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职公益的这两年(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两年前,我在一家暖通企业做华东五省的销售负责人。当时,大家对我的标签是:卖锅炉的女销售。

也是在这职场十年之际,我再一次问自己:“难道没有更加有意义,好玩的工作吗?”这个时候,做企业培训的一位朋友发来了“盖洛普优势测试”的链接。对,就是那个被称为解开了职业选择的密码的盖洛普优势测试。出乎我的意料,测试结果排名第一位的竟然是“价值”!

看到“价值”这两个字,我才明白了之前做选择的内因是什么。在公司需要品牌宣传的时候,我第一个举手组建了Marketing部门。但是待部门稳定运行的两年后,我又一次选择了去市场开发难度最大的华东区域做销售,因为从内心里我觉得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挑战。

“价值”这个词似乎对我的选择非常的重要!那么最有价值的工作就是做公益了吧!就这样,在我喜欢的公众号“奴隶社会”上看到新阳光的招聘信息后,我投了简历并顺利入职了筹资部门。

在一起工作的,有之前在文章里经常看到的公益CP陈行甲和刘正琛,还有很多善良优秀的公益行业小伙伴。现在想想都觉得这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

所谓的“跟着感觉走”,所谓的“人生不设限”,也不过如此了吧~

很多朋友问我,做全职公益人到底是啥感觉?好,我想跟大家说:

大家在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一起帮过突然患病的家庭解决过手术费用,一起为临终小朋友实现过TA最后的愿望,一起为没钱上学的上百个小朋友们筹集过上学的费用,一起为无能为力的家庭掉过眼泪……这些感动带给我们的成长是巨大的,帮助是相互的,有时候很难说清楚谁对谁的帮助更大一些。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30天,你会做什么?撒开吃?尽情玩?不眠不休?我们项目的一位小女孩西西,她选择了学习。当看到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忍受身体剧痛的她在读英语单词的时候。我真的被震撼了。作为一位健康的大朋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

做公益这两年,觉得整个人平和快乐了许多。 

组织的氛围温暖而美好,这种氛围下人好像更容易和自己产生深层次的对话。原生家庭留下的那些觉得自己不被爱的愤怒和委屈好像在被慢慢抚平,对人生的不安与恐惧似乎也在被慢慢疗愈。我的一位公益朋友说:她做公益的时候经常各种中奖,转行金融行业后就再也没有过了。这里我是不是可以借用马爸爸的一句话:做公益是有福报的!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混。进入公益行业,我忍不住感叹:原来还有一个行业可以和全社会甚至全世界产生链接!公益的捐赠方和参与方可以是身边的每一个人,可以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可以是政府、机构、捐赠型的基金会。实在是个见天地,见众生的好机会!

更开心的是,家人也和我一起参与到了公益活动中,并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去年99公益日的一天,吴先生跟随我们机构做了一天志愿者,不仅汗流浃背的在街头对着来往行人进行街头募捐,还推光头做了“闪光侠”。晚上回家的时候,吴先生兴奋的说:“觉得这是过得非常有意义的一天。“还开玩笑说:“他已经练就了看一眼就知道谁曾经被世界温柔以待,谁可能受过这世界的伤害。”

每当我和第一次见面的朋友说起自己的职业时,对方都会投来赞叹的眼神!这时候我一般会耐心的解释:公益行业只是360行中的一行,也是需要专业能力的,我不希望大家过分抬高和仰望,更不希望大家对公益行业道德绑架,好像做公益就是要无私奉献。

我们国家不乏公益的专业人才,但是为什么TA们毕业后很少从事这个行业呢?因为太苦了,工作繁杂,待遇偏低,职业通道不明朗。我听一位顶级大学毕业的公益专业小朋友说:TA当时在一家顶级的基金会任职,作为项目负责人,备受重视的她,因为房租上涨,与领导谈加薪500元都没有被同意。而这时她所在的机构已经数年没有进行过正常的薪酬调整了。这种职业通道不明朗让正在奋斗的年轻人很难看到未来的发展潜力,让这些年轻人无奈又无力,后来这位朋友忍痛放弃了热爱的公益行业,转向了咨询行业。

而一些公益行业负面消息的出现,又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公益行业的误解。

所以我决定做这样一件事,以一名可以近距离接触公益行业的公益人身份聊聊公益行业的那些事。让大众更好的了解公益行业,这也是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公益人的使命所在。所以在《我全职公益的这两年(下)》中我将着重介绍我想对社会和对公益人说的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