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高校的教育责任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教人成长。思政课程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政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以及道德品质。

一、思政课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生活是一个具有包容性、中性化的哲学内容,是以各类物质资料为基础的人际交往实践,生活也是处在主体间际的人与环境满足需求、相互作用、创造意义的互动过程。思政教育本身是来源于生活的,从本质而言,思政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与生活之间息息相关,融于一体,真实的生活可以对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生活化,需要通过在教室内营造出生活化物质环境,让教室具有生机、活力,为学生营造出具备生活化气息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课程教学要求来开辟专门的思政教室,针对性布置思政教学环境。

(二)推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选择,对于思政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从几个层面着手:

1. 应用生活化教学语言

        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中,多是为学生讲述深奥的哲理,只是集中在理性认知上,没有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语言是重要的教育工具,也是教育最为直接的方法与途径。在语言的生活化方面,要求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理论用形象、生活的语言描述出来。

2. 营造平等师生关系

        要营造出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树立平等对话意识。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信息接收渠道变得更加广泛,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教师不能以权威者自居,而是要转化为“好为人师”,构建出共同发展、平等对话的学习氛围。

(三)突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思政理论内容,对于乏味、陈旧的知识缺乏兴趣,但是,由于阅历较少,学生无法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来梳理、整合内容,此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

1. 优化校园环境

        在校园环境上,并非消耗巨资来改善物质环境,更多的是在细节方面的优化,为学生营造出具有思政教育氛围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够身处校园环境,就受到陶冶,通过无意识状态下的教育,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2. 发挥特殊节日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饱受多次苦难后,依然还屹立不倒,有很多值得刻骨铭记的日子,在思政教育上,要充分挖掘出特殊节日的教育价值,如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等,即可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对发生过的历史有清晰感知和认识,激发出他们的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报效祖国、发愤学习。

3. 创新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实践方式,例如,可以引导学生用手中的手机来记录下新农村变化,通过真正的感知来触摸时代脉搏,了解农村社会的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元,具体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思政课程教育内容的目标来出发,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4. 发挥出现代传媒的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下,对于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高校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思政生活化教育上,也要利用现代传媒的力量,构建出全新的思政教育模式,这在引领政治方向、传播政治信息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五)让思政教育走向社会生活

        走向社会生活,就是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利用社会实践来认识、提升自我,尽管大学校园中的生活十分精彩,但是,大学生不能永远禁锢在校园生活中,总要投入社会,“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对于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思政教育工作做实做到位,得到学生的肯定和认可,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思政教育的生活化,能够使教育内容更具吸引力,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接触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一教学形式值得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进行广泛推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