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永安市东部的西洋、上坪、青水三个乡(镇)交界处,距离永安市区36公里,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8΄3˝~117˚35΄28˝,北纬25˚50΄51˝~26˚1΄20˝。全区总面积为11015.38公顷,其中:核心区3401.56公顷、缓冲区2678.92公顷、实验区4934.9公顷。 地形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戴云山余脉,属中、低山地貌,最高处海拔1604.8米,最低处海拔580米,相对高差达1024.8米。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22座。保护区露出地层的有泥盆纪和侏罗纪的沉积岩,以及深层侵入的花岗岩。区内南溪谷底为细粒石英砂岩,石英含量较高。表面为铁质
染成紫红色,新鲜面则为灰白色。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植物地理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与古热带植物区两个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一个核心部分。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区内已定名的维管束植物种类有185科688属1512种。其中蕨类植物37科71属169种;裸子植物8科20属27种;被子植物140科597属1316种。保护区具有一定特有成分物种,珍稀特有种多。
据统计,自然保护区内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1种,其中Ⅰ级保护植物有苏铁、四川苏铁、银杏、南方红豆杉和钟萼木5种,Ⅱ级保护植物有金毛狗、闽楠、黑桫椤、金钱松、香榧等16种,38种省重点保护植物,兰科植物18种,“永安素”兰花名品最早来源地。
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植被垂直带谱较为明显,随着海拔的递增、气温的递减和降水量的增多,依次分布有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中山苔藓矮曲林(1100~1250米)四个垂直带谱,这种分布规律在中国东南大陆乃至中亚热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最具典型保护对象有: 原始的长苞铁杉林。长苞铁杉为中国特有的渐危种,也是第四纪冰川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区内长苞铁杉林分布面积达186.7公顷,纯林20公顷,为全国第一。现已列为福建省重点保护植物。
原始的猴头杜鹃林。猴头杜鹃林分布于冷湿、多风的孤立山顶与山脊,是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的最具代表性的山地苔藓矮曲林和地形顶极群落。区内陡峭的山体上分布面积达106.7公顷,纯林40公顷,每到五月便将天宝岩及天斗山变成花的海洋,为全国罕见。
泥炭藓沼泽。泥炭藓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云贵高原有小面积分布。区内2处山间盆地泥炭藓沼泽在中国东南地区属首次发现,总面积达30.7公顷。该淡水湿地的发现,对研究植物区系组成、植被类型、地质变化等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山脉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山体雄浑;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差达1024.8米,整个保护区的地势呈北高南低的簸箕形;山高谷深,切割深度可达500~600米,河谷皆呈“V”字形峡谷,多处地段地形陡峭,平均坡度在30°~40°之间;保护区露出地层的有泥盆纪和侏罗纪的沉积岩,以及深层侵入的花岗岩,其中,南溪谷底为石英含量较高的细粒石英砂岩,天宝岩顶由淡肉红色的坚硬砾岩组成,区内沉积岩地层基本上都向西或向西南方向倾斜。九龙壁壮观的绝壁峭崖幽谷,南溪一线蜿蜒多变的幽深峡谷,双虹桥-铁钉石一带绵延数里的危崖险峰,将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山的雄、险、奇、变表现得淋漓尽致。
龙头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幽婉狭长、地势跌宕多变的溪谷为主要地文特色。
九龙壁观光休闲旅游区内的山体和岩壁险峻、壮观。论其险,无论上攀悬崖,下探深谷,游人无不头晕目眩,叹其险峻。论其壮,高度超过300米的九龙绝壁,登上高处,眼前豁然开朗,极目远眺,群山逶迤,林海壮阔,令人心旷神怡。 保护区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河流面窄,河床中多砾石,为典型山地性河流,坡降大,水流湍急。由于保护区地势起伏大,河谷皆呈“V”字形峡谷,故在九龙壁、上山洋、桂溪和南溪等处都
可见到多级瀑布跌水现象,瀑布姿态万千,急流飞瀑、绝壁巨瀑,与峡谷、险峰、绝壁、深潭、溪流、怪石、密林等多种景观相呼应,景色绝佳。龙头生态休闲旅游区内南溪一线蜿蜒多变的幽深峡谷,沿溪景致宛如仙境,谷中溪流随地势高差跌宕起伏,沿溪可见近十条瀑布姿态各异,穷尽云间飞瀑之美。此外,由于坡降大,跌水与深潭层层相连。溪畔古木参天,绿荫浓密。激流千回百转,在绿海中穿行。
九龙壁观光休闲旅游区:区内山涧、溪流清澈见底,飞瀑沿石隙下泻,谷底花木清幽,古树参天,清流掩于枝叶藤蔓之下,只闻溪瀑水声上下呼应,抬头难见青天白云。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保护区内群峰叠嶂,包含了中国中亚热带地区许多典型的植被类型,其森林主要植被可以分为以常绿阔叶林为等地带性植被的39个群系,以及长苞铁杉-猴头杜鹃-延羽卵果蕨群丛等52个群丛,具有中亚热带地区植被类型的典型性、多样性和系统性。保存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优质且丰富的森林景观,为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奠定了绿色的主基调。 春季,众多春花植物如杜鹃类、木兰类、石楠类、樱花类、金钟花、春兰等竞相盛开,百草含芬;秋季,各类色叶树种如枫香、槭树类、乌桕类、柿树、蓝果树、盐肤木等令层林尽染,如七彩珍珠落翡翠玉盘。所谓“春看竹笋花满山,夏看树绿云雾霁;秋看红叶相思豆,冬看霜雪裹银装”,正是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季风光的写照。
保存了大面积的原始猴头杜鹃纯林,且高大粗壮、林冠斜展、枝干弯曲,常顺风倾斜,生长繁茂,较为罕见。每到四、五月份,繁花似锦,异常美丽,为全国罕见。
有大面积的毛竹林,连川连岭,四季葱茏,秀色醉人。竹根雕、竹编手工艺品颇具雅
趣,竹笋、笋干、竹荪、全竹宴又可吸引八方来客。此外,保护区内常见形态各异的古树名木,分布于山间、溪畔、村落、古道,它们记载了人类历史文化的沧桑,也是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活化石,具有很大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景观价值。
在龙头生态休闲旅游区内,有一千多种植物、数百种动物,以及丰富的植被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相对完整而富有多样性。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高谷深,群峰耸立,峰顶常有云雾缭绕。尤其在春夏时节,于九龙壁观光休闲旅游区,登高远眺,只见逶迤群山在云雾间忽隐忽现,如同置身云海,令人心旷神怡。待阳光从云间透射,金光万缕,山水林木均笼罩在金色的霞光里,可谓“仙霞披彩”。待至冬季,寒山凝重,泉声幽咽,琼枝玉树,满山银妆素裹。此外,天斗山“四怪”奇景之中,“东面放晴西面雾”也称得上一种奇特的天象景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