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在学生中蔓延,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谁都想积极生活,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自己规划的那般。但很多时候,事与愿违,一群年轻人开始选择躺平,甚至有的人转身投入“啃老”的大军。

当下,“丧文化”在学生中也已经开始蔓延,甚至有着愈演愈烈的形势。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场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因素导致:

01、学习压力大

从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听着在喊“给学生减负”。但是目前我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了,学生们的“负担”依旧沉重,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学生面对过大的压力,而又无法对抗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变得很“丧”。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绝非个例。我算了下,现在的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需要19年,大学毕业2、3年后就得考虑婚嫁的事情,哪有什么乐趣可言。

我的侄子今年8岁、外甥10岁,周末都在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补习班,有时候孩子不想去都能急得哭,这和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是没法比。

02、生活没有目标

当下的年轻人普遍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种现象尤其体现在大学生的身上。普通大学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人都不怎么学习)外加缺乏管制,一些人都是逃课出去玩,还有的人直接窝在宿舍打游戏,就是不去上课,整个人看起来没有丝毫的精神,给人一种很“丧”的感觉。

生活中一旦失去目标,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无欲无求,而这是不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创新的。我也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样子,后来也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不敢那么“丧”。

03、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

生活的感觉不到快乐,没有自己喜欢的,那么肯定就会很“丧”。当自己有喜欢的人或者事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提起精神,积极去生活、做事。但是当我们对啥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候,那也就意味着你不会再去努力,为一件事努力奋斗了。

工作三年,我目前心里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想“躺平”,但是生活却让我躺不平,因此很是无奈。当然,我也知道这种精神状态是不对的,所以在努力改正。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有权选择想要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7

根据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从青年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社交方式的层面进行分析辨别,以社会发展和网络媒体角度入手,进而分析出“丧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主客观原因。

1.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造成青年大学生以“丧”释“压”。

我国当下物质充裕的经济基础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当青年大学生的现实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寻找自我弥补的方法,即“丧文化”的出现。

根据调查得知,青年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确实承受着一定压力,并选择通过“丧”式表达来发泄、平衡自己的心态。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媒体即时性传播,致使青年大学生面临就业、住房等人生压力,青年大学生采取“丧文化”这种方式对现实的温和对抗,是个体自我缓解压力和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他们以自嘲的方式降低目标、舒缓压力,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疏导。


2. 青年大学生网络虚拟生活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网络的发展使得虚拟与现实之间形成了一种落差,这种落差会加深青年的无奈与无力感,而落差的来源主要是大学生对生活期望值过高,又没有正确认识自身的实际能力。一旦现实结果不如意,就会轻易地被挫败感击倒。

这表明,一些青年大学生好高骛远,现实与理想脱轨。在经历现实的打击后,既不愿力行,也不愿实干,知行脱节使一些青年大学生开始怀疑人生,“颓废”“忧伤”“孤独”充斥他们的头脑,对未来生活感到无助,即使曾经有过明确的人生理想和行动计划,都会因为能力欠佳,在离开校园后难以立足社会而产生焦虑现象。


3.符合当下青年群体的心理

据数据统计,推崇丧文化的主要是90后及00后这一代青年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渴盼,但是现在的社会环境使得这一代年轻人处于社会的边缘位置,他们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可社会环境表明话语权并不掌握在当代年轻人的手中。学业、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负担,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与自己期望的人生有着巨大的落差。

其次,当下开放的语言环境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声的机会。让他们尽情表达出“我不行”的感慨。从而产生了丧文化。新颖的网络话语和贴合青年大学生情绪表达的文化,极易引起青年大学生沟通上的共鸣并选择运用,也容易导致网络“丧文化”的二次传播。

4.新媒体技术发展

“丧文化”能够迅速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激起高潮,也与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关。首先,新媒体技术给青年大学生都提供了宣泄自己的平台,人人都可以在网络找到宣泄自己的出口。

其次,微博、微信等社交圈给青年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青年大学生群体在丧文化的圈子里找到了归宿感和认同感。网络促进了群体交流,各种思维的碰撞和新思潮的表达,都为丧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08
谁都想积极生活,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自己规划的那般。但很多时候,事与愿违,一群年轻人开始选择躺平,甚至有的人转身投入“啃老”的大军。

当下,“丧文化”在学生中也已经开始蔓延,甚至有着愈演愈烈的形势。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场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因素导致:

01、学习压力大

从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听着在喊“给学生减负”。但是目前我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了,学生们的“负担”依旧沉重,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学生面对过大的压力,而又无法对抗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变得很“丧”。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绝非个例。我算了下,现在的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需要19年,大学毕业2、3年后就得考虑婚嫁的事情,哪有什么乐趣可言。

我的侄子今年8岁、外甥10岁,周末都在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补习班,有时候孩子不想去都能急得哭,这和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是没法比。

02、生活没有目标

当下的年轻人普遍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种现象尤其体现在大学生的身上。普通大学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人都不怎么学习)外加缺乏管制,一些人都是逃课出去玩,还有的人直接窝在宿舍打游戏,就是不去上课,整个人看起来没有丝毫的精神,给人一种很“丧”的感觉。

生活中一旦失去目标,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无欲无求,而这是不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创新的。我也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样子,后来也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不敢那么“丧”。

03、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

生活的感觉不到快乐,没有自己喜欢的,那么肯定就会很“丧”。当自己有喜欢的人或者事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提起精神,积极去生活、做事。但是当我们对啥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候,那也就意味着你不会再去努力,为一件事努力奋斗了。

工作三年,我目前心里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想“躺平”,但是生活却让我躺不平,因此很是无奈。当然,我也知道这种精神状态是不对的,所以在努力改正。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有权选择想要的生活。
第3个回答  2022-10-20
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因素导致:

01、学习压力大

从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听着在喊“给学生减负”。但是目前我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了,学生们的“负担”依旧沉重,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学生面对过大的压力,而又无法对抗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变得很“丧”。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绝非个例。我算了下,现在的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需要19年,大学毕业2、3年后就得考虑婚嫁的事情,哪有什么乐趣可言。

我的侄子今年8岁、外甥10岁,周末都在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补习班,有时候孩子不想去都能急得哭,这和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是没法比。

02、生活没有目标

当下的年轻人普遍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种现象尤其体现在大学生的身上。普通大学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人都不怎么学习)外加缺乏管制,一些人都是逃课出去玩,还有的人直接窝在宿舍打游戏,就是不去上课,整个人看起来没有丝毫的精神,给人一种很“丧”的感觉。

生活中一旦失去目标,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无欲无求,而这是不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创新的。我也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样子,后来也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不敢那么“丧”。

03、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

生活的感觉不到快乐,没有自己喜欢的,那么肯定就会很“丧”。当自己有喜欢的人或者事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提起精神,积极去生活、做事。但是当我们对啥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候,那也就意味着你不会再去努力,为一件事努力奋斗了。

工作三年,我目前心里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想“躺平”,但是生活却让我躺不平,因此很是无奈。当然,我也知道这种精神状态是不对的,所以在努力改正。
第4个回答  2023-03-17
谁都想积极生活,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自己规划的那般。但很多时候,事与愿违,一群年轻人开始选择躺平,甚至有的人转身投入“啃老”的大军。

当下,“丧文化”在学生中也已经开始蔓延,甚至有着愈演愈烈的形势。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场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因素导致:

01、学习压力大

从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听着在喊“给学生减负”。但是目前我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了,学生们的“负担”依旧沉重,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学生面对过大的压力,而又无法对抗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变得很“丧”。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绝非个例。我算了下,现在的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需要19年,大学毕业2、3年后就得考虑婚嫁的事情,哪有什么乐趣可言。

我的侄子今年8岁、外甥10岁,周末都在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补习班,有时候孩子不想去都能急得哭,这和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是没法比。

02、生活没有目标

当下的年轻人普遍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种现象尤其体现在大学生的身上。普通大学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人都不怎么学习)外加缺乏管制,一些人都是逃课出去玩,还有的人直接窝在宿舍打游戏,就是不去上课,整个人看起来没有丝毫的精神,给人一种很“丧”的感觉。

生活中一旦失去目标,那么我们就会变得无欲无求,而这是不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创新的。我也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样子,后来也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不敢那么“丧”。

03、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

生活的感觉不到快乐,没有自己喜欢的,那么肯定就会很“丧”。当自己有喜欢的人或者事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提起精神,积极去生活、做事。但是当我们对啥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候,那也就意味着你不会再去努力,为一件事努力奋斗了。

工作三年,我目前心里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想“躺平”,但是生活却让我躺不平,因此很是无奈。当然,我也知道这种精神状态是不对的,所以在努力改正。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有权选择想要的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