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总迟到?可能有4个影响,3个方法或能走出迟到困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上小班的果果,已经成了迟到专业户,尤其是进入冬季之后,他几乎每天都在迟到。只是在果果妈看来,孩子还小,而且幼儿园小班也不是很重要,所以从来没有把孩子的迟到放在心上。虽然老师已经找果果妈聊过几次,希望她能让孩子早点起来,尽量不要迟到,但妈妈好像并没有放在心上。

其实像果果妈妈这样的家长很多,在他们看来,幼儿园小班就是去玩的,所以迟到与否并不重要。再加上冬季那么冷,孩子早上不想起床也是情有可原。正是因为家长不断 的为 孩子找借口,最终才让他们养成了越来越严重的赖床心理。

关于迟到,家长真的要重视起来,看似很小的行为,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却很深远。若是从小都不把迟到放在心中,那么说明孩子压根就不在意时间问题,甚至连幼儿园的规则也从不重视。这样的行为,若是家长再不重视,不加以规劝的话,孩子很可能就被“养废”了。

1、没有时间观念

可能幼儿园小班阶段,孩子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很多,因此家长才会觉得迟到没关系。等到了中大班之后,或者到了小学,若是孩子一直都有迟到的心理,那个时候,家长又该如何 再 教育孩子呢?

重要的是,家长给孩子灌输的思想一直是“无所谓”,那么也容易让孩子的认知出现偏差,觉得时间根本不重要,慢慢的就没有时间观念。可能做事没有紧迫感,甚至是拖拉,完全就是随心所欲去做事。

2、不利于 健康

幼儿园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想必家长都应该知道,孩子的早餐是需要到幼儿园完成的。若是他一直迟到,那么早餐时间就会比较紧迫,即便老师给孩子留了早餐,也会变凉。要是长期都这样解决早餐的话,自然会给孩子的 健康 埋下隐患。

3、分离焦虑症会加重

不想起床,是因为孩子觉得在家里更舒服,而且没有太多的束缚。一旦滋生这种心理,孩子就会把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做对比,总觉得家里更自由。慢慢 的 ,他对上幼儿园就会有排斥心理,而且这种情绪会更加严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4、无法养成好品质

说实话,即便是大人,在寒冷的冬天,都会有赖床的心理,何况是孩子呢?只是家长的一再妥协,让他们以为,只要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能随意的放弃。时间久了,可能孩子也会养成遇到困难逃避的心理,如何才能养成坚毅的性格和品质呢?

想不到,迟到这个小细节,居然会让孩子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所以说,家长要引导孩子,让他们不要赖床,更不要迟到。若是从小就没有时间观念的话,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如何能够认真 的 完成作业呢?

1、早睡早起

孩子不想起床,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没有睡够,所以要让他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晚上尽量早点上床睡觉,这样孩子就能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早上起床也能相对顺利一些。相反,若是孩子睡觉很迟,那么他的睡眠时间就会明显不够,早上自然会有起床气。

2、早点叫醒孩子

想让孩子7点半出门,那么7点的时候就要叫他起床,给孩子一些缓冲的时间。之后穿衣洗漱,孩子也不至于时间紧迫而慌张。有部分家长想让孩子多睡一会,于是就会踩着点叫醒孩子,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好。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迟到就成了必然现象。

3、不为孩子找理由

从他入学开始,家长就要不断的给他灌输“按时上学”的想法,让孩子知道这是学生的责任。不管孩子撒娇哭闹,还是想窍门跟家长对着干,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决不妥协。因为迟到这样的事情,家长只要妥协,接下来就会有无数次的迟到行为。当然,家长也不要为他们找理由,迟到了就要自己承担后果。

孩子小不是理由,而且迟到跟年龄没有关系。即便是小班的孩子,他们也会有“全勤宝宝”,整个学期都不会请假或者迟到的那种。所以,孩子的迟到跟家长有脱不开的关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对他们负责的表现。教育孩子,要从细节处做起,一旦迟到成为习惯,孩子就会变得没有时间观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