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扮病人体验看病难 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14
7月30日上午,54岁的张卿玉来到成都市三医院门诊心血管内科看病,她发现,与前一次来不同的是,在候诊区多了一个电子显示屏,上面显示了每个医生目前正在看第几号病人,一看自己前面还有20个人,她正好到附近超市买点儿东西。张卿玉说:“以前挂号,虽然知道自己的号数,但是并不知道前面到底还有多少人在看病,本来可能要等很久,但又怕错过了排号,哪里也不敢去,现在有了这个显示屏,就能知道自己前面还有多少人,就能估计出来大概需要等多久了。”据悉,这种排号呼叫系统在我市的医院中还很少有,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改变,缘于该院门诊医生护士们集体到其他医院体验“当病人”的经历。

  A、看病究竟有多难?医院派人全程体验

  体验医生刘兴强: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

  “平时常听病人抱怨看病难,但是没有这次经历我还真没有这么深刻的体会。”该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刘兴强告诉记者,去年12月底的一个星期一,他一大早到我市某大型综合性医院“看病”,“每个挂号窗口门前起码都排了30多米的队,而且还先需要去办一张卡。”刘兴强对记者说,“我本来准备挂消化科,结果当天的号挂满了,没办法就换了一个呼吸内科。从我进医院到挂到号,足足花了接近一个多小时。”然后就是漫长的候诊过程,“等了接近两个小时,看病只有5分钟,然后医生给我开了照片、查血等几张化验单。我没有去交费,因为那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我就直接拿着化验单去找检查的地方,楼上、楼下、A区、B区,要找到这几个化验室还真是不容易,终于找到这里,等待你的又是一个长队。”刘兴强告诉记者说,真的很难想象,病人到医院来看一次病会花这么长的时间在排队、找地方上。

  体验医生向滨:上下到处跑科室很难找

  向滨是市三医院门诊部的护士长,她也于今年3月被医院指派到我市某医院去当了一次“病人”。“我当时是到妇科做TCT检查,其实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检查,但是也足足花掉了我一个上午的时间。最花时间的就是排队,办卡、挂号、候诊、缴费、检查、拿药,每一个环节都要排队,而且要在挂号室、诊室、检查室、收费处来回地跑,第一次来的人根本就找不到,上上下下到处跑。这也难怪亲戚朋友要看病,都要找我帮忙。”向滨告诉记者,自己在医院工作多年,但这一次的就诊经历让她记忆深刻。

  体验医生邱社民:排队很多次小病看半天

  有同样经历的还有门诊部医生、支部书记邱社民:“很多医院的医生其实我都认识,但是那天我去‘看小病’的时候谁也没有去打招呼,当了一天的‘患者’,我才真正体会到患者看病的难处。计算一下,一个病人到医院,办卡、挂号、候诊、缴费、检查、取报告、拿药,前前后后要排多少次队,前后至少耽误半天,但真正看病的时间可能只有十来分钟,病人怎能不抱怨。”

  B、为何体验看病难?换位思考改进服务

  “命题宗旨”:只有跳出来,才能发现问题

  让医生去当病人的想法,出自于该院院长赵聪。他对记者说,因为医生长期待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没有跳出这个圈子,根本无法体会看病究竟有多难,从而难以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尽量去解决他们的看病难问题。“其实,在其他医院体会到的困难,在我们医院同样存在,但是我们对自己工作的环境太了解,对服务人员太熟悉,站在自己的立场很难看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只有跳出来,才能发现问题。”赵聪告诉记者,只有当“看病难”戏剧性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医生护士才能打心眼儿里接受自己工作中还存在不足,需要改进。于是,赵聪就有了这样的想法,“门诊部的同事去体验回来之后,医院就开始总结病人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办法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今年开年以来,医院就陆续开始了改进门诊服务的工作。

  C、“解题方案”:从细节着手缓解患者不便

  有医生“看病”回来反映,很多医院的标示不够清晰,光是找标示都要找半天,于是,医院在今年3月份将所有的标示重新更新了,这样方便病人更快找到自己要到的目的地。为了让病人在候诊的时候不再闲来无事,医院又在每层楼设立了新候诊区,摆上报刊杂志和饮水机,同时也增加了智能叫号系统,这样就能让病人合理安排自己的候诊时间。

  挂号排队等候时间太长也是这次医生体验的感受,于是,医院又针对这个问题开设了电话预约挂号服务,而且所需要的挂号费和在挂号窗口排队挂号所需要的费用是一样的。此外,还有些护士回来反映,由于分诊台和挂号窗口间隔较远,一些没有经验的病人不知道就直接去挂号,排了半天队结果挂错了科室。于是,针对这一情况,医院特地将分诊台搬到挂号窗口旁边。“如果不是医生护士们去医院体验,一些病人遇到的很细微的困难我们都是很难发现的。”赵聪对记者说,“我们希望做到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患者提供方便,而不是让这些原本可以解决的问题持续下去。”

  患者感叹:医院一改进看病方便得多

  在医院的挂号窗口旁有一个病人意见簿,记者在上面发现了不少病人的留言,“明显感觉这两个月以来医院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电子叫号系统,坐在候诊室不仅可以看书看报,还可以了解到医生看病的进程。”这是一个姓王的病人留下的感言。“导医妹妹的服务态度真好,我腿脚不灵光,她们从我进医院开始就一直陪着我,给我指路还帮我拿药,真是谢谢她们。”这是一个82岁姓李的婆婆的留言。这些留言都成为了激励医生护士们不断改进自己服务的动力。一位正在挂号的老爷爷指着窗口上的电子显示屏告诉记者:“以前显示哪些医生今天看门诊的屏幕没有在这上面,离这个窗口有点儿距离,我经常都是看到了哪位医生,走过来挂号的时候又忘了,现在搬到了挂号窗口的上面,抬头就看得到,方便多了。”正在心脑血管科候诊室看报纸的病人家属告诉记者,他的爸爸一直有心脏病和脑梗塞,是这里的老病人了,“以前心血管科和神经内科不在一层楼,心电图、脑电图检查也都不在一起,很不方便,看个病要上上下下到处跑,这次过来我们发现医院把这些科室和检查室都安排在了一起,不用再到处跑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