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自信的理解和认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7
1,道路自信

道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方向和旗帜,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和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道路是制度中的制度,根基下的根基,是在政治分岔路口作出的最重要的选择,是决定一切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区别,必然决定了它们所遵循的理论、制度和文化上的区别。那么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分岔路口在哪里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有两个:一是经济层面的“公有制为主的混合经济vs包含少量公有制成分的私有制经济”,二是政治层面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vs多党竞争下的选票民主”。如前文所述,从人类的小群体本能和人类社会信息的高度不透明性出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需要很多人参与协调合作的大工业生产领域,公有制经济的效率远高于私有制经济;在单位规模很小、参与人数很少的生产领域,私有制经济的效率高于公有制经济。现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高度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大规模的联合与协作是经济领域的常态,因此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也能够得以充分地展现。同时当下社会还有许多适合小群体生产的领域,所以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最能够发挥各自的长处,激发出最大的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道路盲目排斥公有制经济、追求私有制经济,只是满足了资产阶级这个准群体的利益,而损害了全体国民的利益。

下面再来看政治层面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vs多党竞争下的选票民主”。如前文所述,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政治导向,多党竞争则是以维护自己政党的利益为最高政治正确。多党制从根本上讲就是小群体政治和准群体政治,以小群体和准群体的利益为先。“多党竞争+选票政治”的运行结果必然就是国家内部分裂、党争不断,不论是非只论站队成为国家政治的唯一归途。从“本能vs文化”的角度看,这也是人类小(准)群体政治理性在大群体层面的非理性的典型表现。从多党这个文化基因埋下的那一刻起,党争、党同伐异就是国家政治运作的必然结局。共产党领导下的协商民主天然就是大群体政治,以全体国民的利益为导向,能够弥合内部各个小(准)群体间的矛盾,协调局部与全局、近期与长远的利益诉求。两相对比之下,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显然优于多党竞争下的选票民主。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在经济和政治的两个关键分岔路口,社会主义都选择了以人民的利益为导向,资本主义则选择了以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导向,由此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显然,社会主义道路要优于资本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的根本原因。

以上是对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广大第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形要更加严峻。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上百年的群体间博弈,已经形成相对比较稳定、完善的博弈方式和博弈路径。大家各安其位、各司其职,通过“合法”手段来为自己牟取利益,这基本上已经成为全民共识,所以欧美国家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而第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则缺乏这样的“传统”,因此其博弈方式往往显得粗糙和暴烈,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极端的“腐败”。第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博弈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条路径:一是看不见的手,也就是自由市场下的竞争;二是看得见的手,也就是政府对资源进行操控。自由市场就是以货币为媒介和筹码的博弈经济,本质上就是弱肉强食、成王败寇,必然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地增大。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可以暂缓或逆转自由市场下贫富差距拉大的现状,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对政府的廉洁程度和行政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我们不能忘记,政府机构也是由人组成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小群体利益。如果不能严格抑制政府机构中的人员尤其是中高级官员为自己牟取利益的本能,那么政府机构就表现为中饱私囊、贪污腐化。此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但不会改善贫富差距,许多时候还会进一步恶化贫富差距。这时国家将会陷入两难的局面,在自由市场下,资本通过市场博弈对普通民众进行剥夺;政府插手后,政府官员通过行政机构对民众进行剥夺。两条路径殊途同归,都是社会强势群体剥夺弱势群体,导致贫富差距无可挽回地日趋严重。这也是当今许多第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现状,例如一些拉美国家常常在“左”(加强政府主导)和“右”(主张自由市场)之间来回摇摆,却始终不能改善社会矛盾频发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与政府这两条路径都已经充分“腐败”了(这里有些让人颇可玩味的是,在自由主义看来,通过政府机构牟取利益是“腐败”,通过市场竞争牟取利益则是“合理合法”的),无论哪条路径都无法跳出贫富差距极端严重的泥淖,所以都是死路一条。要改变这种现状,只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财富分配等,这就需要进行彻底的革命,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大规模的流血牺牲。显然,那些第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很难做到这些,所以它们会在“左”与“右”的泥淖中继续翻滚下去、难以自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