己的部分,才纯以哲学史的内容为主。 其实不仅限于现代部分,整一部《中国哲学史新编》都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冯友兰此时已是真心实意地皈依辩证唯物主义了,于是阶级斗争与革命自然成为他心目中的哲学史的主线之一。另一方面,他可能也意识到,有些话,再不说此生就没机会说了。自己再也不可能有精力和时间去写另一本书了,因此必须把想说的话都在这里说完,哪怕文不对题,也要留下这些声音,将功过是非留由后人评说。 《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一卷《中国现代哲学史》原计划于1990年出版,冯友兰于是年7月11日写了一篇序言。序言中冯氏表达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他说:“如果有人不以为然,因之不能出版,吾其为王船山矣。”四个多月后,冯友兰与世长辞,没有亲眼看到全书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