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面试不通过之后,很多公司都不会通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大家一定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场面试结果出来后,用人单位通常只发通知给通过的候选人,却不发拒信给未通过的候选人。这是不尊重求职者吗?还是HR不够专业的表现?

这个问题还蛮有代表性,很多人或多或少的都遇到过面试结束没有下文的状况。就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吧,谨供参考: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企业确实不会给面试未通过的候选人发通知。不过也要分招聘渠道,对于内推和猎头推荐的候选人基本上都还是会给回复的;对于通过网站等途径自己投递简历的候选人,往往被拒后不会再另行通知。

每个公司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和做法,有时企业负责人或者HR负责人、招聘负责人的理念也会对这事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这件事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通知,并非对候选人不尊重,更不是HR不专业。原因有以下几点:

1、逐个通知的成本太高

据统计过平均每个职位,约有50-100人投递简历(如果是校园招聘职位那就更多了),进入初面的约有8-10人,进入复试的约有3-5人,最后录取的只有1-2人。

如果每个都要回复的话,即使是通过标准的邮件模板或短信模板通知,依然是一个相当大的工作量。工作量的背后就是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企业当然要考虑节约成本。

2、不好通知

中国文化比较重面子。拒绝别人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做这样的事情,大家在都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所以很多HR和面试官都不愿意做。除非公司硬性规定,否则还真没有几个人主动去给候选人发拒信。

3、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收到拒信

与上一条同理,被拒绝同样也不是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情。

曾有公司尝试过给被拒的候选人发送拒信 “很遗憾的通知你,未能通过我司的面试 ”,结果就有候选人认为这是在伤口上撒盐,回复了一些难听的话;也有候选人回信询问面试未通过的原因,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指导;还有候选人对自己未能应聘成功表示非常的不理解甚至是愤怒,要求公司给个说法。

总之,林子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而用人单位当然不希望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与精力。

4、防止意外

职场上经常出现已经发了offer的候选人在入职前放鸽子,也有入职没几天就离职的情况发生。

面对各种不确定的情形,保险的做法,当然是不给未被选中的候选人明确的答复,因为有些候选人虽然不是那个最合适的,但是也很不错,完全可以作为备选。

这样,一旦选定的候选人不能入职,企业至少还有其他候选人可用啊。说的难听点,留个备胎嘛。如果急匆匆的把拒信都发出去了,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顺位的其他候选人都被拒了,连个备选的都没了,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面试不合适的时候,是希望及时收到回复,还是没有消息就是默认被拒?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