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记录 —— 老鱼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一个雾茫茫的周末早晨,窗外的码头汽笛“悠扬”,嘉陵江的水静静流淌,就在江边,我参加了一个人的摄影讲座。

在三个月前的跨年夜,不经意的路过,我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满墙的风景,光影的世界,峡谷,大海,雪山,老人,还有女人和小孩儿,一个摄影主题的餐厅,这是老鱼的地盘。

谁是老鱼?在这之前毫不了解,只是好奇是个怎样的人,一定走过世界的很多地方,一定有颗勇敢敏锐的心,和善于洞察世界的眼睛,才能拍出那些动人的作品。

再一次走进他的地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他老人家已经在发表讲话了,人呢?原来坐在台下操控电脑播放影像,光线幽暗的根本看不清他的脸,只知道戴了顶帽子,声音略显苍老,他在讲述一次印度之行。

他喜欢捕捉,且很擅于这种自然的方式,发现生活中不经意的美,他的这种风格我很喜欢,在印度,他不是扎进繁华的宫殿,而是深入混乱的贫民窟,拍摄洗衣工,照片中有大人脸上的简单淳朴,有孩子脸上的无邪天真,还一种他们对生活的屈服和麻木。

摄影,是一种最直白的记录,他喜欢这种直接的方式,记录生活中及至这个世界里不易被发现的人和事,当然还有那些在路上的最美的风景。

我在台下想着,结束后找老鱼唠唠嗑,采访一下这个有趣的男人。

老鱼很朴素,就像一个平常的大叔,只是户外打扮从头到脚,不算太沧桑的脸看上去比他的声音年轻许多,很难想象他是一个神奇的人,前特种兵的身份就像一个传说,江湖上还传说他年轻时单人单车无后援从北京飙车到珠峰,组织民间越野车探险队,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在阿里冈仁波齐峰拍摄时遭遇雷击捡回了一条命。摄影,本来只是一业余爱好,最后却出版了摄影书,如凤凰卫视播出的纪录片——《尖刀班的5天5夜》,内容就是以他的一篇越战回忆文字《兵败如山》为贯穿线索,和出版《藏地摄影旅行攻略全图》,是藏地穿越最受欢迎的旅行全图没有之一,参与讲座的每个人都有一份,线路错综复杂,竟是他手绘的,让这份地图有了不一样的份量。

一个人把青春过的如此精彩,是不是无悔了呢?

如果你问老鱼,你为什么想要手绘地图呢,为什么这么喜欢摄影呢,又为什么一个人飙车到珠峰?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一定会笑着回答你,没有为什么,就是喜欢,想干,就像来自本能的驱动,非常纯粹的一个念头。如果你问他,还有什么事儿后悔没做过?他也许会很认真的回答你,嗨,后悔的多了去了。

不了解不知道,老鱼做过很多的行业,走过很多的弯路,当过搬运工,厨师,记者,编辑,甚至导演和“小红帽”,也曾迷茫,也曾在青春里彷徨无助。在小时候最想当的不是什么家,而是炊事员,嗨,在那个饿肚子的年代,就是想多吃呗!瞧,多实在的梦想,但运气的是,老鱼的姥姥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打小就学习操持家务加油盐酱醋,颇得重庆民间家常菜的真传。在老鱼成长期间,当父母忙于各种政治运动时,他有很长的时间是跟姥姥一起度过的,所以他在姥姥那里学会了很多地道的重庆家常菜的做法,甚至还从姥姥那里学会了做干咸菜、做腊肉酱肉的本事。这也是他后来干厨师开餐馆的一个重要原因,原来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不,在拉萨,就有一家餐馆叫老鱼,它的每扇窗都能看见布达拉宫, 可以想象当夕阳落山,华灯初上,那种丰富的色彩层次所带来的超级视觉感官,这饭还有心吃吗?哈哈。如今在他的家乡重庆,也有这么一家老鱼,面朝碧绿的嘉陵江,夜晚隔岸灯火璀璨,大有无美景不吃喝的意味,加上满满的“壁画”,这样的主子一定是很有情怀的。

一个当导演的厨师能不有情怀吗?他觉得,摄影的灵魂不在于有多美或多震撼的画,而在于其中的故事以及故事的人,哪怕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都是动人的。他把戏剧和摄影结合得很自然,很理想,也很生活。

这就是老鱼,于我而言不是传说,是真实的人。这个世界我佩服两种人,一种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专注一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比如手艺人;另一种就是尝试了生命中的各种可能,把人生拓展到很宽广的人。一个深度,一个广度,老鱼有广也有深,他把生命该尝试的几乎都尝试了,现在有一件自己从骨子里热爱的事,探索,深入,并乐在其中。

老鱼很忙,他的故事太长说不完,我想每个人的人生走过的每一段路都有属于它独特的风景,最后都会是你人生的馈赠。而这些“弯”路只有走过之后,你才会知道最适合自己的路,才能更清楚的看到内心的光。

老鱼没老,他正在斯里兰卡满世界地跑,摄影,就是他内心最璀璨的光。

老鱼的其他经历:

退伍之后,老鱼去重庆北碚的一家汽车厂,当了一段时间的搬运工,之后又应聘去《重庆工人报》(《重庆时报》前身)当记者,1986年老鱼一个冷不丁的转身,居然考上了中戏导演系本科。然后呢?没有然后,太多了。老鱼只是列出了这些年他练过的行当:当过夜店、服装店、礼品广告公司、婚纱影楼、汽车租赁公司老板;当过报纸总编辑;干过演员、编剧、导演、制片人;最后进入IT业,在一家美国上市网络公司、联想北京总公司混过好一段;甚至在香港还做过快递派送员俗称"小红帽"……,

上世纪90年代老鱼在瑞典留学时,还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家中国餐馆里谋到大厨职位,炒了一年多的中国菜。

老鱼的文字记录:

1、越野,探险类:《北京——珠峰,一个人的纪录》、《探险可可西里:纯真的诱惑与致命陷阱》。

2、旅行类:《我与南迦巴瓦峰》、《这里是樟木》、《天葬:一个吞吞吐吐的故事》。

3、越战回忆:《兵败如山》。

4、其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摄影书籍出版:《藏地旅行摄影攻略》(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3月出版《视觉喜马拉雅》、《视觉阿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