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借口下棋要杀大臣,大臣机智在棋局做了手脚,最终得以善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中国的皇帝位只有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都希望做皇帝,做了皇帝的又生怕别人会来抢自己的位子,这也导致了大部分皇帝都生性多疑。

多疑能怎么办?只有把这些多疑因子都除掉那不就行了,于是那些跟随皇帝出生入死的弟兄往往都会落得个灭门的下场,韩信如此,蓝玉也如此。也难怪韩信死的时候会发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感概。

当然 历史 上也有做的好的,例如肚量极大的李世民和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他们当初的部下机会都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朱元璋不同,朱元璋出生贫农家庭,好不容易登此大位,自然猜忌心极重。也不管以前那些部下的功绩,总是想尽理由除去。

也就是在短短几年之间,明初洪武年间相继出现几大案,导致大量功臣被斩满门。

不过在这些功臣中,有一人比较独特,他为人比较谦虚,也不结党营私,对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他就是徐达。

徐达可以说是明朝的第一大功臣了,早期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对明朝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甚至连朱元璋都说他是明朝的万里长城。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还是逃不了朱元璋的猜忌,朱元璋还是要杀他。

为什么?手握重兵,功高盖主,这自古是君王大忌,更何况这个皇帝是朱元璋,所以朱元璋总希望能抓到什么把柄除掉徐达。而徐达呢,每天也是活的胆战心惊的,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要整一个人很容易,朱元璋总有办法,这天朱元璋又来找徐达下棋了。

朱元璋棋艺一般,徐达也知道,但是朱元璋偏偏棋瘾又大,还自我感觉良好,总希望要赢过徐达。所以平时徐达总会故意让几步棋,让朱元璋高高兴兴地回去。

其实在朱元璋还没有做皇帝之前,徐达和朱元璋简直比亲兄弟还亲,两人也经常下棋,而且还不用顾忌太多,想怎么下就怎么下,但是现在不同了,君臣之礼在这里,怎么能坏了规矩呢。

而且现在朱元璋还发下话来,不许故意让棋,不然就是欺君之罪。这摆明是来找麻烦来了,徐达让也不是不是,不让也不是,不让按自己的真实水平来,皇上绝对会输的很惨,到时候龙颜大怒,自己还不像以前的兄弟一样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让的话,皇帝肯定也看的出来,这也是欺君之罪啊。

真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啊!现在几乎就是两难的局面,相反朱元璋还假惺惺地安慰徐达,就是一盘棋,你别太在乎君臣这些礼节,随便下随便下。真是嘴上笑嘻嘻,心里妈卖批,朱元璋说的倒轻巧,他对这些在乎地很呢,要不然当初沈万三修了一段比他好的长城,他怎么就把别人给杀了?

徐达这盘棋已经做好打算了,那就是一定要下成和棋,既不让子,也不丢皇帝面子,所以徐达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这盘棋真是难下啊,不知不觉间就已经下了一个中午,而且现在都还没有分出胜负,此时的朱元璋早就不耐烦了,大概心里已经准备发飙了。

徐达突然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朱元璋不悦地说,棋还没下完,你怎么就认输呢。徐达指着棋局说,皇上您请看。皇上顺着徐达的手看过去,不经意间,棋局上的棋子已经下成了“万岁”的模样,看到这两个字,朱元璋大悦,疑虑也消除了大部分,当即就把这下棋的楼和莫愁湖花园赏给了徐达,后来也被人称为胜棋楼。

不得不说徐达机智,一局棋轻易化解了自己的危机,这也让他成为了极少数在洪武年间善终的功臣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