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用摩斯密电码写下了人生第一封情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1)

有人说摩斯密码是世上最简单的语言,因为它永远只有2种字母:“嘀”和“哒”。

有人说摩斯密码是世上最复杂的语言,因为嘀嗒的组合千变万化,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更何况,没有那本事先约定的翻译规则——密码本,你永远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摩斯密码被广泛运用于100年前。

直至1996年,法国海军发出了人类密电码式无线电通讯史上的最后一封电报:

“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永远沉寂之前的最后一次呐喊”

(2)

得便利于家父生前在老家当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

在上高二的时候,有一天无意间,我接触到了一本上世纪80年代使用的邮电密码本。

当时我正在暗恋一个同班同学,随即灵感突发,给我的暗恋对象写了一封情书,并将文字翻译成了摩斯密码里的“嘀嗒”。

由于年代早已久远,当年的情书也没有珍惜保存,但我永远记得女生接到我的“情书”的时候的反应……

那表情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这是什么狗屁玩意……”

好吧,我的人生第一次表白就这样吹了,但我却从此喜爱上了摩斯密码。

(3)

那个时候抗战剧、谍战剧都很多,最能激起我对摩斯密码兴趣的是一部叫《暗算》的电视剧。

它让我知道了那个年代的无线电通讯到底是怎样的。

密电码通讯的环节包括编译、发报、接听、破译。

在战争年代,能操作密电码通讯的任何一个环节的,都是牛人。

编译的时候,要注意加密,加密方式也多种多样。

发报的时候,要注意经常变换发报手法,时快时慢,防止被对方的侦听人员盯上。

接听,也或是侦听的时候,你首先要仔细核对发报人的手法是不是要找的那个人,电报声音是不是要找的声音。

破译,对方发报肯定要加密,但星期一和星期二用的可能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加密方法,甚至是两套不同的密码本,你该怎么破译呢?

(4)

在《暗算》里,有对无线电侦听和破译工作最精到的比喻。

从无线电世界里找出特定的敌人的电台,就如同从太平洋里找出某一条特定的鱼。

所以,无线电侦听工作被比喻为“听死人的心跳声”。

要想知道对方电文是怎么加密的,你只能漫无边际地把所有可能用的加密规则往里套,算着算着,人可以算成疯子。

所以,无线电破译工作被比喻为“蒙着眼睛去找一束光”。

(5)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也用不上无线电发报机了。

曾经的大哥大、bp机将他们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很快,手机将大哥大、bp机们也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又很快,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快速写一篇文章,第一时间编辑后发到互联网上。

同时,摩斯密码加密技术演变成了更高级的计算机加密技术。后者的密码加密方式可以毫无规则的变化,这下就连睁着眼睛都找不到光了。

摩斯密码彻底成了历史。

那最后一声呐喊,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见。

在呐喊后的第25年,我仿佛听到了海洋那边传来的回音。

2021年10月28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