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丨19岁女学生突然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病因细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一位19岁女大学生凌晨突然意识丧失,继而心脏骤停,她怎么了?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个病例。

一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19岁,大学生,于2019年7月29日凌晨4点左右,“呜咽数声后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予以持续胸外按压并呼叫120。

二 诊疗经过

10余分钟后救护车抵达现场,患者的血压测不出,心电图提示室速(图1),给予紧急电复律。复律后,血压82/43 mmHg,心率90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图2),意识未恢复。

图1. 救护车内复律前的心电图。

图2. 救护车内复律后的心电图。

7月29日凌晨5点,患者被送入医院急诊,呈持续昏迷状态,呼之不应,间断四肢抽搐,血压一度降低。急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律88次/分,QTc间期444 ms(图3)。

图3. 医院内急诊心电图。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未见异常。血钾3.44 mmol/L,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43.85 ng/ml,肌红蛋白(Myo)544 ng/ml,心脏肌钙蛋白T(cTnT)0.7 ng/ml。

血气分析: PH为7.328、PO2为187.5 mmHg,PCO2为35.4 mmHg,HCO3 ˉ 为18.2 mmol/L,葡萄糖16.0 mmol/L、血乳酸7.50 mmol/L。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30%,前壁、心尖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胸部CT扫描: 左肺及右肺下叶炎性病变,伴左肺下叶肺实变。

头颅CT扫描: 未见异常。

7月30日,患者再度出现低血压,血压无法维持,心电监护示室速(图4),于是予以静推胺碘酮转复。转复后心电图示V1~V3导联R波消失伴T波低平或倒置,QTc间期453 ms(图5)。

图4. 监护心电图。

图5. 胺碘酮转复后的心电图。

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为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以生命支持治疗为主,给予去甲肾上腺素、亚低温、机械通气、营养心肌及脑细胞等对症治疗。

三 病因分析

1. 暴发性心肌炎

青年女性,急性病程,心脏骤停合并心源性休克,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超声心动图可见LVEF降低及室壁运动不良,但无前驱感染病史,无发热,炎症指标未见异常,证据不充分。

2. 缺血性心肌病

临床表现为心脏骤停及心源性休克,心电图可见R波递增不良及T波改变,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超声心动图可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但患者为青年女性,无危险因素,发病初期心电图并无心肌缺血改变,且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变化程度与临床危重病情不符,考虑心肌缺血系心脏骤停后靶器官损伤可能性大。

3. 冠脉痉挛

青年女性,心源性休克,有心肌缺血,但无冠心病危险因素,不除外冠脉痉挛。

4. 其他

如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未见遗传性心律失常的特异性表现,超声心动图未见相关结构异常,需要待病情稳定后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及监测心电图变化,必要时行基因检测。

由于病因仍不明确,7月31日8点,转入上级医院。入院心电图示室速发作(图6),立即行电复律,复律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9次/分,胸导联R波较前恢复,QTc间期449 ms(图7)。

图6. 室速发作心电图。

图7. 电复律后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Holter)示,窦性心律,交界区逸搏心律,平均心率50次/分,最慢45次/分,最快91次/分,未见>2秒停搏,室性早搏8000个,占总心搏的9.5%,有411阵室性二联律、23阵室性三联律,QTc间期最长达649 ms。长期监测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示患者心功能短期迅速恢复,但QTc间期显著延长,见表1。

表1. 监测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

治疗以循环支持为主,并予以美托洛尔、辅酶Q10、曲美他嗪治疗,8月4日患者恢复意识且无不适感。

进一步明确病因,患者8月15日就诊于本院。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4次/分,QTc间期 527 ms,伴T波改变(图8)。予以静脉输注利多卡因治疗,1小时后心电图示QT间期明显缩短,QTc间期 473 ms(图9)。

图8. 入院心电图。

图9.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后心电图。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未见异常。 生化: 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钾3.54 mmol/L,血镁0.89 mmol/L,肌酸激酶(CK)44 I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2.2 ng/ml,乳酸脱氢酶(LDH)276 IU/L,cTnI为0.006 ng/ml,脑钠肽(BNP)77 pg/ml。

超声心动图: LVEF为72.2%,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

冠脉CT血管成像: 未见异常。

运动平板试验: 阴性。

Holter: 窦性心律(50~138次/分,平均77次/分),未见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ST段未见明显动态变化,I、II、aVF、V3~V6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

4. 诊断

基于辅助检查结果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如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等)、先天性冠脉异常,目前诊断为遗传性心律失常,长QT间期综合征(LQTs)。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KCNH2基因杂合突变,见表2。

表2. 基因检测结果

最终明确诊断为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先天性LQTs 2型。

5. 治疗

住院期间予以美托洛尔(25 mg,每日2次)。出院予以美西律(100 mg,每日3次)、普萘洛尔(10 mg,每日3次)、氯化钾缓释片(1000 mg,每日2次)治疗,建议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但患者拒绝。

随访至2019年10月9日,患者自诉无任何不适感,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57次/分,QTc间期较前明显缩短(图10)。

图10. 随访复查心电图。

四 有先天性LQTs

1. LQTs 诊断标准

(1)具备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可明确诊断

无QT间期延长的继发因素,Schwartz诊断评分≥3.5分;

存在明确的至少1个基因的致病突变;

无QT间期延长的继发因素,12导联心电图QTc间期≥500 ms。

表3. Schwartz评分

(2)以下情况可以诊断

有不明原因晕厥,无QTc间期延长继发因素,未发现致病性基因突变,重复12导联心电图QTc间期在480~499 ms。

2. LQTS心电图波形

1型: 明显型双峰T波,T波两峰分明,第2峰常位于T波降支早期(图11)。

图11. LQT1波形。

2型: 表浅型双峰T波,T波两峰表浅或切迹,第2峰位于T波顶部(图12)。

图12. LQT2波形。

3型: 表浅型双峰T波,T波两峰表浅或切迹,第2峰位于T波降支(图13)。

图13. LQT3波形。

4型: 低钾血症型双峰T波,T波低矮,两峰间距较大,第2峰常与U波融合,类似于低钾血症时的心电图改变(图14)。

图14. LQT4波形。

3. LQTs治疗

血流动力学支持; 纠正诱因; β受体阻滞剂:一线治疗,推荐用于所有LQTs患者,除严重的心动过缓,其疗效为1型LQT>2型LQT>3型LQT; 左心去交感神经术; 靶向药:补钾、补镁、美西律、氟卡尼、尼可地尔、维拉帕米等。 植入ICD。

表4. ICD适应证

五 小结

心脏骤停(SCA)及心脏性猝死(SCD)较少见,但预后极差,诊断、处理困难,临床需重视;

高龄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猝死风险高;青少年多无心脏疾病反复发作史,易被忽视;

SCA/SCD的常见病因包括器质性心脏病、冠脉异常和遗传性心律失常;

呼叫急救系统、心脏按压和除颤可挽救患者生命;

充分给予生命支持,保证重要脏器灌注是治疗的首位;复苏成功后评估心脏及冠脉结构,监测心电图,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并预防复发。

来源

罗江滢. 青年心脏性猝死复苏一例的病因学分析. 长城会201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