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武则天之父,靠卖豆腐发家致富,与李渊成为朋友,改变了命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16
说起武士彟,许多人都不太熟悉,但提起他闺女武则天,恐怕就没人不知道了。

武则天的传奇经历无需赘言,因为太多的文艺作品和影视剧已经对她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和呈现。

实际上,她的父亲武士彟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男同学。

武士彟生于北周武帝时期,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

史料虽然没有记载他家家资如何,但根据后来他曾辗转各个村子卖豆腐的经历来看,应该是比较普通的小商人家庭。

也许后来卖豆腐利润太薄,武士彟又和老乡许文宝一起转行做起了木材生意。

事实证明,有智慧就能改变命运。

木材生意做得如火如荼,武士彟就靠着这个成了当地有名的富商,完成了武家的进阶。

如果武士彟安然做一个商人,也许有机会成为大唐的“马云”,但他的女儿武则天却绝无可能步入宫廷,走入一生最为辉煌耀眼的荣光之中。

因为,南北朝时期,门阀观念极为严重,在“重农抑商”的 社会 准则之下,商人成为“士农工商”的底层,他们被剥夺了政治参与权,最直接的体现是,“商人不得入士。”

武士彟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与一般商人不同的是,他是一位腹有诗书,满怀政治抱负的饱学之士。

据《册府元龟》记载,武士彟“才器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略,每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尝不三复研寻,尝以慷慨扬名为志。”

心怀凌云之志,想要将家族从“商人”带往“士族”,为自己与子孙铺就一条锦绣前程。这条路很难,希望很渺茫。

但武士彟时刻在等待着机会。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将帝国带入了穷途末路。天下群豪揭竿而起,战火纷飞。乱世是英雄的舞台。

武士彟在众多英豪之中,慧眼识珠,敏锐地选择了李渊。

在李渊在太原郡担任太原留守与河东抚慰大使时,“家富于财,颇好交结”的武士彟便积极和他建立了联系,留李渊在自己家中休憩,盛情款待。

他捧出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最终如愿以偿地感动了李渊。二人之间友谊的桥梁,悄然间完成了搭建。

凭着这层友谊,武士彟于公元617年被李渊任为“行军司铠参军”一职。

就此,武士彟踏入仕途。

他察觉到天下大局之变,积极向李渊进言,劝他起兵反隋,建功立业,还时不时地向李渊进献“兵书和符瑞”。

李渊虽然也有起事的决心,但觉时机未成熟,并没有立即起兵。李渊对武士彟说,如果有一天夺得天下,愿与武士彟“当同富贵耳。”

不久,时机成熟,李渊决定起兵,暗中开始招兵买马。

在前途充满未知的情况下,武士彟毅然决然将全部身家献给李渊,以做兵资。

同时,他还与李渊的心腹长孙顺德、晋阳令刘文静、刘弘基等人一起,暗中招兵。这件事很快被司兵参军田德平发现。

田德平忠于隋朝,得知李渊异动后,他想要向太原府留守王威告密,让他将李渊的举动上报身在扬州的隋炀帝。

关键时刻,武士彟说了这么一句话:“讨捕兵悉隶唐公,威、君雅无与,徒寄坐耳,何能为?”

在他的劝说下,田德平打消了密告王威的念头。但武士彟不敢掉以轻心,将此事秘密通知了李渊,让他有所防备。

武士彟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得到了李渊的高度信任。

当李渊在太原正式起兵后,他被任命为大将军府内正护大夫、中郎将司铠参军。

在随李渊征战的过程中,武士彟又被升为寿阳县开国公,再到光禄大夫。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了大唐,成为唐帝国的开国皇帝。在论功行赏时,武士彟以“首参起义”之功被列为“公位免死功臣”之列,荣宠一时。

据史料记载,公元620年,武士彟“武德中为工部尚书,判六尚书,赐实封八百户。士彟为性廉俭,期于止足,殊恩虽被,固辞不受。前后三让,方遂所陈。”

随后,武士彟被任命为宫廷近卫军要职——捡校右厢宿卫。在他任职期间,他的儿子和夫人不幸先后离世,但他仍然恪尽职守,不曾离职。

李渊被深深地感动了,对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遗身殉国,举天与比”。

为了给丧妻的武士彟以安慰,李渊将前朝贵族杨达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并命桂阳公主为其主婚,并由国库出资给他办了婚礼。

这位杨氏,也就是武则天的母亲。许多有关武则天的影视剧中,对杨氏都有或多或少的呈现,当她含羞嫁入武家之时,恐怕没有料到,自己平凡的生命会因女儿的万丈光芒而在 历史 上留下鲜明的足迹。

公元627年,武士彟由中央转向地方,到扬州担任长史。在任期间,他“开辟田畴,示以刑礼,数月之间,歌谣载路。”

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武士彟的为政能力是极为突出的。

贞观元年,武士彟因平叛长孙安业谋反案有功,得到太宗李世民的嘉奖。

贞观六年,55岁的武士彟被任命为荆州都督。在这里,他大力推行仁政,兴修水利,惩处奸吏,政绩斐然。

武士彟出身商家,却能把握住机会改变命运,走上政治舞台。除却自身卓然的胸襟和智慧外,时代赋予的契机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他抓住了,也成功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